敦煌壁画“小寒论棋”解读古人生活意趣
图为莫高窟第454窟(宋)《维摩诘经变·弈棋》。敦煌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兰州1月5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1月5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敦煌研究院从石窟壁画、敦煌文献、馆藏文物中梳理出岁时节令小寒时,古人围炉煮酒,秉烛夜谈,摆一盘棋局对奕的生活意趣。
敦煌研究员院从莫高窟第454窟(宋)和第7窟(中唐)《维摩诘经变·弈棋》讲述“是围棋、也是兵法”时引用晋代张华《博物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等古文记载,称“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在不少人看来,围棋都更贴近于兵法,它是适应战争的需要、模拟战争的形式而创制的一种智力游戏。
敦煌研究院还展示出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解读了唐代帝王们是围棋的“忠实粉丝“。比如,唐高祖李渊早年担任隋朝太原留守时,常和晋阳宫副监裴寂对坐弈棋,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唐玄宗也痴迷围棋,当年李泌因聪明过人,被玄宗所知,将时年7岁的他召进宫中面试,以围棋“方圆动静”为题命他做赋。
图为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关于唐玄宗棋局上的趣事还讲到一件,一次玄宗与亲王对弈,在一旁观棋的杨贵妃也是精通棋艺,眼看棋局对玄宗不利,贵妃故意放哈巴狗跳上棋桌,破坏棋局,讲述杨贵妃如此伶俐,难怪唐玄宗对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作为唐时经济文化重镇,敦煌也留下了很多围棋的“印记”。敦煌文献《碁经》中将兵法的战略战术巧妙运用在围棋上,“贪则多败,怯则多功。喻两将相谋,有便而取……”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围棋理论著作。
敦煌不仅有相关文献,还有实实在在的棋子现身。20世纪70年代末,唐代敦煌郡寿昌县古城遗址北门处发掘出土了66枚围棋子,棋子多为花岗岩石制成,有少量为玉石质地,外形美观、磨制精细、光泽宜人。棋子形状呈圆饼形,中间凸起,中圆直径为1.2厘米,中厚为0.75厘米,重量12克左右。
敦煌研究院解读称,这大概还是唐高祖李渊热衷围棋的功劳,李渊登基第一年,就下诏全国各郡县上奉贡品,令敦煌郡贡围棋子20具,敦煌寿昌县或许便是棋子的生产地。(完)
相关文章
-
三伏天已至,热?古代人没有空调是怎么降暑的,有些已成为古董
-
明代除了魏忠贤,还有哪些宦官专政?
-
名画《洛神赋图》中最感人的是洛神与曹植相逢后离去的情形
-
大角雷兽:始新世哺乳动物(鼻部长有心形骨质角)
-
大禹治水主题文化雕塑——大禹治水是上古时期大禹治理大洪水的传说
-
三国兵器排名前五名 方天画戟是三国时期吕布的武器
-
南宋蒙古人最难啃的“骨头” 南宋灭亡史
-
邓攸岂能是邓氏最早入闽始祖?
-
怪味龙:亚洲巨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1亿年前)
-
彭德怀思念一生的女人,77岁写诗悼念前夫让世人泪流满面
-
有600年历史的天安门,到底是谁建造的?说出来你都不会信
-
两弹城:透过时光的隧道凝望历史
-
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海外华人所创立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
甘于奉献,永远的精神
-
唐宋以来广德祠山大帝的神话故事考(二)
-
三国“十大武器”介绍 诸葛亮的武器第一?
-
意外辍学好友,农民工,衣衫褴褛老太,3个人影响罗翔的青铜时代
-
瓦岗五虎是哪五个?至少有四个版本(罗成属虚构人物)
-
《唐山大地震》电视剧 讲述余震后的心灵治愈
-
他们穿裙子不为女装而是为了保护大腿!浅谈中国古代战士腿部防护
-
古人方便后是用什么擦屁股的?
-
林彪元帅说:“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一点都没错
-
朱汉民:周敦颐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
-
唐子义的原型是谁? 历史上的唐子义是张作霖吗?
-
古代对丈夫的称呼,官人、老爷最常见(丈夫的六种称呼)
-
再现古代先民高原生活图景
-
最命好的女子:皇帝死后被赶出宫,回家路上嫁乞丐,乞丐又成皇帝
-
周恩来在重庆特园的统战工作
-
王阳明是哪个朝代的人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