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逝世43周年,十里长街送不走心中的思念
开国大典的时候飞机不够,你说飞两遍;现在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要多少有多少。当年送你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这盛世,如您所愿,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2019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3周年的日子,纪念,缅怀。
“几十年前,一位老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他或许还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当年送他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阅兵期间,这张周总理的图,戳中了众多网友的泪点。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日理万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离去,骨魂洒向祖国大地,身后没子女也没财产,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曾评价的:“周恩来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
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后排右一为周恩来。
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
抗日战争初期的周恩来
1940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合影。
1943年,延安整风时的周恩来
1952年8月,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观看解放军体育运动会的比赛。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1971年的周恩来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1975年9月7日
周恩来总理在医院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他说:“我现在已经不能工作,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其实这时候他的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
1975年9月20日
医院将周恩来总理推上平车
准备为总理做一次大手术
在进入手术室前
周恩来总理还不忘对邓小平同志叮嘱工作
并坚持让医务人员将他扶起来,用颤抖的手签下一份文件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
周恩来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时年78岁
43年前的1月8日
寒风凛冽的长安街头上
人群拥挤中哭声、喊声一片
十里长街、百万人群脸上洒满了泪水
周恩来总理是带着忧党、忧国、忧民的心情离开的
多希望周总理能看到今天中国的崛起
多希望周总理能看一眼现代社会的繁华
多希望能告诉周总理 这盛世如您所愿
43年前
举国哀痛,十里长街送总理
世界叹息,联合国都降半旗
如今,您已经离开43年了
我们怀念您,敬爱的周总理
您的一生没有子女
没有房产、没有墓地
两袖清风鞠躬尽瘁
您是真正意义上的伟人
您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您为国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
彪炳青史!
从您身上
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人民公仆”!
当年,开国大典
您说“飞机不够,那就让飞机飞两遍”
如今
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咱们的飞机足以遮天蔽日
当年
您宣布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如今
祖国已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进
当年
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如今
我们的大国外交誉满全球
当年
送您的十里长安街
如今
早已是满目繁华景
中华腾飞,圆梦在续
这盛世,如您所愿
一代伟人,请您安息
饮水思源,永不忘记
您的祭日,向您敬礼
综合来源:未来网、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株洲共青团等
编辑 静静 责编 卡卡
—— 96399——
相关文章
-
黑水龙: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长2.5米/2.03亿年前)
-
抗战期间,日军虽然毫无人性,但有2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和警觉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讲述:晚上去伺候妃子,鞋里最好藏一样东西
-
《告台湾同胞书》是劝降书吗?
-
韦氏族谱的溯源和延续
-
匈奴恨之入骨的晋商是谁? 解密匈奴最恨的商人
-
【璇玑闲考】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楬涉琴文字补说
-
毛遂自荐的主角
-
《雪中悍刀行》两个世子,精明或者愚蠢,取决于人生的经历
-
宣歙观察使——范传正
-
他才是三界第一,若不是为了自由,鸿钧老祖也得低头做他小弟
-
财源滚滚新年到,正月初五祭财神,这项习俗竟与姜子牙有关
-
这个大将身价比肩彭德怀,美国人评价他是最神秘的军事领导人
-
蒋介石蓄谋暗杀宋庆龄 只为反对宋美龄同与其的婚姻
-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
-
H5|传移模写——来辽博看古代经典画作如何被传承发扬
-
她曾是爆红网络的人妖皇后,后来被中国土豪看上,如今很美满幸福
-
秦朝时期的亭长是个什么样的官?等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
朱元璋文字狱之谜 揭露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的可怕性
-
有多少姐妹花共侍皇帝 帝王后宫档案解密
-
我市七处历史文化遗址入选《河南黄河文化地标》
-
淮海战役的几个“最”和精彩之处! | 淮海战役精神①
-
盐都龙:四川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5米/距今1.63亿年前)
-
许世友说一不二,唯有一部属敢顶嘴,许大将军从不生气
-
重庆忠县:诗意山水忠义之州
-
独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科恐龙(长6米/鼻部长独角)
-
以人肉堆起来的长城:秦始皇修筑长城死了多少人
-
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位皇帝称得上“千古”,李世民和刘彻不能算
-
红色童星王瑞萱: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荀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