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谁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敢打孔子爆栗的人
孔子有七十七个弟子,可是惟一和老师有过节的弟子却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其实不叫子叫,叫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子路是卞这个地方的人,有人说他是一个"野人"。这个野人当然不像神农架传说中的野人,是说他没有正经职业,待业青年,喜欢无拘无束地到处游荡。那个时代可不是想到处游荡就到处游荡的,那是个乱世,做驴友需要一定的资本。刚好子路具备这样的资本:他个头高大,性格粗豪,好勇斗狠,是一把打架的好手。你看他平时喜欢穿什么衣服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了: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着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公猪一样的饰物。这两样东西是古人用来表明自己是真正的勇士的标志性佩饰。子路就是带着这两样东西到处游荡的。无论谁在大街上迎头碰上这样的人,都要退避三舍,更别说咱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了。
孔子虽然生具异相,头顶中间凹两边高,身长九尺六寸,可他毕竟只是一个读书人,打架的功夫显然不如子路。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是怎么发生矛盾,怎么打起来的,不过结果是雄鸡公猪装饰的子路打败了孔子,还着实羞辱了孔子一番。孔子一看此人不能力战,只能智取,于是用就他的礼乐那一套慢慢地诱导子路。子路是个粗人,凡是粗人都很向往文化人,就像今天乡镇企业家的办公室里摆满了豪华的精装书一样。子路慢慢地居然被孔子驯服了,脱掉了那一身雄鸡公猪皮,换上了儒者温文尔雅的衣服,并且托人拜在孔子的门下。
孔子显然对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子非常记恨,毕竟被子路在自己两座山丘一样的头上打过爆栗,因此子路向他请教学问的时候从来都不肯爽爽快快地倾囊相授,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子路。子路问他怎样处理政事,孔子就四个字:"先之,劳之。"意思就是自己先以德服人,老百姓才能信服,然后才可以让老百姓辛勤劳动。子路一听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这一招谁不会啊,牛脾气一上来,要求孔子再教一招。这回孔子的话更少了,干脆变成了两个字:"无倦。"意思就是持之以恒,不要厌倦。子路一想不能泛泛地问大道理,就拿自己作比喻,问:"君子崇尚勇力吗?"孔子一听你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这回话多了,趁机讽刺子路一番:"君子最崇尚的就是义。君子好勇斗狠而无义,就分陷入昏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就会变成盗贼。"这几句话含义很丰富,够子路琢磨几天的了。
孔子还在背后对别的弟子说子路的坏话,一反他对子路惜言如金的风格,这些坏话都比较长,计有:"凭借片言只语就轻率地做出决断的,那就是子路啊!""适用才能称为人才,子路好勇得过分了,不可取。""穿着破旧的袍子和穿着狐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只有子路。""子路的学问就好像是登上了厅堂,却还没有进入内室。"最恶毒的是这句类似诅咒的话:"子路不会得到善终。"你说人家学问不好,那是你藏私,不愿教人家,这也罢了,可是你却诅咒人家不得好死,就有点过份了。
孔子不愧是至圣先师,神机妙算,子路后来果然不得好死,不知道跟老师的请咒有没有什么关系。孔子不仅在人品上说子路坏话,还堵塞子路的仕途。季康子向孔子打听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顾左右而言他:"千乘之国可以让他管理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言下之意是子路当然没有仁德了。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子路能做大臣吗?"孔子回答说:"也就是大臣的后选人而已。"
孔子56岁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子见南子"事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公案之一。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是当时最有名的美人。可是他和太子蒯聩交恶,矛盾很深。蒯聩想杀南子,被卫灵公发现,蒯聩逃亡到了别的诸候国。刚好这一年孔子到了卫国,南子一听大名鼎鼎的孔子来了,就托人求见孔子,说:"四方的君子凡是愿意和我们卫灵公交好的,一定也会见见我。如今您来到了卫国,我也非常大气愿意见见您老人家。"孔子先是辞谢,后来就去拜见南子。南子这个大美人满心欢喜地坐在细葛布织成的帷帐里等候孔子。孔子进门,向北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跪拜还礼,环佩之声叮当。子见南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两千年来聚讼纪纷纭,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真相只有孔子和南子两个人知道。孔子回来以后,子路看见孔子的神色,大为不满。孔子立马辩解说:"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上天杀了我吧!"
过了一个月,卫灵公和南子册车外出,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里跟随,一行人招摇过市。孔子自言自语地感叹出一句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还没有看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呢。后人都注解说这句话是讽刺卫灵公,可谁知道孔子不是在自我感慨,自我伤怀呢?
卫灵公死后,南子欲立自己的小儿子郢继承王位,没想到郢也是个杠头,推辞说:"太子蒯聩虽然逃亡了,可他的儿子还在,我怎么继承王位呢?"南子只好让蒯聩的儿子辙继承王位,是为卫出公。这时,子路正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蒯聩和孔悝密谋,回国夺取王位,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出了卫国,蒯聩因此夺得了王位,是为卫庄公。蒯聩和孔悝发动兵变的时候,子路正在外地出差,一听到这个消息,星夜赶回,正好在城门口碰见子羔,子羔告诉子路:"卫出公已经逃路了,你还是回头吧,别去惹祸。"子路回答说:"替别人效力就不能怕死。"回到孔悝府上,蒯聩和孔悝正在登台举行结盟仪式,子路上前说:"孔悝你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我要把你捉住杀了!"说着就要动手烧台。蒯聩和孔悝的手下上前夹攻子路,把子路帽子上的缨穗给砍断了。如果子路还是戴着以前雄鸡状的帽子,估计运气会好一点。子路寡不敌众,留下最后一句临终遗言:"君子可以死,帽子可不能掉下来。"于是把断了的缨穗系好,从容赴死。
孔子听说了卫国的乱局,预言道:"唉!子路要死了!"话音刚落,子路的死讯就传来了。
圣人的预言总是非常及时准确。最后,孔子终于说了子路一句好话:"自从子路做了我的侍卫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了。"
相关文章
-
我国历史上有1500年空白期,毫无史料记载,这期间究竟发生了啥
-
金门战役中,第28军军长为什么没去指挥?如若他去结局可能相反!
-
世界未解之谜:长城之谜,长城真的被孟姜女哭倒过吗?千年误会
-
我们把炎帝和黄帝称为什么 炎帝和黄帝是什么样的人
-
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 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
-
贵州陈氏族人迁移祖坟,挖出39件珍贵文物,专家:文物应上交国家
-
岳阳市纪委为何要盯紧这70名“实权派”……
-
铁木真成吉思汗一生戎马征途 六十六岁病逝六盘山
-
中国虚骨龙:四川小型食肉恐龙(长2.2米/1.45亿年前)
-
突厥族是现在哪个国家 突厥族的发展与结局如何
-
朱元璋制定制度 致使中国的落后?
-
三国枭雄曹操的最爱 揭其一生最喜欢的女俘
-
三国赵云的妻子是哪位 他们最后为什么会分开
-
三国演义中的名将排行榜 细数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
-
为什么古代皇帝很难活过40岁?4个致命原因,最后一个与后宫有关
-
勾践灭吴:越国的崛起与灭亡
-
从李耳到李鸿章,李姓或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强姓氏”
-
鼠龙: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化石/0.2米(阿根廷出土)
-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区别,两者相差天壤之别,你还不知道吗?
-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 竟有惊天阴谋
-
刘备儿子比曹操儿子差在那七大点
-
叶永烈揭秘:“铲共专家”诱使顾顺章叛变 道出了中共重要机密
-
为什么憎恶和尚,却尊敬道士?鲁迅这话一针见血啊,高下立判!
-
征集令|团团向您征集青年运动历史资料啦!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技术不过关(不愿打扰秦始皇)
-
西安事变,如果你是张学良,你会怎么做?
-
汉口万人空巷恭迎两位抗日将军灵柩不惜一死也要挺身杀敌
-
小型剑龙类:巨棘龙 肩膀长有一对巨大尖刺(达2米)
-
古代为何有打更这一职业?要是没人打更,会造成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