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原标题: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汉代的短刀,被称为拍髀,或者叫服刀,尺刀。《释名·释兵》里面是这么说的“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髀,就是大腿,由于刀悬在腰间,走动的时候会不停得碰击大腿,所以叫拍髀。《释名》成书于东汉末年,由此可见,当时上古传统的刀剑璏式佩戴法已经不太流行。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佩剑方式是璏式佩戴法,也就是把剑插在腰带的内侧,腰带穿过剑鞘上的璏固定剑身。这种佩戴方式的优势是剑与身体紧密结合,不会随着剧烈运动而晃动。但是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剑越来越长,拔剑(刀)便变得不太方便。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由于事发突然,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直到有人提醒“王负剑”,也就是把剑转到背后才拔出,可见璏式佩戴法佩戴长剑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不足。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从汉代开始,吊挂式佩戴法开始逐步流行,所谓吊挂式就是在刀剑鞘上设一个或两个固定点,通过绳索悬挂在腰带之上。短刀一般是单耳吊挂,长刀剑一般是双耳吊挂式佩戴。我们在唐代以后看到的刀剑实物基本都是以这种方式佩戴的,而这时,璏式佩戴法基本绝迹。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刀,千年前进口于中国唐朝,保存完好,从刀鞘可以看出采用了双耳吊挂式的佩戴方法。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顺便说一句,日本刀的佩戴方式颇有中国古风。无论太刀,肋差都是插于腰带中,用下绪固定,与璏式佩戴法有点类似。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