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回古代,劝君远离高富帅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汉代的短刀,被称为拍髀,或者叫服刀,尺刀。《释名·释兵》里面是这么说的“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髀,就是大腿,由于刀悬在腰间,走动的时候会不停得碰击大腿,所以叫拍髀。《释名》成书于东汉末年,由此可见,当时上古传统的刀剑璏式佩戴法已经不太流行。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佩剑方式是璏式佩戴法,也就是把剑插在腰带的内侧,腰带穿过剑鞘上的璏固定剑身。这种佩戴方式的优势是剑与身体紧密结合,不会随着剧烈运动而晃动。但是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剑越来越长,拔剑(刀)便变得不太方便。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由于事发突然,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直到有人提醒“王负剑”,也就是把剑转到背后才拔出,可见璏式佩戴法佩戴长剑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不足。
从汉代开始,吊挂式佩戴法开始逐步流行,所谓吊挂式就是在刀剑鞘上设一个或两个固定点,通过绳索悬挂在腰带之上。短刀一般是单耳吊挂,长刀剑一般是双耳吊挂式佩戴。我们在唐代以后看到的刀剑实物基本都是以这种方式佩戴的,而这时,璏式佩戴法基本绝迹。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刀,千年前进口于中国唐朝,保存完好,从刀鞘可以看出采用了双耳吊挂式的佩戴方法。
顺便说一句,日本刀的佩戴方式颇有中国古风。无论太刀,肋差都是插于腰带中,用下绪固定,与璏式佩戴法有点类似。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猪八戒懂姜子牙的这一做法:为何摔死琵琶精后,还要将其衣服剥开
-
为了皇室的教育而设立,南北朝侍从讲读制度对人员有何要求?
-
此人打起仗不怕死却怕当官,气得上级拔枪顶他脑门,后成开国少将
-
古代真的有“免战牌”,而且挂了“免战牌”,战胜一方都会停战
-
朱瞻基为什么要弑父:没有弑父(朱瞻基回京时明仁宗已死)
-
战争造成的尴尬:开国元帅娶了中将的妻子,后来结果怎么样了?
-
刘备儿子比曹操儿子差在那七大点
-
夺嫡大战提帮功占尽优势,西拉米重获新生,苏提达的日子要难熬了
-
奈菲尔塔利复原图,埃及最美王后(木乃伊被毁/只剩玉腿)
-
中国历史上两个坐上皇位的私生子 明成祖和秦始皇
-
新发现的史料佐证“高华屿”是钓鱼岛的旧称
-
秦帝国的江山仅维持了15年便“二世而亡”,始皇帝做错了什么?
-
宁古塔是现今什么地方 位于东北黑龙江(气候寒冷环境严酷)
-
我国第一位女博士,参与了多次刺杀,其外孙女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
曾是红军俘虏,却成了开国少将,徐向前所向披靡全靠有他,周恩来搞外交离不开他
-
周恩来如何看待死亡:了却生前事超然返本真
-
张九九:究竟谁指挥了淮海战役?
-
汉献帝怎么死的 汉献帝的一生是怎么过的
-
解放军共有十九个兵团,那么哪一个兵团!番号使用时间最长
-
梦露真的没有牙齿吗?30岁开始用假牙(死前受过虐待)
-
三国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
鉴赏——镍铁陨石!
-
宋应星的著作是什么?天工开物堪称17世纪的工艺百科
-
中央知道说“管资本为主”还会有人抓住“为辅”不放,干脆都去了
-
全国仅湖北有此姓,人数仅300,历史学家当“宝”,男性却想改姓
-
飞夺泸定桥: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
-
十八万将士一夜筑起“汉武仙台”
-
重庆珍档丨打开民生公司电灯部尘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