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如何看待死亡:了却生前事超然返本真
本文摘自《大智周恩来》胡长明 中共党史出版社
生死问题是人生最大的哲学问题,而这个哲学问题又集中在对死亡的看法上,对死亡的态度恰好是对生的态度的反证。惧怕死亡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患得患失,忧虑重重;而不怕死亡的人才能乐观进取,力争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事业。
周恩来对死亡的态度非常理性,也非常超脱。他认为,死亡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一个人应当不怕死。如果打起仗来,要死就死在战场上,同敌人拼到底,中弹身亡,就是死得其所。如果没有战争,就要努力进取,拼命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不害怕死亡,不企求生命的重复,他唯愿有限的生命迸发出最大的光和热。如果把周恩来的人生观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尽心尽力”的原则,有义务有能力去做的,就一定去做,争分抢秒地去做。尽心尽力了,就不枉为一生,就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周恩来给世人的印象是,他像负重的“牛”,像一架不断运转的“机器”,将身体和精神之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正如他所崇拜的偶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给历史留下的是一个尽职尽责、辛勤劳作的“宰相”形象。
1975年9月,距离逝世不到半年,周恩来接见了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书记、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团长伊利耶·维尔德茨。宾主寒暄之后,话题自然地转到主人的健康上来,周恩来开玩笑着却言辞令人辛酸地说:“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他还欣慰地说:“邓小平同志将接替我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同志很有才能,你们可以充分相信,邓小平同志将会继续执行我党的内外方针。”显然,他觉得把“接力棒”传给邓小平,是他最后的“尽心尽力”,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因而可以直面马克思的请帖了。
许多同志和亲友为周恩来不久于人世感到痛惜,而周恩来则以自然法则和异乎寻常的超脱来安慰他们。有次,他躺在病榻上同侄女周秉建通电话,周秉建对他的身体忧心忡忡,但周恩来却说:“这有什么着急的?共产党员要唯物主义嘛!”周秉建后来说:“在那些无法与伯伯见面的日子里,我在西花厅曾经和伯伯通过电话,伯伯还是那么坦然达观,反倒做起我的工作来,要我正确地对待生与死。他说:共产党员应该是唯物主义者,人总有那么一天,活了七十七,还不够吗?天有不测风云嘛!对家人、亲人也要这样,要想得开呀!”
与众不同的是,周恩来在嘱咐自己的后事时,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认为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其精神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周恩来彻底回到了他的本真状态,但他留下了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永不消蚀的道德力量!
相关文章
-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三)——宣城画派形成的经济因素
-
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武则天两个重大事件)
-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李大钊的后人
-
夜读|90年前的中央苏区,是如何抗疫的?
-
宋江手下的五虎将是指
-
清朝的“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事件始末
-
福建443岁老人:生前救人,死后供奉(443岁仙逝)
-
钱穆: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和目的
-
中国史上第一位禅让的帝皇、夏朝不降
-
盘点水浒中十大食人的魔君
-
《雪中悍刀行》吕钱塘什么实力?吕钱塘的身份是什么?
-
一个神秘铜饰件,上面有只“怪”鸟,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宝贝是什么
-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王昌龄有哪些较大的成就
-
宣笔纵横蝉蜕龙变
-
中国为朝鲜战争支付了多少军费 朝鲜战争该不该打?
-
大公司病(太形象了)
-
守信和明察下情的重要性:晋文公攻原的故事
-
4大美女不为人知的身体缺陷,貂蝉不算什么,杨玉环让人难以接受
-
微小说:一位年龄造假的局长“驾鹤西去”以后……
-
他不会打枪,却为何被毛主席评为元帅?林彪给他4个字的最高评价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12日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代烧不出大缸!最后被一成语打脸
-
中国历史上祸国殃民十大太监
-
乾隆皇帝伪造“元传国玺” 凤凰楼制诰是件作伪的鹰品
-
此战伤亡71人歼敌2200,战后副司令员却向警卫员请罪!
-
唐朝压制突厥、高丽 唐朝军力真实情况
-
古代的随葬品“衣物疏”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途
-
他14岁加入红军,当勤务兵时竟“训斥”过徐向前,后授衔少将
-
史上最惨的公主,被自己的父亲凌迟3000多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