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百年历史的“春节”是如何被发明的?
民间“春节”主题剪纸作品。
你知道现行的春节其实只有104年的历史么?左派史家霍布斯鲍姆曾提出“被发明的传统”一词,意指许多人们自以为“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而春节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1914年】开始的法定节日
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关于其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历史上对春节的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有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近代,这一节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从腊八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大节。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民国初期,政府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但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还是将这些习俗保留在了春节。所以现行我们过的春节,其实只有104岁。
【1949-1956】与宣传相结合的春节
“吃”历来是春节的重要元素,中国人节前积食的习惯在本就物资并不充裕的背景下让“春节物价上涨”成为了一条铁律,不过1951年的北京却似乎打破了这一惯例,度过了一个“物价稳定如常”的春节,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年的北京市工商局在年前就号召国营贸易公司、合作社以及有关私营商业到各地采办年货,提前做好准备;二是贸易部特别规定要求稳定春节期间的物价。可见此时政府已开始针对过节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出应对。
工农联欢和军民联欢是这一时期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各地工人和农民在春节期间都会展开盛大的联欢活动。这一时期,几乎每年的春节文艺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1953年的《婚姻法》宣传,1954年总路线的宣传。这种宣传要求虽未诉诸法律文书,但不达标者还是会受到批评,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春节演出,由于其节目没有配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受到了批评,戏剧学院不得不做出检讨。
【1956-1966】打破常规过春节
现在人们常说“春运难”,事实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春运就已经难了。1954年,国家首次明确春运时间为春节前后一个月,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昼夜值班。解决春运难题在1958年同“大跃进”运动结合,成就了“打破常规过春节”的号召。“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为普遍的共识和宣传口号,煤矿、水利工程、机关部门是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行业。1959年的一篇报道就这样写道,今年除夕,最热闹的要算十三陵水库工地。两万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干部、学生的劳动歌声响彻了大年三十的整个晚上。
60年代,铺张浪费、摇钱赌博的一些旧风气在社会上卷土重来,此时“以革命的精神过春节”的号召也相应而来,以健康、节俭的态度过节遂成风尚。
【1966-1976】革命化的春节
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
所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人们熟悉的春节习俗唯有贴春联一项被保留,但内容与原来辞旧迎新的祝语大相径庭,最有特色的当属“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最典型的过春节场面是:一家人围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饭。饭前,要召开一次斗私批修的家庭会,做父母的会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儿女也可以向父母“开炮”。
吃依然是过年重要的一环,但在这一时期流行的不是“吃好”而是“吃差”,城里的单位食堂、农村的公社食堂会组织人们吃“忆苦思甜饭”——因地制宜,什么难吃弄什么,用野菜、树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类的东西煮成粥,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1979-1989】平安回家、欢乐过年
1980年,春节放假制度全面回归,随之而来的首要大难又是春运。1981年,2个月的客运就达到1.21亿人次;1982年春运,仅北京站的旅客量就达到532万人次。为何会有这么大流动量,人们常常会将此归因于一个群体——“盲流”,意指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办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四大迁入圈:东部沿海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因矿产丰富和对外贸易便利、地理位置绝佳的新疆地区。据统计1988年有88万人是在火车上站着回乡的。安全过节、平安回家也在这个背景下提出。
这时,春节期间文娱活动全面展开。电视节目不仅增多,且题材丰富,不再局限于革命教育,更多贴近生活的电视剧开始登上荧屏。不过80年代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不论人们怀着欣赏还是吐槽的心情,这道年夜大餐也已经陪伴了我们整整31年。
经济形势的全面大好让人们置办年货不再捉襟见肘。1985年北京举办首届春节商品展销会。
不过,物资和娱乐的丰富却未让人们满足太久,1989年2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上海出现春节冷、圣诞热的现象》,传统的节日亟待在新时代找到新形式和新内容。
【1990至今】外出与归家
新形式的关键词是“外”:外出吃年夜饭,外出旅游。
上世纪90年代,“下馆子”吃年夜饭成为流行。1996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百家饭店迎家宴、百家商场挂彩灯、百家宾馆过大年”的口号。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黄金周”,黄金周旅游季就此催生。
1999年的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很多人的心声,2013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入法。但是这些年,过年的红包礼品、亲戚朋友的问候攀比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恐归族”一词应运而生,当“情”逐渐变成“债”,是否会减淡春节原有的味道?
作为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节日,在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始终可以找到尽情狂欢的位置,但在新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春节却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背景下被重塑。“文革”前,春节是国家革命和生产大潮下的一场文化仪式,无论工人、农民、军人,所有人都共同参与,是一场“大春节”,虽然物资贫乏,但大家都为浓郁的过年氛围所感动。而从70年代后期至今,消费市场让年过得越来越充实的同时也在使其变味。这个时期的“小春节”强调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但回家却也渐渐成为人们“又爱又恨”的尴尬话题。
相关文章
-
平型关战役,林彪指挥1万大部队秘密集结,日军却毫无察觉
-
论街道取名,我只服濮阳!
-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有一群中国人挺身而出
-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一分一秒都有诗意!
-
胭脂盒碎“粉”留香——“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上)
-
从“箸”到“筷”,筷子经历了什么
-
重庆谈判的历史细节:周恩来为毛泽东设计“第一印象”
-
此人最大的爱好是娶老婆,10年娶了72个妻子,整个村子因他而绝户
-
毛泽东警卫员王笃恭在京病逝,享年89岁
-
千古未解之谜汉文帝
-
狂禅·侠僧:《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形象
-
这个国庆长假不无聊,12部国产高分纪录片推荐
-
以收藏女人为乐的皇帝?秦始皇究竟收藏了多少女人?
-
人死后,家属为什么都要穿丧服,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
武松打虎是真的吗?福建出土一块石碑,专家:除非他会降龙十八掌
-
以辛亥觉醒年代 以红色赓续未来
-
对联趣话,苏东坡巧对辽国使臣,为大宋挽回颜面
-
精品推荐-开元通宝
-
燕京校花:中共首位新闻发言人,周总理亲手培养,毛主席称她天生丽质!
-
百姓最幸福的三个朝代:宋朝/明朝/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
“憨豆先生”为何不开口说话?原来他有这样的“难言之隐”!
-
江苏17区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
封禅是皇帝最高荣耀,为何只有6位皇帝曾经封禅泰山?
-
爱因斯坦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爱因斯坦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
赵子龙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赵子龙在历史上的地位怎样
-
美军在上甘岭战败后,蒋经国通报消息,蒋介石说了一句话!
-
他背叛刘胡兰,12年后才被抓,枪毙前才说出为何出卖刘胡兰
-
泾县桃花潭万村的扶风会馆
-
此县令因斩一宿客而成名,后成霍光的掘墓人,死后汉宣帝做惊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