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善人宽,对恶人严,对庸人亦宽亦严
一、待善人宜宽
善人,就是君子。论语里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说,君子在吃饭的时候也不违背仁德,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严格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严格按仁德去做。
他们善于律己,克己奉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也难免会犯错误,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他们轻易不犯错,一旦犯下错误,他们的内心就会非常自责,这本身已经是惩罚了,所以我们对他们要宽容一些。
就像“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没有杀伯仁,但是他确实是因为我的过失而死,这是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自责。对于君子来讲,他们时刻自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自己的过错马上改正。所以孔子说“不贰过”,是说,不犯两次相同的错误。
二、待恶人宜严
对待恶人要严,什么叫恶人?恶,一半亚,一半心。亚是不通的意思,心不能相通,不能感同身受,也就是麻木。有个词叫麻木不仁,是说麻木是不仁的开端。因为麻木了,所以他们己所不欲,“故”施于人。他们欺软怕硬,为非作歹,专去损人利己,这是害群之马,无论走到哪个场合都会不安宁,都会给那个地方带来祸害和灾难。
对这些人一定要严。为什么要严?对他们不严,就危害了地方秩序,就危害了其他的群众。而且因为他们已经无法“感同身受”,所以就无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的情况下,你不敲打他,甚至稍微松懈,这些人就开始为非作歹,祸害一方了,所以对恶人要严。严厉对待恶人也是一件好事情,使他避免走向歧途,避免走向绝境。对他不严,说不定他就会杀人放火了。
所以荀子讲“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用礼仪法度来约束管理,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
三、待庸人亦宽亦严
更多的人既非善人也非恶人,有的人,说他好,好不到那里去,有的人说他坏,也坏不到那里去。有时候他好得起来,有时候他也坏得起来。对这样的人则宽严的手段都应具有。用严是杜绝其向恶,用宽是导引其向善。有的人没有定型,其性格里有优秀的地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对不完美之处要严,对其美好可爱之处要善于疏导。
儒家讲“礼乐仁和”,礼是外在的要求,乐是内在陶冶性情。宽严相济,内外兼顾,才能达成教化人心的目的。
我们要心存善念,但是也不能做滥好人。就像论语里说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对君子要宽容,对恶人要严加约束,对庸人在约束的基础之上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E-mail:917293188@qq.com,电话:0377-62751636。
相关文章
-
42组历史易错点+13个主观题答题神器,15分钟搞懂,所向披靡!
-
汉墓找到不腐之尸,墓主是个西域美男子,展出时却吓坏游客
-
在宋代,从“邸报”到“都进奏院”的演变,看古代新闻的一路向前
-
他辞官回家路上遇土匪打劫,行李被翻开后,土匪泪崩跪送他30里路
-
十三个无法解释的童谣 每个都是神奇的预言!
-
恩霹渥巴龙:非洲小型食草恐龙(长0.8米/距今1.3亿年前)
-
历代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汉朝人为何将五月初五视作“恶日”?
-
乌奎洛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距今7000万年前)
-
唐宣宗的逆袭:登基前后判若两人,装疯卖傻36年,熬死5朝皇帝
-
党史学习教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三十九)
-
盘点历史十大千古奇才 中国史上十大智囊
-
一物一故事丨平谷区刘家河中学张怡雯:司母戊鼎的劫难
-
中型甲龙:装甲龙 带有成片尖刺(脑袋完全被骨甲包裹)
-
胡亥与子婴是什么关系?说法众多(叔侄关系最可靠)
-
桃花源记其实是死人国?桃花源记细思极恐的历史真相
-
翼龙是鸟类祖先吗?两者属于不同演化支(恐龙关系更近)
-
敏捷龙:同名的两大兽脚恐龙(分别出土于中国和欧洲)
-
陕北那么穷,为什么还能划分到陕西?汉朝几十年的屈辱换来的教训
-
古埃及文物为什么便宜 古埃及文物便宜的原因是什么
-
常这样想事的人,最容易得到领导的提拔
-
刘邦登基后,为了快速恢复汉朝人口,用一奇葩政策让女子苦不堪言
-
这里是唐代国道,也是当年吴国楚国分水岭,饶茶徽墨由此流向四方
-
埃及法老和公主的关系,既是夫妻也是姐弟(贵圈很乱)
-
秦朝统一的文字叫什么:小篆(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
巨型梁龙科恐龙:原雷龙 身长超过20米(走路发出雷震声)
-
历史上真有穿越者?他就曾被怀疑是穿越者,现今仍受到他的影响
-
我国古代4大名刀:青龙偃月刀排最后,第二把直接被黄帝禁用
-
中国历史上十大“臭名昭著”宦官排行榜!【图】
-
屈原之灵都感到慰藉:元代的端午节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