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故事】三次参加科举,三次皆高中!唐代这名极具传奇色彩的福清才子的故事,你听过吗?
王棨(约846-905),字辅之,又称辅文,东门外龙山(今福清龙山街道)人。他自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至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的十八年间,先后参加三次科举考试,三次都高中,但到第三次才被录用。史称“十八年内三捷,其于盛羡盖七闽,未之有也。”
王棨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是懿宗李漼登基第三年,即咸通三年(862年),少年高中,誉满八闽。因为那时全国进士及第每年不到30人,平均一个省只有一两个,而且少年得中更是凤毛麟角。
古代科举考试多在春天,称“春闱”。那时候已进入唐代后叶,各级官员相当腐败,不得好处不用人。这年夏天,王棨回到家乡,前去泉州拜会廉使杜宜猷。杜宜猷很欣赏王棨的才气,又见王棨举止端庄,不但请王棨担任代理团练,还想把自己女儿嫁给他。王棨说,他与陈中郎之女已有婚约。后来,王棨与陈氏完婚,一时间王棨又以讲“信义”被人们所乐道。
王棨的散文集
王棨第二次参加的是博学宏词科考试,是由泉州府举荐。当时风俗是最重视博学宏词科考试,一旦得中就有官做。王棨写了一篇《三箭定天山赋》,深得考试官冯涯的赏识,拟以第二名及第。连当时的文学家泉州南安的陈黯都专门写了一篇序,称赞王棨为“麟之圣龙,羽之瑞凤,凤非四翼,龙非二首,所以异者,唯希出耳!”但不知什么原因,居然激怒了京兆尹,王棨的功名被宣布作废。
王棨第三次参加的也是博学宏词科考试,此时换了一个皇帝——僖宗李儇。这次考试是僖宗登基第六年,即乾符六年(879年),王棨第三次高中。时内翰林李鹭出任江西观察使,推荐王棨为团练判官。不久调入京都任大理司直,升太常博士,最后官至水部郎中。当时唐王朝因土地高度集中,官员腐败,赋役繁重,阶级矛盾尖锐,官逼民反,王仙芝在河南揭竿起义。第二年,黄巢起兵响应,声势浩大,史称“黄巢造反”。王棨看到唐王朝江河日下,无可挽救,便离职南归,此后再不做官。
(来源:微信公众号“福清市文体局”)
相关文章
-
古滇国献王真的存在吗是现在的哪里,真实存在(在云南昆明)
-
柬埔寨首相洪森
-
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
开国将军中谁的枪法最准?他贵为开国大将,枪法神准堪称第一
-
【周末读史】毛泽东:酷爱读书 既读好书又读“无字之书”
-
一刻钟等于多少分钟,15分钟/一时辰8刻钟(清朝初期才定下来)
-
黄永胜妻子:曾是铅球运动员,后成上将夫人,晚年离婚因祸得福
-
79年前,白山黑水那位让敌胆寒敬服的英雄
-
元明智囊刘伯温的悲剧下场
-
古人防汛抗洪,太牛了
-
朝阳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45亿年前)
-
这位看似普通的中国大姐,竟是500年前外国王子的公主
-
丰臣秀吉怎么死的 丰臣秀吉死亡真相
-
河北老农猪圈神秘丢猪,老农无奈报警,专家赶到后却乐开了花
-
此女一人单挑瓦岗大将,为爱人而投降,卷走前夫的心腹叛敌
-
学党史||党史天天读(11月18日)
-
特等功臣杨春增:血战京几山,最后关头支开小战士,原因让人泪目
-
北伐军为何屡攻武昌不下?因为城中守将太牛了
-
窑洞乡愁
-
唯一没有改名字的开国元帅是谁?主持开国阅兵仪式,名字十分有寓意!
-
周总理是礼宾工作者的楷模
-
历史解密关羽曾多次求娶的吕布艳妻
-
秦国的第一次崛起:秦穆公何以靠着五张羊皮强国
-
不被蒋介石“认可”的两学生,皆成我军名将?一个被认为幼稚可叹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人怎么样 李世民为什么不爱武则天
-
徐夫人的夫人该怎么称呼?
-
程万军:明朝三大才子怎一个比一个命苦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
泰坦巨龙类:冈瓦纳巨龙 体长仅7米(尾部脊椎是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