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历史上十大被冤枉名人有哪些
NO10、刘禅-;-;刘禅其实不昏庸!
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皇帝,在位四十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公元263年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
一般人认为刘禅是弱智,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刘禅亲政后信小人远君子。但是,古代有哪个皇帝身边没有几个小人呢?
第二,不战而降,但不能说他就是个混蛋,中国皇帝不战而降的很多。当时,他跟不肯投降的儿子说了一段话:"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你却仗血气之勇,想要让满城流血吗?"诸葛亮挟少主以令蜀中欲称帝却无胆,刘禅正是利用诸葛亮这种心理而智斗周旋最终胜利,但并未掘其祖坟,这样看来,刘禅还是一个仁君。
第三,没心没肺。蜀国灭掉后,刘禅被带到了洛阳。司马昭招待他,而宴会上所演奏音乐舞伎跳舞蹈是蜀国的。但内容不怎么好,像当年韩信玩的四面楚歌。蜀国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刘禅却谈笑自若。换一个角度来讲,此时的刘禅已为"鱼肉","没心没肺"未尝不是一种明哲保身。他还是中华历史上唯一亡国之后善终的君主。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一位被中国历史扭曲的大气君主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青年帝王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
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
NO9、庞涓-;-;其实不失为英武神勇的一代名将
被评价"嫉贤妒能,打不过孙膑"
实际上是孙膑勾搭外国在前,庞涓处置孙膑在后,庞涓的两次失败,完全是魏国失算于庙堂之上,还是为了大国争霸而瞎打,根本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如果换一个人领兵,估计魏国当时就已经亡国了。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上将军,戎马一生,桂陵之战兵败自杀。在河南省通许县县城东边1.5公里处,有个村庄名叫三里岗,村头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圆丘形墓冢,为庞涓墓。据当地人说,在这个大墓的南边原来还有三个小墓,墓里埋葬的分别是庞涓的马、马童和兵器,但现已不复存在。
说起庞涓,许多人马上就会想起"孙庞斗智"。在这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中,庞涓妒贤嫉能,无情地排斥和残害他的同门师兄孙膑,最终却落败于孙膑之手,惨死于乱箭之下。由于故事对复仇情结的渲染,庞涓通常被人们视为妒贤嫉能、心胸狭窄者的代表,甚至被看成无能之辈。
其实,庞涓虽然陷害过自己的师弟孙膑,却和孙膑一样,也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杰出人物。他是战国时代中期诸侯各国中最负盛名的猛将,无人能与之争锋。在魏国称霸中原的过程中,庞涓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贡献最大、表现最为突出的将领。随着他的威名远扬,魏国的霸业一步步走到了颠峰;而在他血染沙场之后,魏国的霸业也随之渐渐走向衰落。他的命运直接影响和改变了魏国的命运。
庞涓戎马倥偬的一生,战功赫赫,在当时诸侯各国盛名卓著,无人能比,不失为英武神勇的一代名将。然而,他的死却似乎极少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惋惜。他因嫉妒而残害同门师兄,将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许多人都认为他与孙膑之间是复仇之战,他的死是罪有应得。
NO8、曹操-;-;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花脸奸臣
历史上曹操想做的就是一代名臣,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风雨飘摇的汉王朝在他手上没有丢。曹操在世期间,将中国北方治理的非常平稳,把匈奴鲜卑乌丸都打成了龟孙子,不像司马家的一群近亲白痴,弄得五胡乱华,那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伤到了民族命脉宁教我负天下人的负,是肩负,背负的意思。罗贯中偷换概念其实仔细想来还是很幼稚的,才会在汉王朝威严尚在的时候说出那种不要命的话。诸葛对曹操的评价:操用兵彷佛孙吴,意思就是猪哥在曹操面前用兵可以算是鲁班门前弄斧,孔子门前读书,数千年来被视为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名声却毁在了一个街头小说家的手上。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背负了千年"奸雄"名号的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打败豪强割据势力袁绍、袁术、吕布等,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退回北方,同蜀、吴成鼎足之势。曹操还在北方屯田并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贤,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篇激昂慷慨、悲壮苍凉,深受后人喜爱。
在曹操死后的几百年里,他的形象总的来说是不错的。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在这几百年里,虽然也出现了贬低曹操的种种评价,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评价。可以说直至唐代末年,曹操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属于一个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转变出现在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就提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广大百姓的心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理学家朱熹对曹操进行攻击:"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资治通鉴纲目》)。陆游诗中也有"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句子。再到后来又逐渐出现了丑化曹操的剧目,这一点在元代的杂剧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加说明曹操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被大大贬低。罗贯中最后来了个集大成,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民族矛盾引起的。从宋代到元末的几百年间,汉族屡遭外族的残酷压迫和统治,使得汉族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有了"还我河山"的愿望。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作品的出现。而当时的作家又以当时最为流行的三国故事作为题材来体现"人心思汉",把刘备、诸葛亮的蜀汉政权当做自己的民族英雄来怀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残暴的统治者而仇恨,加上在历史上曹操也的确有过类似的劣迹,因此,曹操也终于由一个有本事的人、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花脸奸臣了。
NO7、 吴三桂-;-;悲剧性人物
吴三桂青年时候的顶头上司袁崇焕,是个英雄将领,他让当时的女真人不敢靠近山海关一步。他以文臣出身任武将,照样把军队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当地军民的爱戴。这样一位伟大的将领,当之无愧是明王朝东北的长城,可惜,他最后的结局是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所有这一切,只是因为他太强大了,成为清朝皇帝皇太极不可逾越的屏障,于是皇太极使用反间计,让疑心重的崇祯皇帝亲手杀死这位将领。袁崇焕不仅身死,而且背上恶名,直到之后清朝一统中原开始修《明史》的时候,皇帝才下诏给袁崇焕平反。
吴三桂是袁崇焕手下的得力干将,虽然当时明朝皇帝和北京居民相信袁崇焕是卖国恶贼,但是吴三桂和其他在第一线的将士,因为知道袁崇焕当时面对的情况,所以坚信袁崇焕不是叛贼。既然不是叛贼,却无辜被崇祯残忍杀害并累及家人,这样的皇帝还有效忠的必要吗?袁崇焕的死动摇了吴三桂忠于崇祯皇帝的信心。
后来,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终于不受其辱,为免于像南唐后主李煜等亡国之君同样的下场,他终于拿出勇气,煤山自尽。这个时候,吴三桂开始犹豫是否要投降李自成。本来,如果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后,能够一如既往地约束自己的部下,那么吴三桂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也能建朝称帝,开创一片盛世基业。可惜的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就以为天下大定,掉以轻心。
当吴三桂正想接受李自成招降的时候,京中传来消息,李自成大将吴宗敏残酷考掠吴三桂父亲,企图占有吴家财产以及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发现,李自成也非明君,投降李自成连自己的家人安危和家庭财产都保不住,那么又何必投降他呢!于是,吴三桂只得另想出路。这时,他想的是为崇祯皇帝发丧,借清人的兵,重建明王朝,立崇祯的儿子或者明宗室子为帝,然后划分部分土地给清人作为报酬,他就可以位极人臣辅政,自己将来的平安富贵权力就都有保障了。
可惜,他低估了皇太极的实力,没有想到,清朝廷打败李自成,一下子一统山河。于是他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只得在中缅边境抓到明宗室桂王一行人,将他们处死。
本来吴三桂当了云南王,在那里安居乐业,他也满足了,于是开始享受生活。可惜,运气继续不好,碰上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这位皇帝当时还很年轻,已经除了鳌拜,又想除三藩,成为中央集权的皇帝。吴三桂是三藩之一,他的兵权如果被剥夺了,以后生命财产都会没有保障。吴三桂这时候不得已,只好再次起兵反清。这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且儿孙都在康熙手上,只得起兵称帝,后来因为准备不足,实力相差悬殊,终于兵败身死族灭。
从这些看来,他也算是个悲剧性人物,一直都只是根据命运的轨迹在走,成为人们唾骂的对象。
NO6、李鸿章-;-;并非"卖国贼"
如果不是李中堂缔造的北洋,这个北中国的屏障撑着,估计朝鲜都敢入侵北京,李鸿章一生也算尽力了,他跟曾国藩人至少都坚守着一个信念,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00多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
李鸿章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最受争议的便是他的外交。李鸿章接受的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他逃不出千百年来作为文人和士大夫的忠君爱国思想,这就注定了他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为统治阶级尽忠,然后才是为国家服务。他所面对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和王公贵族缺乏对西方先进文明了解,目光短浅,政治上腐败且缺乏远见,挪用军费,挥霍无度的一群人。李鸿章在处处受人制轴的政治环境下不可能对他的政治抱负尽施展,统治阶级就成为他徐图自强的最大障碍,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就是他最大的局限。当时的中国国力贫弱,所谓弱国无外交,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和列强的政治斗争中他只能采取在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向西方列强作出一定的让步。他在政治上的对列强的让步就受到朝廷清议派的攻击,他们对西方世界无知到可怜的地步,而忽视社会现实不顾,,在政治却强调盲目的强硬。李鸿章是正视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力图富强兵以摆脱西方对中国的控制,同样和中国受西方侵略的日本多少也采取了对西方让步,然后再积蓄力量徐图自强,日本的忍耐换来了"明治维新",而李鸿章的不幸是他效忠的慈禧太后是一个自私,不故国家命运和人民死活的老腐朽!
李鸿章为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就是"洋务运动",在中国这样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农业国家中,他引进来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创办了中国的煤矿,铁路,机械,奠定着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如果没有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没有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工业基础的奠定,中国将更加的落后,离西方文明更远,中国的近代化也将也会被推迟!
我们现在来探讨"洋务运动"的时候他最大意义就是也就是人我们认识和了解西方先进文明的一个过程,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步。当时的中国最可怕的并非贫穷,而是思想上的无知和落后,是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无知,是对近代科学技术的无知,对西方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无知,这种无知是最可怕。李鸿章的"洋务运动"的贡献也就是让我们接触这种先进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使我们更多的接触西方的思想。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甲武战争中国人会打败仗?当时中国的国力比日本强,清朝的"北洋水师"也比日本强大,中国人还是吃了败仗,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当时中国统治阶级如何的腐败,官员如何的怕死等等原因,当然那确实是战败的理由,却忽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军事思想的落后,没有先进的军事思想当然会吃败仗,会做出把军舰躲在军港不出来主动寻找战机这样错误的决定!
十九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先后都向西方学习,而中国只向西方学习怎样造军舰,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而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工业技术的同时更向西方学习文化和思想,以及社会的制度,,所以中国会战败清朝政府走向崩溃的边缘,日本却逐渐成为工业强国!回头来看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强大中国,却拉近了中国和西方的距离
李鸿章有他的失败和弱点如同他"洋务运动"一样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他确实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历史也许很难准确的评价一个人,一百年过去了,我们更多的关注在中国在那个贫弱年代谁为中国的强国之路摸索,实实在在的为中国的进步而做出成就的人,而并非给李鸿章一个"卖国贼"的帽子对他的形象进行丑化就算是对历史的交代。
NO5、周瑜-;-;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即广为人知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是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一个品行高洁、忠勇侠义、智勇双全、雄烈过人、才华横溢、忠于友情、忠于爱情、"性度恢廓"、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的大英雄!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
先说气量。关于周瑜的人品,史书上评价很高。陈寿说他是"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也就是说周瑜心胸豁达,很受人敬重和爱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派遣能言善辩的谋士蒋干游说周瑜,蒋干回来后,称周瑜是:"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刘备也夸周瑜是:"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赞扬周瑜的,既有自己同事,又有对手和敌人,这说明,周公瑾的气度在三国时代是众所公认的。
《三国志》还记载了"瑜与程普不睦"的故事。在化解与程普的矛盾中,周瑜充分展示出了气度和雅量。程普是东吴的开国元勋、三朝元老,将士们都尊称他为"程公"。起初,他见周瑜年纪轻轻,职位却比自己高,心里看不上,且又有几分不服,于是,他经常对周瑜冷嘲热讽,屡加欺辱,"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对此,周瑜非但没有记恨,反而以宽厚博大的胸襟一一忍受下来,"折节容下,终不与较"。遇到重大军情,周瑜还亲自到程府虚心请教。周瑜谦逊礼让、以德服人的风度,让程普备受感动,程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后来程普逢人便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老将程普的话是对周瑜人格魅力最形象生动的概括。而从其他正史典籍中,也都不曾看见过关于周瑜"气量狭小"的记载。
再看战绩。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曹操亲率80万大军南下,击败刘备占领荆州后,目标直指江东。东吴"将士闻之皆恐",以张昭为首的谋臣认为应该降曹,就在孙权犹疑难断之刻,是大都督周瑜力排众议,力主联刘抗曹,并正确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曹军远征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接下来,周瑜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使用黄盖诈降和火攻之计大破曹军,"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一时"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北军大坏,曹公退走"。"赤壁之战"以孙刘大获全胜而告终。
唐李白在《赤壁歌送别》中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宋代戴复古也曰:"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这说明,在这个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中,大破曹操的总指挥应是周瑜(诸葛亮当时只是"孙刘联盟"的使者,实际上并没有参与作战)。"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如是说,可见,周瑜才是"赤壁大战"的头号功臣。
的确,历史上的周瑜是东汉末期杰出的军事家,他征江夏、伐黄祖、建水师、定江东、烧赤壁……叱咤风云,无坚不摧,帮助东吴孙氏打下了半壁江山。孙权称帝后,曾多次流着眼泪对公卿大臣们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可惜,天妒英才,公元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时,箭伤发作,病死途中,年仅36岁。
既然史料记载清晰可鉴,赤壁之战的"男主角"并非诸葛亮,周瑜也决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辈。可是,为何到了《三国演义》里,周瑜却变成了一副令人"厌恶"的面孔呢?
其实,"丑化"周瑜在罗贯中之前就已现端倪,三国之后,关于魏蜀吴的"正统"之争一直不绝于耳,三国人物的是非善恶也是反反复复、褒贬不一;发展到南宋,理学家朱熹"尊刘贬曹"的观念占据主流,诸葛亮的地位日渐提高,而周瑜的形象开始大打折扣;到了元代,周郎的声誉每况愈下,在《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两军师隔江斗智》等元杂剧中,都将周瑜描写成了心胸狭隘的"小人"。《三国志平话》里的周瑜亦是如此,小肚鸡肠、好妒忌、爱生气,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到罗老先生笔下,更是演绎出"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等一段段精彩纷呈、脍炙人口的故事来。
《三国演义》刻意"贬低"周瑜,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小说艺术的需要。罗贯中承袭了"帝蜀寇魏、尊刘贬曹"的创作思路,诸葛亮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作者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烘托、渲染。为了突出诸葛亮,罗贯中不仅虚构了许多情节,还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劳。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这才使得孙刘成功联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则就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对周瑜性格上的"恶搞",也是为了映衬和对比诸葛亮,周瑜气量狭小、意气用事,方能显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沉稳老辣;周瑜处心积虑,诸葛亮则从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诸葛亮就道高一丈。可叹!周大都督虽智勇兼备,但在诸葛亮面前,却总是捉襟见肘,生生地沦为了陪衬。
尽管《三国演义》里周瑜的"劣迹"已家喻户晓,但是,小说终究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对于那个"声誉不佳"的周瑜,我们不妨一笑置之。
NO4、严嵩-;-;"奸臣"说尚未盖棺论定
一提起严嵩,人们就会说他是个大奸臣!
《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个奸臣之一,说他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在民间,严嵩就是一个作恶多端、陷害忠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大奸臣。然而分宜人对严嵩的评价很高,说他是一位忠君勤政、爱国爱民、建树卓著、为人谦和、有识人之明的高官。依据是他主持了北京外城的建设,使得北京城更加坚固雄伟;他起用了能臣胡宗宪,取得了抗击倭寇的决定性胜利;他老练持重,不轻启战衅,运用和平外交手段,使得北方边境相对安宁。在分宜,他是一位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捐资助学的好官。对《明史》给严嵩所作的"奸臣"结论,分宜学者极不服气,说这是徐阶强加的诬陷不实之词,严嵩蒙受了不白之冤;是王世贞编的大量戏曲丑化了严嵩形象,给他泼了一身脏水,百姓不明真相,信以为真。
严嵩这个人特别难说。从他下台后就有人认为他是奸臣很冤枉。《明史》里严嵩是赫然列在奸臣传里的。但修明史时,写作班子对于严嵩是不是奸臣就有很大争论。
当时,查抄严嵩家时,一共查出3万多两黄金,200多万两白银。明代大画家文徵明的儿子去他家鉴定文物真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名画看完。现在的"湖广会馆"就是严嵩的家,今天保留下来的湖广会馆只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如果说他不是贪官很难成立。仅仅说他奸或贪肯定不够,严嵩是一个极复杂的人。
严嵩幼时聪慧,加上他父亲对他的学业格外关心,8岁时就能诵书,能为文,属对有奇语。据《严氏族谱》,嵩读私塾时,曾与其老师及叔父对联语有曰:"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云梯步步高";"一湾秀水足陶情,流珠溅玉;四顾好山皆入望,削碧攒青";"七岁儿童未老先称阁老,三旬叔父无才却作秀才"。因出语非凡,被人称为神童。他的书法成就很令人敬佩,"六必居"三个字是他写的。今天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等地都有他的书法作品。严嵩的文学成就很高,诗词"清丽婉约"。
严嵩虽然在嘉靖朝权倾一时,位高权重,为人也阴险狡诈,但他在家庭生活中却是一个好丈夫,与结发妻子欧阳氏的感情很好,没有其他姬妾,二人育有二女一子。
根据史书记载,严嵩至少有几次试图纠正嘉靖皇帝的一些做法。因此,"奸臣"说尚未盖棺论定。
NO3、张飞-;-;能文能武的儒将
张飞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吓退曹军。而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收为将领。就这一个人被老罗写成了冷血屠夫。
在人们的心目中,张飞的长相应该是威猛无比的。然而,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使一些专家学者对三国名将张飞的外貌,产生了新的看法。
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据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据说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张飞形象大相径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发现该石像的确建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
《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三国演义》里,他对张飞的形象不惜笔墨大肆夸张,说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活脱脱就是另一个钟魁。而在戏剧里张飞不仅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更给张飞增加了一张黑脸。其实,小说和戏曲里的红脸关公是有根有据的,但黑脸的张飞则完全是艺术家的想象和戏剧艺术的本身需要。可以想象一个红脸的关公与一个黑脸的张飞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十分显著的。
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都嫁给后主刘禅。能够当上皇后,在讲究后妃美貌的古代,她们的相貌至少应该算是不错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她们的父亲,张飞本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由于缺少正史的记载,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还是简阳张飞营山的张飞,哪一个才是张飞真实的相貌?这是一个待解之谜。
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事实正是如此,张飞并非莽汉。
张飞是个书法家。在人们的眼中,张飞是一员勇猛的战将。实际上张飞的能耐不仅仅如此,据《三国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记载,他还能写诗,会画画,也是一位不错的书法家。著名学者邓拓先生还曾写过一篇《由张飞的书画说起》的文章,谈到张飞的书画。
明代文献学家、曾任四川右参政的曹学佺在他的《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个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两行隶书大字。这段题字说的就是那次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的事情。据说当时张飞非常高兴,得意之际,便以石代纸写下了这段文字。清代人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引自《方舆纪要》上的话也说: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三国志集注》中张飞传集解引也认为这句话是张飞亲笔题写的。并且说,原刻石经过长久的风化剥蚀,文字已经不太清楚。现存的"立马铭"是光绪七年(1881年),根据岐山知县胡升猷家藏原拓,重刻于八濛石壁的青石质碑石。今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幅张飞"立马铭"手书碑石原拓,字体、大小均与史载吻合。碑刻共22个文字,用笔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充分显示了他的个性和风格,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书法作品。
NO2、李建成-;-;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
李建成,身系嫡长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他继承皇位,无可争议。史学者何木风说:"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在唐帝国未成时所立功勋是卓著的。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唐帝国。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混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所残杀。
在旧的史书中,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形象是相当负面,极不光彩的。本人不仅阴险狡诈,而且好色贪功,整整一个不学无术,心胸狭窄的纨绔子弟形象。然而,真实的李建成又是怎样的呢?大量的史料证明:李建成虽说在宫廷政变中失败了,但他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与其弟李世民一样,李建成不仅是其父李渊的左膀右臂、而且是反隋兴唐战争的重要组织者,是唐朝建立的大功臣。
李建成是李渊反隋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是因为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一共有两个基地:一个是太原,由他自己和李世民共同组建;另一则是河东,则由李建成单独领导的。河东作为军事重镇,是通往关中的战略要地。李渊起兵之前,就让李建成以照顾家属为名,暗中在河东联络各路英豪。李建成没有辜负其父对他的期望,在当地倾其所有赈济百姓,广泛结交各路豪杰,招揽人才。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便以礼相待,真诚相交,以至于河东才俊纷纷投靠。当李建成赶赴太原参加起兵时,李渊非常高兴,并且让他担负起统领军队的重任。
李建成又是兴唐军事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从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李建成作为左军统帅,始终是领兵的主将。李渊反隋的战役首先是在西河打响的。而西河靠近太原,是唐军进入关中的第一关口。李渊很看重西河之战,认为它的胜利与否,将决定自己霸业的成败。为此,他把重任交给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迅速夺取西河,在战斗之前,李建成进行了认真周密的部署,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并且亲自查看西河地形,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他的行为使唐军将士受到很大的鼓舞,于是军心大振,个个奋勇杀敌,仅用了九天的时间便攻克了西河。李建成也因此被封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有史学家认为,自义旗初举,至攻克京师,李建成与李世民功绩大体相当。如西河之克,就赖二人之力。京师之克,李建成所部更有先登之功。比如在围攻长安时,第一个攻上城墙的雷永吉就是李建成的部属。李建成在战争初期即占据长安(长安的战略地位在当时并不亚于后来李世民所攻下的洛阳,甚至犹有过之),使唐军声威大振,顿时成为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一只割据力量,以至于连蜀地的势力都不得不依附于唐。
唐朝统一战争中的最后一个障碍是刘黑闼。刘黑闼曾经是窦建德的部将,于武德四年七月在河北起兵反抗李渊。李渊先后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征讨,虽然暂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由于他们战后在当地实行"悬民处死"的高压政策,使民心不稳,留下了很多后患。武德五年,刘黑闼再次起兵,声势浩大,很快又夺取故地。李建成在魏征、王珪的建议下,请令征讨。他深切地体会到,历经隋末战乱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社会环境和安定的生活,于是接受魏征的建议,改以往的高压政策为对当地百姓进行安抚。结果刘黑闼的部队很快就被瓦解,刘黑闼本人也被唐军擒获。此后,李建成又在武德五年、六年和七年多次防御突厥。这些战争的胜利,为唐初的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客观地讲,李建成没有李世民参加的战斗次数多。但这并不是他本人过错。因为他位为储君,要协助皇帝处理许多政务,不能经常率兵出征驰骋沙场,所以军功不及李世民显赫。但是,他为唐军建立了稳固可靠的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则是不争的实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建成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实力在当时是远远大于李世民的,特别是他在长安地区获得的巨大成功,更是李世民所望尘莫及的。
实事上,李建成还是一个很有人缘的人。不仅待人较厚,而且礼贤下士,使很多有才干的人,如魏征、王珪等都曾甘心的为其效力。史书上最不堪的大概就是所谓李建成"淫乱后宫"了。史载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密秦高祖"建成、元吉淫乱后宫"。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成功者编写的。李建成是否曾"淫乱后宫",宋代学者司马光就持有异议,认为"宫禁深地,莫能明也"。
其实,尹、张二妃之所以在高祖面前尽说李建成的好话,是因为她们两人的亲戚被安置在东宫任职,受到李建成很好的关照,况且她们又都与秦王有很深的矛盾。她们憎恨李世民,这是不争的实事。封建史臣在史书中如此大肆张扬李建成与高祖妃嫔的特殊关系,无非是表明李建成是个在朝廷中找不到政治依靠的孤独者,只能用不正当的手段在后宫中寻求政治依靠。岂不知,用过于夸张和虚构的方式去诋毁一个人,其用心虽苦,然在细心的读者面前是很容易漏陷的。
既然正史多由胜利者编写,它自然会尽可能地为胜利者添光增色。"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最终的胜利者,所以,由他的史臣房玄龄等人编撰的《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中难免会出现"抑建成扬世民"的倾向。我们今天还原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真面目,并非有意贬低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光辉。
NO1、袁承焕-;-;旷世悲剧
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奉袁必输,哪怕是三千部队对强大的十万大军,袁承焕还是守住了江山,让敌人望尘莫及!袁承焕驻守边疆上十年,支撑了明朝国防的半边天,可结果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死在了多疑的崇祯手上。遥想当年袁承焕被押入京,一时间谣言四起,在几个慷慨激昂之士的煽动下,整个京城的百姓沸腾了,他们将对满清的仇恨全部发泄在袁承焕身上,袁承焕是否有罪在那时已经不重要。
袁崇焕的死是悲剧,悲剧在中国古代史上很多,但是,像袁崇焕这样的旷世悲剧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空前绝后。为什么这样说?理由有八:
第一,可惜的年华,盛年遭难。
袁崇焕被磔杀这一年是47岁,正当盛年的时候,这样为国为民、朝气蓬勃、舍生忘死、仁智勇廉的人,死于敌人之手尚且可惜,何况是被自己的人杀害?
第二,诬蔑的罪名,"欺君通敌"。
大家知道,岳飞被杀,罪名是什么?三个字:"莫须有"。袁崇焕被杀,罪名是"欺君通敌"。袁崇焕既没有欺君,也没有通敌。袁崇焕的罪名是被诬蔑的罪名,同岳飞一样,三个字:"莫须有"。
第三,残酷的刑法,惨遭磔刑。
袁崇焕是大明皇朝的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连续取得宁远、宁锦、保卫北京的三次大捷,竟然遭到最残酷的千刀万剐的刑罚,"八议"对他也没有用。崇祯皇帝置一切于不顾,用最残酷的刑罚-;-;磔刑,杀害了袁崇焕。
第四,可悲的民怨,民恨众怨。
袁崇焕为保卫北京而死,为保卫国家、民族、社稷的利益而死,但是他死的时候得不到北京老百姓的理解和同情。
我上面讲的那些例子,可能有夸大,但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他死的时候京师老百姓不认为他是忠臣,而认为他通敌卖国。为了保卫北京,他甲胄中箭像刺猬皮一样,到头来却被自己效忠的暴君杀死,而且得不到京师老百姓的理解。
第五,清贫的督师,不贪分文。
袁崇焕做蓟辽督师,每年经手的粮料、白银数以百万计,但他分文不贪。父死奔丧,回家路上没有盘缠,靠同僚、朋友凑钱给他回家为父发丧。他在福建邵武做知县时,也是一分钱不贪。
《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袁崇焕死后被抄家,结果是:"家无余赀"。官做到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就是相当于今国防部长兼沈阳军区司令这么大的官,死后抄家,家无余赀。《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讲过一句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袁崇焕像岳飞一样,做文官不爱钱,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死。
第六,悲惨的家庭,身后无子。
袁崇焕受刑之后,胞弟、妻子被流放三千里,而他身后无子。大家知道,岳飞有儿子:雷、霖、震、霆,有孙子岳珂,岳珂写了《吁天辩诬集》、又辑《金陀粹编》,辑岳飞资料,给岳飞鸣冤。于谦死后,他的儿子于冕把他的遗稿收集起来出版,就是《节庵存稿》。袁崇焕没有这样幸运,所以在他死后,很多珍贵的材料都散失了。
有人问:袁崇焕是否有儿子?据抄家时记录、当时文献记载和后来乾隆帝派人调查,袁崇焕没有儿子。史料确曾见一处说他有子,后来有传说黑龙江将军寿山是他的后代。那么,袁崇焕的儿子,到底是根本没有、死了,还是蒙难时被人保护隐藏起来?现在还是一个历史之谜。
总之,没有后人为袁崇焕搜集整理佚文资料,使我们今天研究袁崇焕遇到因文稿散失而缺乏资料的困难。
相关文章
-
美肯尼迪总统母亲曾写信索要赫鲁晓夫签名
-
“纹身狂人”纹遍全身眼球欲纹图 面临失明摘除眼球风险
-
[图文]英国女孩患怪病胃和肠子长在肩部 20年竟不知器官移位
-
爆料饶漱石前半生:被历史淹没的华东王
-
迪拜王子英年早逝或因吸毒 曾因枪杀助力失去王储
-
夏朝第一位皇帝是谁 大禹的介绍
-
[图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大一统野心
-
陈立夫谈“四大家族”:我真的有钱何必养鸡?
-
[图文]苏格兰女王玛丽性感美丽身高超过1.80米
-
[图文]毛泽东食谱中最多见的一道菜
-
[图文]新郎好友婚礼助兴玩俄罗斯轮盘赌打爆自己的头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毒妇及惨无人道的杀人手段
-
揭秘毛泽东到底给叶剑英留下了一份什么样的遗嘱呢?
-
[图文]蒋介石内侍口述:宋美龄爱美卸妆后吓我一跳
-
[图文]日本13岁中学生夺国民美少女大赛冠军
-
[图文]云南盐津“高空王子”走钢丝挑战极限绝对高度400米
-
曹操15个老婆和32个子女下场
-
[多图]诸葛亮第63代后人诸葛梓岐竟是美女模特
-
[图文]美国一老人气管吸进豌豆致肺中长出豆苗导致功能衰竭
-
[图文]英国二战时期的一对空军姐妹花幸存至今
-
毛泽东临终留手势 遗嘱成谜
-
秦朝分封制的设立:李斯为何建议秦始皇设立36郡?
-
哪位开国将军的夫人在贫困地区务农56年?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
-
纣王的六宗罪 出自纣王的典故有哪些
-
杨贵妃不孕之谜 主要原因真的是因为肥胖吗?
-
[图文]明代治理贪腐为何越治越贪
-
[图文]英国男子患极其罕见“脸盲症”辨识不出妻子的脸
-
印尼157岁老太成世界最长寿老人
-
周武王册封貔貅 武王伐纣路遇貔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