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多次批点,这部智谋奇书原来曾国藩、纪晓岚们都在看
毛泽东主席可以说是近代最大的天才,治国、治军、治人乃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不过,毛主席的智慧也并非天生,而是他善于学习的结果,主席终日手不释卷,行动坐卧离不开书,一部《资治通鉴》就读了十七遍,很多人认为《资治通鉴》就是毛主席最爱读的书了。
其实不然,有一本书毛主席从十六岁就开始读,直到去世还在放在床上,终生不离左右。如果说《资治通鉴》是放在主席案头的书,那么这本书就是主席一直放在枕边的书了。
据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主席明确叮嘱服务人员,这本书不准别人动,不准整理,即使到外地考察也要带在身边,而且随看随加批注,书的空白处写满了,就再换一套新的。
是什么书让毛主席如此痴迷呢?
这部书就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全集》,共收集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10部28卷。毛主席一生所用计谋,大多受此书启发。他批注过的《智囊全集》至今还保存在中南海。
01
学其有用者十中有二
便可安身立命,得利趋害
置身于当今社会,若想要为人处世如鱼得水,混迹名利场却片叶不沾身就一定要时刻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与嗅觉。
这种能力并非寻常小聪明可以企及,一定是有“智慧”之人方能洞察世事、人心,从而得利驱害。
虽说智无常局却也并非无迹可循,《智囊全集》这部书并不是一本似平常勾心斗角的书籍,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看后可以培养智慧的书籍。这部书共收录自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共近2000则,大都信而有征、查而有据。
书中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笔记、野史,不仅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谋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机智。
正如作者冯梦龙评价《智囊全集》所言:“天下无余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02
纪晓岚熟读此书
曾国藩深夜反复品读
《智囊全集》自出版问世以来,影响巨大。数百年间,刻印的人不计其数,受到了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名人及下层民众的推崇和喜爱。
清代才子纪晓岚不仅熟读此书,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机智过人、妙语连珠。
曾国藩自己曾说:“每当夜深入静时,方翻此书,细细品味。”
而在当代,万达总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会发表年度工作报告,每次在报告中他都会推荐一本书给员工,推荐过的书单里便有这部《智囊全集》。
王健林说:“《智囊全集》阐述了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各种规则,揭示了在职场、商场中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智慧,对加强个人修养,应对职场难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为什么这部书如此受推崇,
正如《智囊全集》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年底某天,忽听门外一片喧哗吵闹声。
出门一看,是位邻人。
站柜台的伴计上前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今天赤手来取,不给他就破口痛骂,有如此不讲理的吗?”
那人仍气焰汹汹,不肯相让。
尤翁安闲地对他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外是为了度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
于是命伴计找出典物,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
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抗寒不能少。”
又指着道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工具如今不急用,可以留在这儿。”
那人拿到两件衣服,无话可说,马上离开了。
当天夜里,他竟死在别人家里。
他的亲属同那家人打了一年多的讼事。
本来此人因欠债过多,已经服毒,晓得尤翁有钱,想讹诈,没达目的,就转移到别人家了。
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事后知情而容忍他。
尤翁回复:“凡无理来搬弄是非的人,必定有所依仗。若是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劫难就会马上到来了。”
十个成功人士里,有九个都是有智慧情商高的人,读史可明智,只有通过学习这些智慧案例,才可增长智慧与思辨能力。
03
见大而行远
迎刃方通简
学者张明弼曾说:“有智之人,游行世间,如白日、满月、万炬火之下,见重泉,得其水骨,见砂石,得其本质。”
冯梦龙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将近2000余则智慧案例共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为政略智囊。
主旨在为政者要懂得取舍,也要懂得深谋远虑;为政者要当机立断,也要学会出其不意;为政者要懂得见微知著,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正所谓: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第二类为政务智囊。
政务智囊更加实用,教人能识善断、灵活多变、出奇制胜,更偏重于生活中会用到这些方法处理日常事务。
第三类为言辩智囊。
口舌之利,有时候比真刀真枪的力量还要大。历史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立下功劳、扬名四宇的人才比比皆是,晏子、蔺相如等。如何善用语言正是我们需要明辨的。
第四类为军事智囊。
自古以来,战场就是运用智慧的最好平台,留下的军事案例莫不包含着极大的智慧,而对于现在人来讲,战场便相当于职场或者生意场,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内质都是相通的。
第五类为巾帼智囊。
在那个时代,女子取得的成就中有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也更加有借鉴的价值。虽然现在女性的发展空间已经比以前大了很多,但学习前人的品质,才真正做到“嗟彼迷阳,假途闺教”。
第六类为狡诈智囊。
常言道:性情方正者,人皆倾慕。小聪明在关键时刻,往往也能够力挽千钧。就像书中所说,“萤火虫所发出的微小光芒虽然微弱,但是用布囊收集后也可以照明。”
《智囊全集》这部书不仅是一部反映古人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更可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智谋锦囊。
04
运用之妙
在乎一心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智囊全集》,原文依照郑振铎先生所藏明末还读斋刻的《智囊全集》重刊本点校。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适宜,选用四号字排印,是市面唯一简体大字横排全注全译本,而且十分方便携带。
蕴含无数先人让人振聋发聩的智慧,拥有此书,如同拥有一位超级智囊。
开卷必有益,但也诚如书中所言: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相关文章
-
努尔哈赤是哪里人现在叫什么地方
-
揭秘:天安门国徽背面有8个人名,为何会写在上面?看完涨知识了
-
《觉醒年代》观后感
-
重庆为何被称为英雄之城?因为有一座改变世界历史的合川钓鱼城
-
16鞋为什么对男的如此重要
-
卡戎龙:黑龙江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6500万年前)
-
“大陆清明都学台湾的”vs“台湾也过中秋节?”
-
正史三国第一猛将是谁 他为什么称之为三国第一猛将
-
广西巴马:长寿之乡相关企业为何难长寿?
-
早年青岛的“四大名医”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精华教材
-
1949年新中国的国号不能用这个“简称”
-
军队施工炸出千年古墓,现场挖出3把宝剑,墓主人是战国第一名将
-
夜读|为什么解放军军旗上标注着“八一”二字?
-
架机叛变的飞行员,通敌后另娶新欢,抛家弃国遗臭万年
-
《周翀揭秘》|全国掀起革命热潮,清政府无奈重启袁世凯以保江山,没想到...
-
马拉维龙:非洲巨型蜥脚类恐龙(最长16米/全身长鳞甲)
-
郭宝钧:开创周代考古,命名“龙山文化”
-
儿子登基时,她早已去世,新皇帝伤心之下为母亲家族改姓
-
揭秘梦露生前最大遗憾:无法生儿育儿留下后代
-
揭秘三国的四大丑女 她们的结局都如何
-
郎士元是哪个朝代的 郎士元诗的特点及代表作有哪些
-
鳌拜怎么死的 因掌控权利导致康熙帝不满
-
周恩来曾跟随一代宗师学习中国功夫
-
仁宗盛治时期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 生活在仁宗时期的便利
-
【党史声音日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诞生
-
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昭示
-
你知道冷战时期美国原子弹打击目标有多少个么
-
宋太宗继位之谜:是篡位夺权还是太后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