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场上平均几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人?这里告诉你原因
有人问,为什么战场上平均几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人?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
提取数据如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平均消耗1万发子弹,击毙一名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平均消耗2万发子弹,击毙一名敌人;越南战争中,击毙一名敌人需要消耗12万发子弹,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消耗60亿发子弹击毙了2.4万人,也就是25万发子弹击毙一名敌人。小编认为,导致现代战争中弹药消耗量成倍增长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作战观念存在差异。以往战争中,中国《孙子兵法》中的“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观念,对世界战争格局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战争规模和火力烈度;近现代以来,西方列强推崇以力取胜,追求火力至上的原则,其军事思想对其他落后国家军队具有引领作用,最终导致战场上火力逐步升级。
二是军事工业飞速发展。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条件,打什么样的仗。”武器装备及军火弹药的生产能力,是一支军队打赢战争的物质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仅有一所条件简陋的黄崖洞兵工厂,战场所需弹药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很大一部分要靠战场缴获。在这种条件下,八路军战士只能把敌人放近了打,以近战夜战、刺刀见红的手段先消灭敌人,尔后缴获弹药;现代条件下,世界各国军工企业普遍产能过剩,靠大量倾泻钢铁和火药的手段赢得战争,已经成为一种战场常态。
三是作战样式发生变化。自从17世纪末燧发枪应用于实战,人类战争正式进入热兵器时代以来,子弹消耗量与歼敌数量之间的比值,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状况。一战时期,进攻一方往往采用密集队形进攻,以至于出现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一天阵亡6万人的情况;二战时期,各国步兵普遍采取散兵线进攻队形,使作战人员在连发速射武器大量涌现的战场上,却并未出现大量阵亡的情况;现代条件下,非接触作战成为主要样式,战争往往在彼此人员未进入对方轻武器有效射程之内的情况下,就已经结束了。因此,现代战争中的巨大弹药消耗量,通常是在迷盲射击、警戒射击时产生的。
相关文章
-
精!简!一图读懂2021年唐山政府工作报告!
-
从小接受军国教育的日本儿童彩照把征服海外作为自己的梦想
-
中国未参加一战却参加了伦敦胜利大阅兵,气势压倒日本
-
北冥神功、化功大法和吸星大法三种武功到底什么关系
-
中国女孩流落海外沦为难民,60年后,她成为首位华裔国家元首
-
德国战时的宣传海报:看看当时德军的狼子野心,挑起战争时的疯狂
-
埃及金字塔的142857为何被称为世界最奇特的数?是如何解释的呢?
-
二战时期,几个苏联士兵便可押送一群日本俘虏,为何俘虏不反抗?
-
日本女孩被中国军人救下,不知其真实身份,40年后才知道竟是元帅
-
下半旗,志哀!这几十万张面孔,仅剩61张是彩色的
-
二战后德国日本遭受重大惩罚,意大利为何从轻发落?
-
东交民巷旧图,国中之国的耻辱历史
-
萧太后的东北陵墓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为何价值34亿的寿衣没有人碰
-
[图文]红军第一叛将龚楚:叛变后差点抓住项英和陈毅
-
一场神秘的大火,导致了泰坦尼克号沉没?
-
潜艇号称水下杀手,为何二战时日本潜艇却一直在打酱油
-
张无忌与东方不败一战,谁能胜出?谢逊:全装还是裸装?
-
历史上的今天—1624年8月27日
-
二战我军缴获到一支:让我军两位元帅都感到很新奇的步枪!
-
多年前,日本向中国移民了大量女子,至今中国还留有部分日本女人
-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晋文公成语故事(18)
-
俄罗斯人不是崇尚肉搏吗?为何二战有那么多狙击手?
-
越战时期美越在胡志明小道的血腥较量
-
钱学森回国时接到电报:不要在沿岸下船,如今终于找到发报方
-
抗美援朝前,毛主席下死命令:解放军必须改名,之后众人恍然大悟
-
鬼谷子识人术:一个人,越没有福气,身上越有这三个特征
-
中国工程师:正在筹划藏水入疆工程,外媒评论:是要准备偷水吗?
-
日本港口横须贺,为何美国第七舰队总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