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家门店的全时便利店被拆分售卖,要开1000新门店的罗森便利店能成功
今年的零售行业不会平静了,鼓点密集的便利店行业,正在掀起新一轮洗牌。
天下网商记者 丁波
刚开年,零售行业的大戏就一场接着一场。先是苏宁易购收购万达旗下37家百货门店,紧接着是800家全时被拆卖,正在极速扩张的罗森便利店就一口吃下了90多家全时。
建高楼颇需一些时日,但高楼易主或坍塌,不过是眨眼的功夫。有老玩家出局,也有新玩家入场。看样子,今年的零售行业不会平静了。鼓点密集的便利店行业,正在掀起新一轮洗牌。
消失的全时
新年刚至,关于全时便利店被收购的传闻就甚嚣尘上。直至近日,消息才终于尘埃落定——罗森接收全时华东和重庆地区94家门店,北京、天津、成都地区的全时则归一家叫山海蓝图的公司所有。
全时消失的速度远快于其建立的速度。从2011年注册成立,到进入成都、重庆、武汉等8个城市,开出超800家门店,旗下拥有322家分支机构,全时用了整整8年时间。
2017年,全时号称要投资百亿元,用五年时间覆盖“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彼时,业界对其还抱有不小的期待。但一年多以后,因母公司受P2P爆雷影响,全时不得不被拆分售卖。
杭州清泰街的全时便利店已停业
天下网商记者前往杭州市主城区的几家全时便利店,发现其中大部分门店早已易主,并更换了经营业务。据邻近的商家透露,这些全时门店的关门时间都集中在去年下半年。
上城区清泰街的一家全时从年前停业至今,玻璃门上贴着两张告示,“门店打折,所有商品一律五折”和“内部经营调整,暂停营业,开业时间另行通知。”隔壁的店员表示,全时的员工在年前就透露出消息——“被罗森收购了”,之后便打折甩卖,关门停业。
全时便利店的停业公告
不过据媒体此前的报道,这场“收购”其实不涉及股权和债务收购,仅仅是门店资源的转让。华东地区被接手的94家全时门店将在3月全部翻牌成为罗森便利店,不会保留全时的元素。
进击的罗森
伴随着全时倒下,是罗森的极速扩张。
作为外资便利店巨头之一,相比7-11和全家,罗森在中国的发展并不算抢眼。199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罗森,到2013年时在大陆的门店数量才达到350家。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罗森的门店数量,在中国大陆便利店大盘中仅占比2.9%,与美宜佳(占比22.3%)、天福(占比8.0%)、红旗(占比6.2%)等三大本土便利店的市场份额还相距甚远。
罗森(中国)副总裁张晟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过一套“前后轮理论”,2013年之前的罗森更擅长后轮——产品策划、运营指导、系统管理、内部精细化管理和供应链整合。
2013年前后,罗森才开始在前轮——公关、市场营销策划、商品采购谈判和门店开拓上发力。2013年打造了“甜品的罗森”;2014年打造“24小时的烘焙店”;2015年罗森又率先打出 “24小时拉面馆”的概念; 2016年则推出了“全天候的串烧坊”。
杭州的罗森便利店内
罗森一边加快门店的铺设速度,一边将市场定位在更年轻的消费群体上。
2018年1月,罗森和哔哩哔哩合作的主题店在上海开业。这是继“奥特曼”“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轻松熊”“泰迪”“上港足球队”等主题便利店之后的又一次IP策划。店内开设了B站周边的贩售区域,提供以小电视、22娘、33娘为主要形象设计的各式周边。
2019年初,罗森宣布在中国门店数量超过了2000家。据悉,罗森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门店数量增至3000家。也就是说,2019年一年的时间,罗森要新开1000家门店。
罗森在中国扩张的压力不小。每新开一家门店,仅选址就得费不少的精力,需要从车流量、人流量、辐射小区数量、周围同业竞争状态等多个维度筛选考量。人工成本越来越贵,装修也耗时耗财。从全时手里挑选出94家已经被市场检验过的门店,对于罗森来说显然是一种高效的选择。
并且,这些门店均位于华东和重庆地区,恰好是罗森的第一大和第三大区域市场,因此接手全时对于罗森来说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能实现店铺数量增长,还有助于做大区域优势。
疯狂的便利店
此次全时被拆卖,罗森接盘94家门店,是中国便利店行业又一轮洗牌的缩影。
一方面,全时、邻家、131便利店等玩家已相继落幕,“山海蓝图”这样的新手跑步入场,罗森、全家、美宜佳等老牌玩家还在不断扩张。另一方面,阿里、苏宁等电商巨头也展开了大手笔的投资和布局。
喜士多便利店
去年11月,阿里以5亿元入股喜士多,此举被业界称为“剑指15万零售便利店”。苏宁则计划在今年开出15000家苏宁小店,到2020年,线下门店数量要突破20000家。
在争夺最后一公里的零售生意上,便利店这条赛道玩家众多。
根据《新一轮消费大淘金——未来商业投资指数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8月,便利店行业的投资事件总计达190余次,在大消费领域最热门投资赛道排行榜中居于第三位。
在资本的热捧下,便利店行业正在四面开花,但过度依赖外部资金,也为其后续发展埋下隐忧。
虽然资本看好、业态众多,但说到底便利店还是个慢工出细活儿的行业。供应链能力、精细化管理的能力等,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而这些,都是罗森所擅长的“后轮能力”。
再辅以近几年练就的“前轮能力”,在这轮便利店大洗牌中,罗森或许有机会成为“优等生”。
相关文章
-
7年淘宝店主改行送快递,德邦董事长为什么奖他五块金砖
-
陈根:当大众被网络热词裹挟,互联网还值得吗
-
想要打败特斯拉,吉利与沃尔沃孵化了Polestar
-
ps怎么选中图片放大缩小
-
男会计偷偷挪用公司资金930万打赏女主播,这个钱还能要回来吗?
-
微信朋友圈删除失败是怎么回事
-
同心抗疫,音乐相伴酷狗免费送300万VIP共克难关
-
深度资讯|Q1财季业绩十八年来首次下滑,苹果在中国缓神依旧艰难
-
天猫双11:蒋凡为何从内需开始叙事?
-
讯飞/QQ/搜狗输入法被多家应用商店下架,前者回应称预计1到2周重新上架
-
KissTheRian,你还要我怎样等曲子的乐谱难度分析!
-
新东方年会歌词爆火背后:释放自我变革前奏
-
李学凌真的往体内植入芯片了?有可能是被忽悠了
-
景区票务管理系统方案-电子票系统的特点
-
美国逮捕加密货币OneCoin高管:涉嫌数十亿美元欺诈
-
王一博全新代言上线,却因名字引关注,网友:不好意思看错了!
-
热点|探探在AppStore下架
-
力荐!直呼奥利给!这8个视频压缩神器你不得不知。
-
从产品经理到总监,就差一张高价值Excel表
-
苹果提交新证据,以阻止高通在华禁售 iPhone
-
8点1氪 | 特斯拉增加新独立董事以监督马斯克;扎克伯格改变“Facebook的DNA”;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辞职
-
【甲子每周趋势Vol.30】美国将在下月出台最严技术出口管制,小米AIoT增长九成,微软重回全球市值第一,京东布局“产业数字化”
-
华为去年芯片采购支出达211亿美元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三大买家
-
业主解约,OTA封杀,“野蛮人”OYO在华失速
-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女孩做鸟用尿不湿月入3万|天下网事6.3
-
豌豆荚PC版停止服务,第三方应用商店辉煌不再,黑手竟是华米OV?
-
2021选购按摩椅一定要避开的坑,高性价比按摩椅挑选的经验之谈
-
美团生意贷需要什么条件
-
小米手机视频和照片的存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