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历史趣闻:古代婚礼中新娘的嫁妆都有什么?

原标题:历史趣闻:古代婚礼中新娘的嫁妆都有什么?

从古至今,新郎迎娶,新娘出嫁都是最为神圣、重要的时刻。

那么,一定有很多朋友很好奇,在我国古代,新娘的嫁妆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历史趣闻:古代婚礼中新娘的嫁妆都有什么?

古代婚礼

1.家禽和牲畜:比较具有规模的陪嫁要从战国时期算起,受当时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所限,在民间比较风光的陪嫁大雁、狗、猪等。其中,大雁是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必带礼物,即所谓“执雁为礼”,也叫“奠雁”。

2.生活日用品。在我国古代,嫁妆的选择范围比较广泛,除了房子、土地等不动产,都可以做为嫁妆,其中以日常生活用品最为实用。在清朝黑龙江一带,陪嫁品中除了鞋子、衣物以及金首饰外,洗衣盆、手巾、胰子也用作陪嫁。

历史趣闻:古代婚礼中新娘的嫁妆都有什么?

古代嫁妆

3.丫鬟妹妹。从春秋战国起,贵族人家嫁女儿,还会让女儿带走一些侍婢,为女儿在夫家能有个照应,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后来,这些陪嫁的丫环被主人纳妾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4.终老用品。丧服、缞衣、棺材板能入嫁妆之列,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凶服必不可少。这些凶服不是为新嫁娘准备的,而是为女儿的准公婆去世时穿的。对此,公婆不但不会认为晦气,还觉得亲家想得周到。

历史趣闻:古代婚礼中新娘的嫁妆都有什么?

5.房事模型。古代压箱底的嫁妆往往关乎夫妻房事,以性生活模型居多。与其说是嫁妆,倒不如说是房事教材贴切。

在古代,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女儿日后的家庭地位。因此,嫁女时,即使是穷人家也会尽其所能,为女儿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厚嫁”之风在明清时更为盛行,京城富户嫁女时,大都选择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而普通人家也多在十六抬、二十抬左右。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