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数码科技 > \

观察+|阿里真想要屈臣氏,腾讯更像在扶植“反对派”

原标题:观察+ | 阿里真想要屈臣氏,腾讯更像在扶植“反对派”

(以下内容是36氪音频节目《观察+》的文字版,收听更多精彩解读,请在36氪app订阅《观察+》)

采访 | 秘丛丛

文稿整理 | 李胜楠

屈臣氏成了腾讯和阿里竞争的标的。彭博报道称,阿里和腾讯竞购屈臣氏10%的股份,但最终谁能成功接盘很难确定。投资逻辑完全不同的阿里和腾讯,对于传统零售企业各自打着什么算盘?哪一个才是屈臣氏的最佳选择?

本期观察员:万能的大熊,知名自媒体人,畅销书《格局逆袭》作者,微营销社群“大熊会”创始人

36氪:最近有消息传出,腾讯和阿里都在考虑竞购屈臣氏的股份。它们一直都在零售行业抢占市场,这次为什么是屈臣氏?

万能的大熊:因为屈臣氏想卖,所以腾讯和阿里都想买。现在是线下零售和线上深度结合的时代,目前传统零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前段时间,麦当劳也出售了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很多外企都选择出让一部分业务或股份,寻求与中国本土大公司的深度合作,从而升级自己的零售业务。

36氪:如果站在阿里和腾讯的角度,它们为什么想收购屈臣氏?

万能的大熊:对于腾讯、阿里来说,优质的零售资源肯定是它们争抢的核心。因为屈臣氏有会员体系,而且屈臣氏的定位是精品白领化的中端超市。另外,屈臣氏有很多自主品牌。它的店铺也大都布局在一线城市的大型商场,所以对于屈臣氏这种优质标的,腾讯和阿里都想收购。

现在腾讯和阿里收购的逻辑有两个。首先可以支持流量,因为现在线上的流量很贵,线下流量相对便宜,阿里和腾讯都想用线下流量补充线上流量。其次可以获得屈臣氏会员体系的支持,自己的数据结合屈臣氏的会员结合,就能得到清晰的用户画像——了解一个人在屈臣氏以及其他电商平台的消费,这样就可以更精确地推送广告和进行营销。

36氪:屈臣氏作为线下零售巨头,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但对于收购它的出发点和未来的规划,阿里和腾讯分别有自己的打算。目前,这两者谁更需要屈臣氏来补充新零售领域的弹药?

万能的大熊:腾讯和阿里是两个不同的逻辑。腾讯的投资逻辑是赋能,为企业赋能,而阿里入股屈臣氏应该叫融合。腾讯入股京东后,京东还是京东,但是阿里入股饿了么后,它就融入了阿里体系,变成阿里的配送环节,成为阿里体系的触角。

36氪:对于屈臣氏而言,巨头二选一,哪一家才是最优解?

万能的大熊:我觉得阿里更合适。如果阿里和屈臣氏结合,它的会员体系和业务体系结合起来更快,可以直接形成互补。腾讯是通过京东和投资的其他企业进行零售下沉。腾讯最大的优势是它的社交体系和社交信息更完整。屈臣氏在腾讯体系内能实现自身升级、信息和技术提升。但如果屈臣氏进入阿里体系,它可能会得到包括供应链在内的更多支持。

36氪:除了屈臣氏,整个传统零售业由于自身基因,没有在互联网时代迅速跟进,就算不会被收购也面临着必须要和互联网巨头合作的局面。它们怎么才能在合作中把握自己的控制权?

万能的大熊:这要看传统零售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一种理念是它想把自己的零售业务打造成大的版图,另一种理念是自己独立发展,也不是很想成为大企业。这些传统零售企业已经有稳固的线下市场和线下实体流量,所以最终是两种模式之间的碰撞。

36氪:现在新零售领域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

万能的大熊:还是初始阶段,实体领域的改造和互联网领域的改造不一样,需要在设备、流程以及思想上进行改造。比如去超市买东西,线下实体超市要想实现线上化还需要对接外卖员的系统。未来零售企业或许只做仓储和外卖运营,只有配货的仓库就足够,这可能才是最终的阶段。现在还是分割的,配送端和下单端正在进行新零售的改造,生产端还是原始的。

36氪:对于收购传统零售企业,阿里和京东的态度是不同的,阿里可能期望有更大的控制权,腾讯则相对比较自由。未来在新零售领域的竞争中,腾讯的这种模式是否会埋下隐患?

万能的大熊:腾讯并不想和阿里在新零售领域PK,它的主业不是新零售,但腾讯资本多、流量大,就想多进行投资。这和百度之前的中间页模式相似,与其把流量导流给优酷,不如给自己投资的爱奇艺导流扶植。现在线上流量太贵,线下流量做补充是明显的趋势,所以把握越多的线下入口,就能越好的利用线下流量。腾讯和阿里主营业务上没有针锋相对的地方,目前更多的处于各自防守的态势。

36氪:目前新零售模式有哪些突破口?又有哪些缺陷?

万能的大熊:技术的提升是新零售模式的核心突破口,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现在阿里采用前置仓,京东则是中央仓。前置仓没有中心仓库,但有很多小仓。根据人工智能计算这个地区消耗最多的商品,然后把它们都放进小仓,这样就能实现大部分商品的高速送达。如果信息量再大一些,那能完全计算出当前这个区域消费者的绝大部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供给,提前配置好仓库的商品。

缺陷是线上交易给环保带来了巨大压力。根据顺丰的数据,它去年的包裹量上升了20%左右,平均一天1亿个包裹。其次在新零售平台上购物也遇到了信息茧房的问题,每次被推荐的产品都差不多,很难接触到新的商品。最后还有一个缺陷是越来越机械化。这是社会伦理上的问题,不是这个模式本身的缺陷。因为新零售的模式本身是高效的,它节约了选择的空间和时间,但是效率高了,容错性和随机性没有了,让人失去生活的感觉。

「PS:如果想和36氪《观察+》的编辑小姐姐以及上万氪友们近距离交流,欢迎添加氪君微信:hello36kr,加入我们的社群,一起学习玩耍。」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