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闻:北宋男人为何爱戴花?
如果一个大男人头上戴着鲜花招摇过市,大家见了也许会捧腹大笑。然而在北宋时期,我们的祖先却乐此不疲。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好汉可谓“花团锦簇”——病关索杨雄本是看押犯人的牢头,却在鬓边时常插着芙蓉花;常年打渔为生的阮小五,襄着破头巾也不忘插上石榴花,毫无羞愧之色……虽是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男人戴花这一奇特的社会现象。
宋人为何如此热爱戴花呢?这还得从北宋建国时说起。 秘密遗训开启戴花之风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对武将深感不安,怕他们效仿自己,因此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初步定下了以文治国的方针。他还在宫廷密室内的一块石碑上刻下训示,每当新帝即位时,一个秘密仪式便是恭读遗训。密室只有皇帝可以进入,其他重臣都不知道“石刻遗训”的存在,直到宋太祖死后150年,汴梁被金兵攻陷,皇宫遭到蹂躏,这块石碑才被发现。
宋太祖留给子孙的遗训是什么呢?据史料记载,全文只有两句誓言: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试想一下,一位君王在为自己安排后事时,竟留下这么两句“传家宝”,可见他有特殊用意。或许他认为,文人再怎么胡说八道,也不会揭竿而起,对国家和朝廷的危害远不如武将大。无论如何,这个遗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文人扬眉吐气,翻身作主。这就导致了宋人争做文人,并热衷于享受生活,崇尚文学艺术,风雅至极。而说到文雅,颇具风情的戴花便应运而生了。
当然,戴花能如此盛行还得归功于赵匡胤的那些孝顺子孙。他们不仅鼓励戴花,而且以身作则,以显大宋朝的文雅之风。史载,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从驾的臣僚仪卫,也都赐花配戴。不仅如此,他还制定一些规则:赐给随身的卫兵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有宫花锦袄者,才能自由出入大内。有了天子的亲历亲为,百姓的参与度自然高居不下。
到宋真宗时期,男人戴花已由一种普通的习俗提升到国家礼仪制度上了。
戴花对北宋影响深远 风靡北宋的男人戴花习俗,直接导致了北宋文士鼎盛的风气,造就了北宋王朝的百业兴盛、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
在文化方面,北宋涌现了许多着名的诗人、词人、书画家和科学家,宋词与唐诗并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米芾等等都是新文化风气的开创者。不仅名人名家如星汉灿烂,就连宋徽宗赵佶本人也是书画大家。
在科学方面,纵观宋朝三百余年的历史,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宋朝人的智慧成果: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还有今天被广泛应用的宋体字,也是宋朝的文化产物。所以,着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
不过,北宋统治者的重文轻武,虽然有助于推崇儒雅之风,促进文化繁荣,但在边患不断、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年代,则使天下文武失衡,将一大批武将出身者排挤出朝廷高层。据史料记载,从宋真宗以后,武将在枢密院任职的比例不断下降,不知兵略的文臣渐渐主掌最高军事决策。因此,每遇战事,朝中便无人可用,不说能征善战的猛将,就连河北禁军与京师禁军这两股重要力量也在久疏操练中荒废殆尽。
公元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至公元1127年4月(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而令金人惊叹的是,那些国家倚重的王公大臣家的庭院内种满了绮丽的鲜花,有牡丹、芍药、月季等各个品种……这些鲜花虽然映衬了北宋的繁荣,却也阻塞了王朝的血管,使整个王朝空有一个狂欢的皮囊,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当北方的铁蹄踏足中原,北宋这个富态的身体便轰然倒下了。
相关文章
-
南方棱齿龙:南美唯一一种棱齿龙科(长1.5米/缺乏颅骨)
-
童星”演员的成长,他凭借《清平乐》成功转型
-
阿城:宅兹中国,“中”在何处
-
此县令因斩一宿客而成名,后成霍光的掘墓人,死后汉宣帝做惊人举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17日
-
杨广统兵灭陈,顺利平定江南,又是如何兵不血刃收复岭南的?
-
党史百年天天读·1月23日
-
他们不远千里来到闽西,为了八十五年前的那份缘
-
谷雨节气的含义是什么,雨量增多/气温回升(每年4月19-21号)
-
六国其实被楚国灭了?秦朝被楚国消灭的原因
-
雍正问满朝文武有没有贪污,他的回答让人捏了一把汗
-
尤氏的“怀孕”事件,折射出贾家败亡之因,贾母再厉害也回天乏术
-
三国四大丑女都有谁 四大丑女命运如何
-
古代这两类就算杀死了人也不用偿命,看似很仁慈,其实并没多大用
-
二十四朝代顺口溜:不要再说唐宋元明清了(值得收藏)
-
此二人都身负重伤,跟红军走的成为开国中将,留下养伤的变成了贫民
-
这位志愿军战士只有一米五高,却让人高马大的美军闻风丧胆
-
巨型植食恐龙:丁赫罗龙 最长可达22米(诞生于1.5亿年前)
-
古人的力气真比现代人大吗?
-
爆肥13斤,带着5个月双胞胎儿子拍戏,这是女明星的真实生活
-
早年大义灭亲的王树声,建国后为何三个儿子都成了残疾人
-
揭密元稹与薛涛关系之谜:薛涛与元稹姐弟恋是真的吗
-
辛德勇读《赵正书》︱汉以前的“小说家”:说事儿不纪事
-
孔子喜爱颜回的原因 孔子与颜回的关系
-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其实经典是下半句,却少有人知
-
央视版《水浒传》中,为啥只有燕青全身而退,抱得美人归?
-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
考古|重磅!中国最早的金铜佛像出土
-
甘肃,走出10位开国皇帝的皇帝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