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宅兹中国,“中”在何处
说到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但除了文学创作,阿城在美术、电影、历史等领域也有许多有趣的探索与发现。
2014年,阿城出版学术随笔《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五年后,他续讲中国文化脉络的新著《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
4月20日,作家阿城做客思南读书会,与读者分享新书的开篇内容。他讲述北极星崇拜在西周晚期的变化,尤其说到“宅兹中国”的“中”不是现代语义的内涵,而是对应古人用于天地沟通的“建鼓”。
今年1月,阿城新著《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由中华书局出版。
北极星崇拜在周代有何变化
阿城的讲座从一张北极星图开始。从地球的角度看北极星,仿佛所有能看到的星都围绕不动的北极星而转。“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古人认为北极星是极、天极、一、太一、泰一,泰山也是祭祀它的高坛,也就是岳。”
阿城说,因为北极星在视觉上的特点是唯一的,所以它被古人尊为唯一之神。其它围绕转动的不是神,而是灵,例如东方苍龙,南方朱雀,再下去才是精、怪、妖等等。
在《洛书河图》里,阿城分析了殷商时代青铜器的天极神符型。西周早期青铜祭祀礼器上的天极神符完全继承了商殷时代的,但是到了西周晚期,天极神符就消失了。
西周“共和”时期礼器渐渐出现了新符型:多个天极神符型平等排列起来了,围着器物一圈,规律性出现。本文现场图片: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那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阿城说,西周晚期厉王暴虐,遭到国人愤起驱逐,国政由贵族联席治理,国号“共和”,达十四年之久。这一时期的礼器渐渐出现了这样的新符型:多个天极神符型平等排列起来了,围着器物一圈,规律性出现。
“这一改动,一定是和‘共和’的政治内容相符的。这应该是之后的东周时期,诸侯开始各自称王的合法性的启示之一。”阿城表示,从《周礼》可以看到,祭神是王的专职,王由此得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合法性。“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则是讲治权在臣。而多个天极神平等排列的形式,正与西周晚期共和年间贵族大臣们的治权合法性相呼应。
“王是祭祀者,而神是被祭祀。帝是神的意思,所以到了秦始皇时,他自称神,青铜器上必然空了,不再有天极神符。为什么后来鼎这样的东西衰落了?是因为皇帝认为自己是神——他是被祭祀的。”
中国称呼的文字最早记载
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出土了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何尊,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这个尊保存完整,内里底部的铭文记述了周成王在周公辅助下,按周武王的遗愿,经营东都洛邑的事。铭文中记载了武王说的“宅兹中国”,确认了中国的称呼的文字最早记载。
铭文中记载了武王说的“宅兹中国”,确认了中国的称呼的文字最早记载。阿城手指这一列由上而下四个字即为“宅兹中国”
“宅兹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宅兹中国说的不是地理概念。”阿城提到,“中”不是现代语义的内涵,而是一个象形字,在古代对应了非常具体的东西。这个对应物就是中国古代用于丧葬祭祀或战争的建鼓。建鼓图像大量存在于汉代的墓室石刻,尤其是在山东、河南地区的汉代墓室。
“建鼓是沟通地与天,人间与天极神及祖先的重要工具,它使我们了解 ‘宅兹中国’的 ‘中’的本质。”阿城说,如今建鼓在汉族失传了,但是贵州、云南、四川苗族地区在丧葬中仍在使用建鼓与笙。
在现场,他还为读者播放了几段苗族人使用建鼓的视频。“苗族能为我们了解建鼓提供很多文献以外的内容,告诉我们很多远古的信息。在苗族,因为人去世了,所以有这样的一个仪式。这个仪式结束之后,建鼓和笙有专门的屋子放起来,不可以再敲了。但是现在因为开发旅游,有游客就会搬出来表演。”
此外,日本太鼓文化也和“宅兹中国”的“中”有关系。阿城说:“为什么用 ‘太’这个字,就是跟 ‘太一’有关系。打这个鼓就是和北极星有联系。他们甚至保留了很多我们古人的鼓点、节奏。”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当我们了解了建鼓的作用,我们就能理解宅兹中国是祭祀仪式,是古代权力者建都时和神沟通,希望或确定取得权力的合法性,而不是一个地理中心的表达。”
阿城由此说到古来中国历代首都中轴线的含义。“比如北京的中轴线的构成,贯穿北京的中轴线的北端是北极星,而不是子午线,即太阳光在正午时的投影。”
阿城说到古来中国历代首都中轴线的含义。
又比如故宫中最重要的政治建筑是太和殿。阿城说,太,是太一,也是后来的紫微星。紫禁城与以紫微星为中心的紫微垣相对应。太和殿的和,则是三生万物冲气以为和的和。
“古代首都的布置都与星象相对应。这是古老权力表达合法性的模式。”阿城称,北海琼岛白塔尖到北极星,与元上都的中轴线重合。明代中轴线虽东移,也不影响明清两代的中轴线北端对准北极星。
此外,古人对北极星的崇拜,也成为山水画的象征结构。换言之,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
阿城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图例是唐代李道坚的墓室壁画。唐代建立之初崇尚道教。李道坚作为李渊的曾孙,后人以道教的宇宙观装饰他的死后世界。同样信奉道教的宋徽宗,他的皇家画院画家使用仰观垂象的方法制作山水画,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李成的《万壑松风图》。
还有工匠壁画色彩完成稿《千里江山图》,阿城认为上顶到顶的山头是紫微星的垂象,河水则是河瀚的垂象。
有意思的是,他还在《千里江山图》的收藏印里看到了乾隆皇帝的印——直接盖在南宋官方印的上面。“乾隆知道这卷长卷仰观垂象的合法性意义,以印镇压,并题‘千里江山’。要知道北宋的万里江山是被金朝击败,压缩成南宋的千里江山,自称后金的清朝皇帝自然对此嗤之以鼻。”
相关文章
-
古代这两类就算杀死了人也不用偿命,看似很仁慈,其实并没多大用
-
党史小知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清军北京八倍兵力对八国联军为何会失败
-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与徐志摩本是好友,婚后醉心工作,竟被人插足
-
昆仑山发现万年壁画,画的是“远古飞机”,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
苏阳县现今是什么地方?
-
这位开国将军,被誉为华野铁长城,只要有他在敌军就别想越过
-
“大陆清明都学台湾的”vs“台湾也过中秋节?”
-
古代女人的“三寸金莲”,看完以后只剩下心疼
-
古代日本有帝王和皇宫,为啥却没有太监?
-
盘点美丽公主的悲惨命运 解密历史档案
-
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开国之君谁更有气节
-
他是大将之子,3个弟弟都参军成将军,他却一生从事航天事业
-
你心目中的国槐、家槐,其实叫做日本槐
-
马门溪龙:地球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长25米/1.45亿年前)
-
中国古代有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西北阿根廷龙:南美小型恐龙(长1.8米/是阿贝力龙近亲)
-
她本是贵族小姐,却嫁给一位穷小子,后代出现4位皇帝2位皇后
-
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附上期学习情况)
-
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典型以少胜多的战役(商朝灭亡)
-
送礼是陋习吗?李鸿章送了一次礼,办成一件造福全民的大事
-
封神中,陆压为何加入阐教阵营?不是他傻,只因为他早已洞察先机
-
奔山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5米/喜欢穴居生活)
-
蜀龙:中国四川大型恐龙(长11米/生活在河畔湖滨地带)
-
中国出过422位皇帝,只有这3位一生只娶一人,到死都不碰别的女人
-
赵云的故事有哪些 从这些故事看出赵云是什么样的人
-
潮汐龙:埃及超巨型恐龙(长30米/仅大腿就占1.69米)
-
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
铜雀台是谁建造的?真的是为了锁住女人而建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