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嫔妃们按现代方式化妆,会不会因为前后差距太大而被判欺君之罪?
古人是如何化妆的?用各种致命物质做药引子!
▼
当下各种古装剧的热播,让我们翻牌子似的,见识到了各种古代美人。可是也有的观众不买账,吐槽女演员们的妆画得太过妖艳,效果堪比“换头”。
古人哪有这样“作践”自己的?甚至还有 “如果古代女性按现代方式化妆,嫔妃们会因为前后差距太大而被判欺君之罪”的说法,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天看鉴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几种妆容:
苍白的脸庞
中国古代女性很早就搽粉了,称之为“傅粉”。这一直是女性最普遍的化妆方式。当时的妆粉主要有两种:米粉和铅粉。
其中这个米粉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做米线的原材料,涂在脸上的效果类似下锅之前的饺子。
而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于妇女妆面的铅粉,由于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将白铅化成糊状面脂,俗称“胡粉”。
因为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铅粉”,古诗中经常提到的“洗尽铅华”,其实描写的就是古代妇女卸妆的场景。
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与我们今天的粉饼相类似。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女性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但这种铅粉,长久使用的话,面部皮肤肯定会发黑,还会造成铅中毒,用久了甚至容易造成精神失常。
不过不论使用哪种妆粉,古代女性通常都会擦上厚厚的一层,效果与现在的日本艺伎差不多,都是吓人的大白脸。所以,现代女孩穿越回去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粉底太厚。
喜感的腮红
腮红,又称胭脂,常涂擦于面颊,特别是腮部,颜色多为含有红色成份的暖色调,以达到脸部红润,增加美观与健康感的效果。
在古代,腮红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比如:唐朝元和年间流行过褐色胭脂配黑色口红。
白居易《时世妆》中曾记载:“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妆。”
但是,古人用胭脂的方法和现代人没有多大的差别,《红楼梦》第44回记载的胭脂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
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
与妆粉一样,古代女性使用腮红的方式以现代的审美看也颇有喜感,这个可以参考唐代画作中那些“美人”的形象,全部一副猴屁股的模样,放在现在简直就是猴赛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鬼畜的嘴唇
与今天一样,古代女性化妆也分为几步:敷粉,抹胭脂…….涂唇脂。最后压轴的就是涂唇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唇脂的主要成分是朱砂(含汞,也是有毒的),也有人用胭脂来代替。而且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管状的唇脂,与我们今天的口红非常相似了。
《莺莺传》一书中描写张生送给崔莺莺的礼物中就有“口脂五寸”,说明当时唇脂已被制成管状,更说明那时的男人已经知道要送女朋友口红了。
古代口脂颜色以红色为主,有深浅浓淡之别,名目非常多,比如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半边娇、万金红等等,这些名字除了表示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唇妆式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情况下,古代女性涂唇脂并不按照嘴唇的形状来,而是仅点下唇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点绛唇。
以今天的审美来看非常鬼畜,这个可以去看影视剧中各个版本的武则天妆容,清一色的全是樱桃小嘴形象。
如果说只用一种古代化妆方式,放在现在就足以雷倒四方的话。古人采用上面的三种化妆方式相配合,造就出来的古代时尚美女简直能 LeiDao GaGa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试问今天有哪一位正常女性会化这么浓的妆容?如此浓妆尚且都能接受,古人八成会觉得现代的妆容实在太淡了。所以,姑娘们根本无需担心化妆太浓的问题,请大胆的穿越吧!
假如你的女朋友按照古人的方式化妆,你会接受吗?
▼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
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孟子,告子上》
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又以地支来给每个时辰命名,来描绘天地间一景。
爱自拍的杜甫君这次为大家甄选的就是一款设计师作品十二时辰手表-寻晷者。十二个不同的时辰带你走入十二处不同的风景,并告诫自己“万年太久,之争朝夕”
寻晷者Ⅱ
路遇一只高逼格手表
原价499
看鉴粉丝特价259元
相关文章
-
《考古学初阶》前言
-
《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之造像与造像碑
-
彩绘散乐浮雕:探访大唐余音与大宋先声
-
劳尔哈龙:欧洲大型植食恐龙(长17米/生于1.4亿年前)
-
牛不牛!全国十大将军县,有没有你的家乡呢?
-
秦桧和岳飞之争:宋朝最后崛起的机会在将相争斗中彻底消失
-
长孙无忌是忠臣吗 是,历仕三朝(凌烟阁24功臣之首)
-
水浒梁山惨死的十位好汉! 梁山归宋后悲惨结果
-
江南建筑细水楼台,北方建筑为何多四合院?浅谈我国汉唐建筑之美
-
名将吴佩孚曾大败徐树铮和张作霖,为啥在北伐军面前不堪一击?
-
孟婆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连阎王也要敬她三分!
-
韩国出土一文物,专家拿来当国宝珍藏,其实此物中国有数十吨
-
人类历史上智商最高的十个天才排名
-
抗战中他只是一个营长,却率五百人血战四万日军,牺牲后举国悲痛
-
古代流行表哥娶表妹,却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让人沉默
-
千年壁画被盗墓者毁成碎片专家“妙手回春”修复
-
红色记忆·讲述|宋学义的“华北解放纪念章”
-
阪泉之战是哪两个部族之间的战争?谁赢了?
-
“封狼居胥”究竟是何含义?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
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第九位武悼天王冉闵
-
四野4位兵团司令,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继续领兵打仗的只有他一人
-
被时代遗忘了的抗战国家元首
-
湖北和湖南原本属于湖广省,为什么要一分为二?
-
孩童给偷肉的老鼠判刑,长大后成为一代酷吏
-
武则天守陵人无头之谜 武则天守陵人为何无头
-
她长得比杨玉环还漂亮,是唐玄宗的秘密情人,行事作风却高调猖狂
-
《桃花源记》中的刘子骥,历史中有没有这号人?为何要将他写进去
-
对越反击战:我军回国途中某团被伏击,500多人埋骨异国他乡
-
历史遗迹 | 被盗走的敦煌壁画,极大视觉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