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入党: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被称为“延安五老”之一,他的一生都与革命和教育事业有关。1927年5月,年过半百的徐特立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用行动宣示信仰,用行动践行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陆定一称赞他入党“这本没有字的教科书,比什么教科书都好,也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这本教科书也依然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思考和品读。
“破产读书”,教育救国
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备尝贫寒之苦中,逐渐成长成为一名进步的知识分子,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1895年,徐特立投身教育,成为了一名乡村塾师,树立了“教育救国”的理想。他甚至为此制定了“十年破产读书”计划,为读好书而变卖家财,倾尽全力以读书立命,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基础。他不拘泥于清末“八股取士”的环境,研读了大量汉学。同时,他广泛接触新学,阅读了《湘学报》《湘报》等大量维新派观点的文章。1898年,徐特立见证了维新变法的惨败收场,他曾寄托希望“变法图强”的理想一下子变得渺茫起来。
此后,徐特立读了长沙城宁乡速成中学,看到民国政府的腐败与政局的混乱,认清了政府的真面貌,决心在教育界继续自己的救国事业。42岁时,他远赴法国作了为期5年的勤工俭学。他在20多年间,先后创办了梨江高小、五美高小、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等多所学校,并在湖南第一师范等学校任教,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运动,支持进步学生运动,精心改进教育方法,培养大批学生和教师人才,对毛泽东、蔡和森等许多有志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教育家,立志读书也好,投身教育也好,徐特立心中一直都装着国家安定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但是,救国救民的理想一直没能实现。在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徐特立并没有放弃,仍然不屈不挠在追寻着、探寻着。
革命低潮,危时入党
中国向何处去?年近50的徐特立经过苦苦的追寻,终于找到了明确的方向。1926年12月,徐特立与他昔日的学生、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毛泽东会面,了解到共产党领导下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的一些状况。1927年春,徐特立便回到家乡去调查农民运动的基本情况,亲眼目睹了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令人震撼的变化,认识到了大革命推动下、共产党领导下农民运动的巨大能量。这股巨大能量动摇着封建社会的根基,让徐特立意识到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变化将由工农团结带来的巨大力量开启,救国救亡的理想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
徐特立开始投身工农运动,担任了湖南农民协会教育科科长、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为发展湖南的工农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中,徐特立直观接触到许许多多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共产党人。徐特立看到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为着崇高的目标尽心尽力,感受到他们视民族复兴、民族解放为己任的真心,更加坚定了对共产党的认同。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长沙附近就有一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这时候入党就意味着牺牲。就是在这样极端险恶的条件下,在革命陷入困境、处于低潮、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徐特立找到了过去的学生、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李维汉,义无反顾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和工农大众站在一起,一头扎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徐特立从一名有所成就的教育家到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终于找到了真正得以实现理想的办法,并用实际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体现了他为了民族大义而大公无私的公心,为了革命事业而舍我其谁的决心。
投身革命,愈老弥坚
入党仅仅是面对更加复杂、艰巨的革命斗争形势而不懈奋斗的开始。徐特立入党的同年7月,南昌起义爆发。年过半百、从教半生的徐特立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军第二十三军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随部队一路血战到赣南。1930年,在敌人的重重封锁和包围中,徐特立在立脚不久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苏维埃教育,领导创办了苏维埃大学、师范学校、农业学校等各类学校以及各种夜班和培训班,为当地工农干部群众带去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各种生产技术、技能和知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57岁的徐特立是行军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位。面对一场场伤亡惨重的激烈厮杀,面对汹涌险急的江河沟壑,面对人迹罕至的草地雪山,徐特立始终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动员群众参军支持革命,提高红军战士文化水平。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鼓舞着革命战友。1935年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又立即开始着手边区的教育工作。1937年,毛泽东在给徐特立60岁寿辰的祝贺信中说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都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了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而此时,徐特立作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已经奔赴湖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1947年,中央为他庆贺70岁诞辰,毛泽东为他题词“坚强的老战士”,朱德的题词是“当今一圣人”。
(来源:学习时报)
相关文章
-
对越反击战,被俘的越军男女士兵,讲述自己的战争遭遇
-
封建迷信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控制了人们
-
“雍正”年号解密 雍正得位之正?
-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源自三国志,主人公为吕蒙
-
古代皇宫婴儿死亡率高,只因有一个恶毒的贵妃吗?是缺一个钱乙
-
古田会议铸军魂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
-
让红色文物“说话”
-
抗美援朝:志愿军6个兵团的司令员都是谁?4人来自这个省!
-
秦始皇为什么不灭了匈奴?多种原因(国力未恢复/匈奴领土用处不大
-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他忍辱负重终于十年后振兴越国
-
才女为刁难和尚出一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她脸红
-
被俘的国军将领中,他的军衔排第一,杜聿明只配帮他刮胡子
-
下月台湾表决十个公投案,其中“东京奥运会正名”在“去中国化”,岛内民众会怎么投?
-
他是二野参谋长,官居上将儿子却毫无福利,大儿子当了一辈子农
-
羽龙:第一个有非对称羽毛的恐龙(长0.9米/出土于辽宁)
-
正史三国第一猛将是谁 他为什么称之为三国第一猛将
-
毛主席年轻时听过他的演讲,后来力邀他出任新中国副总理
-
古代一传奇女性,不仅嫁给了开国皇帝,还生了一个千古明君
-
史上有关朱元璋的身世谜团:究竟出生在何处
-
这个被人拾到特殊的印,究竟有什么不同,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
-
川籍老红军、洪学智将军夫人张文逝世享年103岁
-
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陈独秀的评价
-
揭秘金正日的家庭:金正恩和金正男关系到底怎么样
-
帝王竟被饿死 惨死皇帝有那些
-
2019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63题
-
东汉末年最大军阀袁绍怎么死的死在哪:病死(死于冀州)
-
古代上门女婿和罪犯同地位,驸马只是挡箭牌,金朝始祖竟也倒插门
-
以色列被亚述所灭的原因 以色列为什么会被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