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从古人喝的酒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份?
3000年前聚众饮酒会被砍头?古人对待酗酒的刑罚为何如此严酷?
▼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历来为文人骚客所津津乐道,尤其是唐代诗仙李白,更是爱酒如命,他喝了酒之后文思泉涌,因此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诞生了几千年的酒从古至今是一成不变的吗?李白等古人所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又有哪些不同呢?
下面看鉴君就带大家从古代诗词中一窥究竟。
浊酒和清酒
明代大才子杨慎在名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有这样的词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没错,就是央视老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歌词),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也写到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些名词中提到的所谓“浊酒”其实就是米酒,多由糯米发酵酝酿而成。由于当时缺乏无菌技术,导致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进入,结果基本上酒都会变成绿色。
而且,酿成之后的酒通常都有很多杂质,如果不经过滤的话,这些酒就不会清澈见底,而是显得非常“浑浊”。
虽然,浊酒的卖相是惨了一点儿,但胜在价格便宜,深受广大平民百姓或是穷困潦倒的诗人们的青睐,比如杜甫在《登高》中写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在很多武侠影视和小说中,经常看到主角豪爽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其实也应该是浊酒,之所以看起来很清澈,那是剧组用白开水代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古代的酒都是浑浊的吗?其实并不是,古时候还是有“清酒”的,比如,李白在《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中写道“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唐代张籍在《和长安郭明府与友人县中会饮》中写道:“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诗句清楚无误地表明了李白和张籍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绝非屌丝,因为“清酒”的制作工艺在当时极其复杂,需要用专门滤酒工具在酒坛中压取,更为讲究的,还要拿葛巾再过滤一遍。
这样出品的酒没有杂质,可以保存更长时间,远不是浊酒可以相提并论的。故而“清酒”的价格十分昂贵,难怪李白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葡萄酒
除了最常见的浊酒和清酒之外,古时还有一类果酒——葡萄酒。但葡萄酒并非中原的产物,而是从遥远的西域传进来的(传说是唐太宗攻下高昌国之后才引进的酒种)。
关于葡萄酒,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王翰《凉州词》);还有“昭陵百战大山河,凉州几瓮葡萄酒。”(元代艾性夫《题明皇醉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葡萄酒总是和边塞的荒凉雄奇结合在一起,不像如今,一提到葡萄酒想到的就是牛排和西餐。
由于葡萄酒独特、美妙的口感,还有它超高的逼格,自然受到了当时文人骚客的热捧,但由于葡萄酒属于“洋酒”,就和今天82年的拉菲、人头马XO一样,非常昂贵,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
然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仙李白可不管葡萄酒有多贵,照喝不误,他豪放地写道“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白《对酒》)
白酒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也有跟白酒类似的酒种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古代白酒和当今三十度起步上至五、六十度不封顶的白酒可无法相提并论。
古时候的白酒也就是蒸馏酒,类似于当今的小烧酒。但即使在古代,白酒的度数也要比上面所说的三种酒都要高很多。《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小酒店喝的所谓“三碗不过岗”恐怕就是小烧,一碗差不多能顶十碗米酒。多亏武松是海量,要不然恐怕真的就“不过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酒价格倒不是很贵,但与今天的俄罗斯伏特加差不多,都是猛男的专利,不是谁都能喝得下去的。
综上所述,古人其实与今人一样,也可以随着腰包、身份地位乃至心境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酒种,这也是只有爱酒的人士才能体会到的幸福吧。
▼
今天爱自拍的杜甫君要推荐的这套茶具由世界著名团队市村重德、仓本仁、石桥忠人等国际大师倾情设计、打造的千里江山茶具套装。还有吴晓波频道携手新匠人计划,联合故宫文化共同打造,将文化传承与匠心品质结合,重燃“宫·匠”精神。
因为独特的设计和出色的品质,这套茶具还荣获多项世界著名奖项,包括德国IF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奖、中国设计奥斯卡、中国好设计金奖、国家级工业设计奖等。
茶具甄选天然矿物质釉水,匠人手工施釉, 入窑后经1280℃高温烧制,变化出美丽的窑变山水色,触感温润细致。所有茶具需经过33道工序,由经验丰富的匠人采用高难度的独立托盘扣烧工艺,手工脱膜、修胚、施釉,每套茶具需烧毁6个独立烧台,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做出来的茶具是机器流水线难以表达的质感。此款宝贝在货栈限量供应中,喜欢的小伙伴赶紧入手吧。
故宫千里江山茶具
千里江山 一手可握
原价458
看鉴粉丝特价398元
相关文章
-
古代女子刑罚骑木马驴 骑木马驴刑罚全过程(令人心悸)
-
男子也爱美:古人是如何成为时尚达人?
-
《上阳赋》原著解析:宋怀恩谋反兵败,间接救了子澹,成就了萧綦!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4日—12月7日
-
北方盛极一时的大帝国,为何最初都是因为“复仇”发展起来的
-
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新年“仪式感”:踏歌纳吉聚会宴饮
-
埃及重脚兽:大型哺乳类(酷似犀牛/长有一对匕首状角)
-
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的智谋与权术
-
今日三语|既然后退也会花力气,为什么不用来前进
-
如何让家族越来越兴旺?以下这几点很重要,你做到了几条?
-
传说中“金丝软甲”刀枪不入,古代将领为什么不穿上阵前杀敌?
-
张骞时期的皇帝是谁:汉武帝刘彻(张骞开创了丝绸之路)
-
谁把蒙古帝国带入鼎盛?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忽必烈
-
周恩来称赞谁“为官廉洁,家境清贫”
-
圆头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美国)
-
2003年,山东男子海边捡块奇石,专家估价1.5亿,现在呢?
-
历史档案揭秘八路军当年如何处理日本女战俘?
-
中国古代六大鬼才,孔子无缘榜单,姜子牙垫底,第一位是如来前世
-
民国的好县长,调任时百姓含泪相送,血战日军壮烈殉国
-
为何项羽被称为千古无二?看他创造的三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
大型恐龙:始马门溪龙 首次在中国云南省发现(身长15米)
-
恩霹渥巴龙:南非小型恐龙(长1.2米/最原始的似鸟龙)
-
关节炎?带你了解一下古代最早的养生治疗
-
昆仑山发现万年壁画,画的是“远古飞机”,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
揭古代女兵部队内幕 兵部队通常做些什么
-
洪秀全“书法”曝光,看完终于明白他4次科举都落榜的真正原因了
-
金正日17年统治下谜一样的朝鲜:不顾人民死活!
-
大梁处以哪个朝代?大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永不迟到的祭奠——追寻1343座无名红军墓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