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缘何声名鹊起
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新年“仪式感”:踏歌纳吉聚会宴饮
中新社兰州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2月5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敦煌研究院当日发布了敦煌壁画和相关史料记载,通过对古代敦煌“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的解读,对外呈现出中国古人的新年“仪式感”,以及与猪有关的历史趣事。
资料图:敦煌壁画。 陈英皞 摄
农历正月初一,是岁、时、月、日的开始。此时家中亲人终得团聚、故乡老友一呼百应,每个人都想要以最热闹、最喜悦的仪式来迎接它。敦煌莫高窟晚唐时期的《张议潮出行图之乐舞》显示,单人或多人合着歌曲节拍,渐渐踏起步子,载歌载舞。
据敦煌文献记载,追溯踏歌起源,远古时期就已有萌芽,只是早期踏歌更多是出现在祭神祈福仪式上。到南北朝时,踏歌才开始被赋予娱乐属性。唐代踏歌活动盛极,可谓是全民狂欢节目之一。
敦煌研究院发布的文章分析称,踏歌之风,不仅为古代中国诸少数民族所吸纳,甚至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印尼、阿拉伯等地,古代日本甚至将“踏歌节会”作为正月最重要的三大节会之一。
桌上有糖,杯里有酒,面有悦色,心有安闲……聚会宴饮是中国传统春节的时尚元素,也是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一部分。平时不常见面的家人坐在一起,老友围成一堆,图的就是个热闹、熟络、放松。
今年适逢己亥猪年,猪在敦煌壁画中却是鲜有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种种景象里并未寻得它的身影,崭露头角的,是山林中的野猪。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和294窟(西魏)中,两幅野猪形象的壁画局部,“还原”了今天惯常接受的“憨猪”形象,实际是野猪被长期驯养的结果。(完)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这些别称、别号和代称,你知道对应的是古代哪位诗人吗?
-
35年前,老山前线越军遭到惨败,损兵折将3300多人
-
明朝最特殊的学校:宦官学校,明朝第一个宦官专权就从这里走出的
-
福建443岁老人:生前救人,死后供奉(443岁仙逝)
-
老汉故宫门口捡“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
文博探秘丨先秦等十六国墓长啥样?原来也流行带天井的“三进院落”
-
他是我军最厉害的侦查参谋,为名帅提供情报,一人可抵十万雄兵
-
古人房中的春凳有什么妙用?至今仍在使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明朝袁崇焕通敌叛国 清朝皇帝为袁崇焕平反
-
李白求官不成 意外爱上成都
-
唐王朝横扫天下 败薛延陀灭高昌助新罗一统
-
北魏与南朝的中原争夺战解密历史档案
-
历史上有九个大一统朝代,为何没有一个朝代真正突破300年大关?
-
红军罕见搭配:红5师师长政委,双双20岁,比少共师年龄还小
-
陈赓离世后被葬在八宝山,50年后又被迁出公墓,这是为何?
-
陈树湘年谱
-
泾县桃花潭万村的扶风会馆
-
看完后绝对笑喷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最特殊的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就连三位军长也全部是上将军衔
-
民国时的保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
州疾控中心开展“不忘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大明成化斗彩天字罐真品图片及鉴定方法
-
台湾民众登长城感慨: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一分子
-
猪八戒懂姜子牙的这一做法:为何摔死琵琶精后,还要将其衣服剥开
-
五典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典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
契丹女尸千年凤棺之谜 契丹女尸的墓是怎样被发现的
-
羊毛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体长仅1.2米/长有长犬齿)
-
河南水库水位降数百米,发现绿色器物,专家赶到挖出六条“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