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瓜州有钱人曾以这种方式显摆
敦煌石窟之所以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一是因为佛教自西向东传播首先到达敦煌,二是因为敦煌石窟形态丰富,建制规模庞大,之后的三大石窟多少都借鉴了敦煌石窟的表现方式。
敦煌石窟不单是莫高窟。广义敦煌石窟还包括西千佛洞、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水峡口下洞子石窟以及瓜洲安息榆林窟。这些石窟的内容浩瀚如海,暗藏太多未解之谜,不得不动用国力成立一个专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来解密、保护。
敦煌境内洞窟多和当地人大力布施佛教有关。有钱的富商、雄霸一方的豪强常常以修建一座殊圣洞窟内供奉佛来显摆。自古以来,丝绸之路上的有钱人多去了,造就了如今数量庞大的洞窟,即便是地处偏远瓜州榆林窟也不例外。
不曾寂寞的孤岛,生机盎然
榆林窟暂被认定始建于初唐,凿建在一条峡谷内壁上。站在峡谷顶端远眺,满目尽是荒芜景象。风冷呼啸着卷起微尘从峡谷上方掠过,远处祁连山巍巍,目下榆树林碧翠,榆林河静静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榆林窟在瓜州境内。连日的敦煌之旅唯有对这个洞窟记忆犹新也因“瓜洲”之名。从春秋战国起,此地因盛产蜜瓜得名,然后成了全国唯一用水果命名的地方,一叫就是两千多年。瓜州境内受疏勒河、榆林河滋润,农业十分发达。历史上瓜州和沙洲(敦煌)的命运绑在一起。两州在唐朝末年一度独立成小国,以一种自给自足、独立信仰、亦商亦农的状态存在。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榆林寺,此地远离喧嚣县城,也不在交通要道上,峡谷内难得一片绿洲,宁静好似孤岛。外部苍茫世界和生机盎然的峡谷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应对着“不惧外在得失,追求内心丰盈”的修行人境界。河谷虽小,已坐化成黄土的行者内心却曾包含着宇宙。
榆林窟群分布在东西崖壁,上下层共有四十三个,供游人有人参观不及三分之一。窟形、彩塑、壁画的特点、题材和风格与莫高窟基本相同,学者们爱称其“莫高窟的姊妹窟”。然而与莫高窟相比,前来拜访的游客较少。但是真正石窟老铁们不会放过榆林窟,包括“收割”敦煌万件文物的斯坦因和他的蒋师爷。
瓜州曹氏,一个时代的起起落落
榆林窟经五代、宋、回鹘、西夏续建,终于元。千年来任凭时代更迭从未发生过人为性破坏,反而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布施和修缮。或许是因为生存环境残酷,人们对大自然和生老病死无常的认识更深刻,才会一心寻找内心的绿洲。在瓜沙两州,布施寺院早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切切实实的修行人曾占很大一部分人口比例。
瓜州有钱人显摆有一种独特的方式,即出钱开凿一个洞窟,里面供养佛祖。有钱人凿个大的,穷人凿个小的,然后把自己画在洞窟内靠近洞门接近诸神、天女的位置,以此来求得超自然力量的庇佑。榆林窟最有力布施者仍然是统治管理瓜沙两周长达120年的曹氏家族。他们故事要从盛唐安史之乱说起。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在河西走廊的唐军大量被调遣回关中勤王。祁连山南面的吐蕃趁虚而入,打通各关,占据了河西走廊。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洲地方豪强张议潮揭竿而起,率领地方私人武装,开始对抗吐蕃,迅速夺回了瓜州,沙州。之后队伍扩张,又接二连三攻克伊州(哈密)、西州(吐鲁番)、肃州(酒泉)、河州(临夏)、甘州(张掖)、兰州、鄯州(青海乐都)、廓州(青海化隆)、岷州(甘肃岷县)。如此大的功绩让唐王朝暗爽,马上敕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907年,唐朝不可避免地灭亡,轮到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掌舵。他效仿了中原那些节度使的做法,开始自立为天子。然而他的实力威望远不能和爷爷相比,逼装过了,结果让邻居回鹘、于阗两国极为不满,于是合力打败了他,最后地盘只剩下瓜沙两州。
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州人公推张议朝的孙婿曹议金主持州事。
曹议金执掌了瓜沙两州的军政权,上任第一件事就取消了“敦煌国”称号,恢复唐朝归义军名号,走归附中原王朝低调线路。此时中原大地正经历五代十国的黑暗修罗道,曹议金主持的地方政权却逐渐走向繁荣。他先后与回鹘、于阗联姻。交结世家豪族,巩固内部。又发展农牧业,百姓安居乐业。曹议金带头供养佛教,大造寺窟,在佛教徒众多的敦煌建立起深厚的群众基础。
11世纪初,党项族在河西走廊建起的西夏国迅速崛起。公元1036年,归义军政权被李元昊所灭,第八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以千骑投降西夏。
俯瞰祁连山
时代变迁,风采依然
曹氏政权时期开凿的洞窟林林总总二十多个。壁画题材主要有:经变画(用画像来解释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佛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史迹画以及最具地方色彩的供养人画像。其中一种为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者,曹议金、曹元德、曹元忠、曹延禄、曹延瑞等及其眷属、官吏的画像。还有一种是曹氏联姻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归盈出行图等。这些内容生动地描绘出千年前当地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风土人情。
之后,由于西夏、蒙元两个政权的统治阶级都推崇佛教,榆林窟艺术表现回光返照情景。新建和重修洞窟十六个。到了明代,因实行锁国政策,丝绸之路封闭,国防线收缩至东边的嘉峪关,瓜沙两周被放弃,成了荒凉的无人区。直至清代,修行人又来到榆林窟,样貌已经大变。
据说第五石窟的卧佛当时已被砂石深埋。嘉庆四年,一位河州(甘肃临夏)来淘金的信者参拜榆林窟。当时他身染重病,发愿清理窟里的泥沙。经过八年,终于清出了卧佛12米的巨大身躯……
一千多年过去了,祁连山、榆林河风采依旧,石窟也风风雨雨,修修补补。岁月在河谷留下印记,为记住石窟之美,想尽办法挽留。榆钱树稍新绿再一次迸发,榆林窟又到了好时代,如今敦煌研究院对它的传承、保护、宣传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布施?
相关文章
-
湘江战役是胜是败,我这样看!
-
叶牙龙:葡萄牙小型恐龙(长1-2米/牙齿呈树叶状)
-
哈拉巴文明消失的时间 当时人类已制作工具冶炼金属
-
红楼梦中能通灵的甄士隐究竟是何方神圣?
-
这个国庆长假不无聊,12部国产高分纪录片推荐
-
朝阳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45亿年前)
-
阎锡山一生争议不断,但在山西实行的一项政策,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
王龙飞评《过年:华北根据地的民俗改造》︱“有组织地”过年
-
《獬豸》:和朝鲜检察院没关系的颠覆历史作品
-
一代才女李清照是如何炼成的
-
【读史】周恩来,为什么连敌人也敬重他?
-
讲座纪要|张居中老师:贾湖遗址的研究与发掘、贾湖骨笛发现与研究历程回顾
-
古人发明的奇葩治牙方法,以及古代丧心病狂的拔牙术
-
从许世友到天宝,毛泽东给五个人改过名字
-
咋不保护红军烈士墓?望谟一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
-
北宋名妓李师师怎么死的?是因病去世还是被金军杀害
-
纪念专辑 | 深切缅怀刘绪贻先生
-
技艺|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
-
参谋长说:顾长官打三四仗,新四军就要完蛋!不料顾长官首战就大败
-
真正深藏不露的人,往往做到这三个“寡”字,做到一个,也很厉害
-
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人性懦弱”
-
如果穿越回古代,劝君远离高富帅
-
陶铸是怎样成为“第四号人物”的?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 中国历史为何多次不提及晋朝
-
突厥族是现在哪个国家 突厥族的发展与结局如何
-
中国神仙体系最完整的文图,你不知道的这里都有
-
轻功虽不像武侠剧里那样神乎其神,但它却真实存在
-
十大旷世奇书是哪些 素书是道家学说的经典名著
-
洪秀全怎么死的? 天王洪秀全死因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