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一生争议不断,但在山西实行的一项政策,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960年5月23日,“山西王”阎锡山在台北去世,终年77岁。阎锡山生前曾写过多副挽联,嘱咐亲人在他死后刻在墓地附近,以表心志。在众多挽联中,有一副挽联最为醒目,“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
这副挽联很好地诠释了阎锡山的一生,执掌山西38年一跃成为“山西王”,无疑是最辉煌的时刻。从1912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离开山西,阎锡山一度把山西打造成全国模范省,“同侪之中鲜有出其右者。”
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对阎锡山的争议不断,可谁也不能否则阎锡山在民国时期一个突破性创举,在山西实行义务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三次深入山西最底层调查义务教育情况,结果得到一个令他无比震惊的结果,
“……由于近年来政治动乱,上述计划几乎没能执行,唯独山西一省取得了异常引人注目的成绩……现在该省己有72%以上的学龄儿童入校就读。此外,还规定了25岁以下的成人文盲上成人业余补习学校,学习常用汉字、算术和公民常识。”
义务教育竟然达到了72%,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比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义务教育的比例还要高,阎锡山实在怎么做到的?两个举措:投入重金和政策得当。阎锡山向来抠门,但在教育上却投入重金,他认为“强迫教育,既为根本之要政,早办一年,即早收一年之效果。”
阎锡山担任督军初期,就专门召集全身各地官员,表达自己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的决心,并把各地义务教育开展情况列入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阎锡山还在山西省发行了一本名为《人民须知》的小册子,几乎人手一册。
为了确保不识字老百姓都能听懂,《人民须知》采用极其朴素的语言书写,阐述阎锡山施政理念以及国民教育。小册子用大量篇幅向民众阐述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需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国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学,就要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
是不是很通俗易懂?阎锡山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对于那些无辜让子女辍学、拒绝让适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人民须知》里还规定了解决办法,处以家长1到5块大洋的罚金。
当然,在一些富裕地区出现了收学费现场,但是学费很低,“初级小学以不收学费为原则,但得视地方情形酌量征收,所收之数,每学期最多不得过1元。”正是这样的魄力,使得当时山西教育水平成为全国执牛耳。
参考资料:《人们须知》(阎锡山)、《民国时期的山西教育》
相关文章
-
他是三湾改编后的副团长,为井冈山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早逝
-
学党史|《红色档案》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北青报:告慰烈士凭吊之外还得做点什么
-
杯酒释兵权悬疑 杯酒释兵权是子虚乌有?
-
旧影集|1985~1986年的昆明
-
1955年授衔,至今依旧健在的将帅,还有几人?
-
武则天有多少男宠 武则天选男宠的特殊要求
-
鲁迅玩伴闰土最后结局:晚年生活凄苦,因没钱治病去世,后代如何
-
美国为什么不吞并墨西哥?原因有四点(不吞并是最佳选择)
-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
周恩来总理的“日本弟弟”是谁?
-
孙策怎么死的 因父亲获传国玉玺而惹来杀身之祸
-
烈士纪念日|英灵不灭,壮魂不息!
-
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灌溉面积超七万公顷游客却常叫错名字
-
珍贵影像:毛泽东两次会见尼克松总统,最高领袖风采非凡
-
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本是爱国名将,却被后人误解
-
揭秘赤壁之战真相: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被李隆基杀死(武则天的女史)
-
赵佗为什么不救秦国 赵佗后来的结局是什么
-
打下谅山后 许世友在越军女兵营看到了这样一幕 当即大骂:无耻
-
她是历史上因胖得宠的女子,却成为皇上玩乐的对象,被册封其美名
-
从英雄儿女中找到砥砺奋进的前行动力
-
全国将帅支持火化,许世友却一直不肯!这2点原因,令人肃然起敬
-
老版《让子弹飞》 | 陆春祥
-
翁有为 | 中共民主革命理论建构中的“封建”意涵之演变
-
周翀揭秘丨雨夜混战,我军师长不幸阵亡!快来听一听
-
哲学家程颐曾为宋哲宗讲学,不给做就辞职不干,深得读书人支持
-
解放军师长叛逃台湾,蒋介石亲自接见,后来被罗瑞卿用反间计铲除!
-
英雄抱,将军泪!钢铁之躯呼唤温情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