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为何要顶着被皇帝杀的风险,跟将军一起造反?
古代士兵为何要顶着被皇帝杀的风险,跟将军一起造反?
古往今来,起兵反叛的事情非常地多,即使在如今的文明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类似的事变,以前叫做叛乱,现在叫做军事政变,虽然名字改变了,但是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古代的将军每一个将军手下面都有很多的士兵,这些士兵与其说是国家或者皇帝的力量,还不如说是这个将军的私人力量。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皇帝与权臣之间为了争夺军权而大打出手,甚至酿造宫廷惨案。
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秦国大将王陵围困了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国君却因为害怕秦兵不愿意派兵救赵。情势万分危急的时候,信陵君魏无忌借魏王的宠妃如姬之手,窃得了兵符,夺取了兵权,顺利实现了救赵的目标,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国家的军队,并不是谁都能够指挥得动的,即使是皇帝最宠信的大臣,要是没有了兵符作为证据,想要调动一兵一卒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既然古代的士兵都是效忠的皇帝,却为何要跟着将军造反?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为什么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在古代,除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两个人时期,大部分的将军基本上都没有造反的必要,因为整个军队都是国家在供养,只有在乱世的时候,比如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里面,军队的供养并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将军想办法进行供养的补给,才能够带着自己的军队进行造反。其实,到了这个份儿上,军队已经不是国家的了,而是成为了将军的私人力量。
至于在其他王朝里面的造反,这也不是国家军队和将军的行为,而是某些藩王的行动,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明王朝的朱棣之乱以及宁王之乱,都是藩王私自培养的军队,并不是国家的行为,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效忠当时的皇帝。因此当这些藩王造反的时候,自己培养的军队当然要跟着造反了。
而真正的有国家供养的军队一般都被派去守卫边疆或者屯田了,都是拿国家俸禄的人,即使要造反,也只是军队哗变而已,并不会因为将军的造反而去造反了。并且,即使将军造反,将军的士兵被裹挟,在造反的将军被杀以外,其下面的普通士兵一般不会遭到什么惩罚,这就是首恶必究的道理了。不过翻看几年前的中国历史,真正的将军造反其是很少的,大家就不要某些人误导了。好吗?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他是十大帅中最低调的一位,出身山西后又解放山西,堪称圆满
-
咸丰帝是历代帝王中命运最惨的一位
-
慈禧的获宠之路 看看慈禧如何吸引风流天子咸丰帝
-
许世友墓中为什么会有张灵甫的手枪
-
李淳风和袁天罡谁更厉害:难以比较(二人占卜各有春秋)
-
富而能俭,善莫大焉
-
清朝出征缅甸为何失败? 全盛时期清朝四次出征缅甸
-
金华从何处来?金华古子城告诉你→
-
开国将领中共有十位独臂将军,但是后来成就最大的,却是这位中将
-
曹世范:“单手战斗英雄”
-
颠覆观念:历史上真正的苏妲己 纣王并非荒淫无度?
-
马英九称蔡当局杀马找马 不懂为何有人希望去做太监
-
大白读史|古代的动物保护
-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日、俄、英、美、法、奥、意、匈(1.6万人)
-
古代版“白富美爱上屌丝”:贵族女子下嫁城墙守兵,守兵当了皇帝
-
李白一篇溜须拍马的诗文,为什么却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
190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这两件大事颠覆中国轰动世界
-
莱索托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骨骼中空/奔跑速度快)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之死:凄凉?风光?
-
汉代的战马高大,宋朝的战马矮小,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矮
-
奥古斯丁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15米/尾巴有身长一半)
-
开国大将中谁的资历最老?他曾是其他九人的上级,有大恩于广西
-
赵匡胤子孙分布图 赵匡胤有多少子孙后代都去哪里了
-
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
-
如何区分搨本摹本和拓本
-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
北宋名人苏东坡是文学家,还是一个跨越了千年的“顶级吃货”?
-
腱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1.13亿年前)
-
“父亲许世友33年前遗愿圆了”——女儿许华山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