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

王景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36期

第二节 天时地利人和下的酝酿与发酵

从我国绘画各种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史可以看出,画派不是自封的,都是经过后人的不断总结而得出的历史性结论,“画派”的形成有其历史性的特点,是在历史的实践及不断总结探索中自然形成的。因为画家的艺术品质、风貌的确定是渐进的过程,是无数实践自然而然积淀而成的。这其间还包括许多人生经历、艺术发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大凡画派的形成有二大因素,一则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成果,这里面包括地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影响;再则是画家群体画理画风的相近,甚而有师承的关系者。前者是自然的聚合,后者较前有人为因素。然而就画派的归类而言,二者之间亦有互动的关系,它与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认定有关,既是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也是生活的需要与风气。历史上宣城画派的形成,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则。

一、宣城画派形成的自然因素

宣城地处位于安徽省东南,居长江以南,黄山之北,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7°58′~119°40′、北纬30°17′~31°19′。是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连接内陆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皖东南门户”之称。历史上宣城的战略

位置,曾两次在宣城为幕僚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如此描绘:“土控吴兼越,川连歙(州)与池(州)。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宣城这方土地,数千万年以来,经过地球无数次的演变,沧海桑田,逐渐形成了它独有的地貌和气候:这里有河网稠密的圩区,有起伏绵延的丘陵,还有竹木繁茂的丛山;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正因为此,吸引了人类在这方土地上生存生息、繁衍发展,并创下了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位于长江支流水阳江畔的宣州区陈山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结果证实,早在80—10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过着农耕漁猎生活。

宣城,从西汉开始,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疆域面积最大时达5万多平方公里。隋代起,宣州为上州大郡,是当时江南五大中心城市(润、越、宣、苏、杭)之一。“宣城,川泽沃衍,有海陆之珍,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16)唐代时人口达96万,是江南唯一的两个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州之一。宣城作为县的建制,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元封二年(前109)为宛陵,隋开皇九年(589)更名宣城,南宋乾道二年(1166)更名宁国府,民国元年(1912)复名宣城至今。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宣城四妙图

宣城水陆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频繁。早在战国中期,宣城所在的爰陵邑已是东楚地区一大要邑、重要的通商之地。1957年4月,在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的战国时期楚怀王(前328~前299在位)赐给其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儿子启(字子皙)水陆两路运输货物免税通行证——鄂君启金节。此节铭记载的水运东线线路是:“自鄂往,逾湖,上汉,庚鄢,庚芑阳,逾江,庚黄,逾夏,入汜。逾江,庚彭蠡,庚松阳,入浍江,庚爰陵……。”(17)

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区位,使宣城自古对外便呈开放型城邑。虽说宣城和徽州在历史上是毗邻的皖南最重要的两个区域,宣城在北,徽州在南,都曾地位显赫,但宣城开化比交通蔽塞、相对封闭的徽州早。尤其距宣城很近的南京自三国东吴始成为六朝古都,宣城便为

京畿要地,两地人员交往频繁,对宣城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得益于这种区位优势,明清之际,宣城的画家来往南京、徽州两地频繁,与这两地画家们交往最多。以梅清为例,他“常到徽、歙地区,特别是他常去黄山,因此还结交了不少常到徽、歙、黄山的知名人士,如渐江、江注、查士标、程穆倩、戴本孝、沈天士、吴绮园、吴晴岩、汤岩夫、汪钝庵、沈昕斋等,都成了他的密友。他们经常结集在宣城吟诗作画或结伴赴黄山绘画写生、作诗唱和,并组成了‘诗盟’。”(18)梅清一生交游甚广,正如他的好友顾梦游所云:“余友梅渊公,国士也,当幼时便与天下人相交结。”(19)梅清以其地处通衢要道之便,除了与本郡及新安诸诗画友交往,遍游南京、扬州、昆山、杭州、北京等各地也广交朋友。从他的诗集和存世的书画作品中,就可以得知与其诗画往来的朋友就达三百余人。“上至服务朝中的文坛领袖,下至在野的一般寒士、高隐、僧道都有过交往。如昆山徐乾学、徐元文,济南王士祯,同郡施闰章、唐允甲、俞绶、倪正、沈泌、徐敦(半山),黄海汤燕生,江宁(南京)顾梦游,广陵(扬州)汪懋麟,武林(杭州)徐继恩、丁澎,芜湖萧云从,新安程邃,虞山王翚,桐城姚文燮,山阳丘象升,武进白彦良、庄冏生、邹祇谟,翥鹤王露、释本月(族庵)、石涛、喝涛、澹公和隐士楚人陈袺(吉裘)以及同族诸梅。还有文章太守曹冠五。宣邑令邓性(天谓)、袁朝选等。”(20)宣城诸画家以其地利,广泛交往各地的同道,受各地画家画风的滋养,这无疑对宣城画派的形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宣城居于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造就了境内自然环境的优美。水阳江、青弋江蜿蜒曲折,贯穿这一片土地,加之境内多秀山,形成了山水环聚之地貌。

境内的敬亭山、柏枧山,峰峦叠翠,自古以来便为名人雅士心驰神往之地。位于城北水阳江畔的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登临顶峰,东眺南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俯瞰水阳江,蜿蜓曲折,百舸争流。南望市区,江城如画。瞭望四周,田畴沃野,一览无际。光绪《宣城县志》载:“由华阳高峰北来百余里,横亘于此,若屏幛然,层峦绝壑,秀出云表,东临宛(溪)句(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又称查山、中山、翠云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明代宣城籍雷州推官高维岳《敬亭山记》云:“敬亭混沌于上古,疆理于周汉,而名胜于晋唐。玄晖发其藻,太白扬其辉,云蒸霞蔚之色,珠蜚玉贯之文,渐振振矣。……敬亭特起于川原广埏之中,而横峙若屏翰,自一峰以至敏应庙,联绵三十余里,即画图不工,于此居然为一郡之雄秀。此高贤才人所必仰止而快登也。”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梅庚《敬亭棹歌图》

敬亭山其美其秀,最早出现在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游敬亭山》诗中,其后,游人纷至沓来,敬亭山渐渐成为人们寻幽揽胜之地。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因对宣城心仪已久,尤其是对山水诗人谢朓崇敬思慕,“一生低首谢宣城”,促成他于天宝十二年(753)秋来到宣城,直至宝应元年(762)病逝,先后多次来宣城游历居住,写下了70余首诗,其中有多首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随着谢李诗篇的传颂,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乃至后人追踪觅迹,“所必仰止而快登”。

继谢李之后,唐代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韦应物、陆龟蒙;宋代梅尧臣、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杨万里、吴潜;元代贡奎、贡师泰;明代李东阳、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闰章、梅文鼎、石涛、梅清、梅庚、梅曾亮等300多位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1400多篇诗文和一些绘画作品,其中不乏世代传颂的名作和千古绝唱,敬亭山故有“江南诗山”之誉。历代文人墨客来敬亭山几乎都带有朝圣的诗文化情结,很多人多次来此,寻找创作的灵感。自唐代起,因文人墨客往返不止,各种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敬亭山人文景观日益增多,其显著特征为文化诗山。而且参与营造的多为文化人,即便是当时的县官知府等官吏,也属饱学之士,因此,敬亭山楼台亭阁的建筑风格和形式,既有中原大都之风貌,也有江南小桥流水之风姿,一亭一桥,一廊一榭,揉合着文人的审美情趣,形成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朴实自然的风格。

柏枧山位于城东南乡。嘉庆《宁国府志》载:柏枧山“山之阳即文脊山也。溪谷邃深,峰岩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晋瞿硎先生隐此,古有僧以柏皮引水入厨,故名柏枧。”柏枧山主峰天台,海拔995米,山势逶迤叠嶂、溪谷回曲深邃,树木葱茏,悬峰峭壁,飞瀑长泻,极为幽胜。《辞源》称其“溪谷深邃,峰岩回曲,山水秀美,甲于江南。”古人有咏柏枧山诗云:“路入瞿硎室,松深古佛家。虹飞惊度壑,雀乳坐啼花。怒瀑冲云断,奔崖撼石斜。茗芽香共摘,帙露啜朝华。”晋代贤士瞿硎先生隐卒于山中。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梅清《柏枧山口图》

宋嘉、泰年间,宋诗开山祖梅尧臣的同祖三世侄孙太七公别为一支,迁居柏枧山,这就是后来被称做“文峰梅”。自梅氏后裔迁居于此后,这里成为梅氏的族居之地。他们利用柏枧山的自然风光,架桥构亭,摩崖刻石,建成一处世外桃源。由于梅尧臣后裔多读书人,学识渊博者众,因而,柏枧山一带园林营造就山势和崖壁,呈古朴典雅风格。自明代起,这里即为远近闻名的探幽寻胜佳地。

柏枧山,众山盘亘中有清流激湍、悬崖瀑布分泻于幽涧深谷,奔汇于大溪。进入柏枧山,首先经过两山对峙的山口,然后渐行渐窄,两崖对峙,右为石磴,下为深涧,泉声淙淙,地势十分险峻。再往前行约三里,其西深邃处远望,峡口突然中断,疑无路径。再往前,便可见飞流界道,跨岫为梁,高数百丈,这就是柏枧山最著名的“柏枧飞桥”,为宣城十景之一。飞桥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由梅文明率族人所建。此桥以巨木为之,跨两山之麓,石壁千仞,天然石梁,穴临深涧,高数百尺,水流湍急,不可迫视。四山环抱,浓荫掩蔽,行人至此,如入图画。明洪武年间,曾修缮;嘉靖年间,泰州学派大儒、宁国知府罗汝芳游历到此,见此桥若长虹驾碧虚,遂欣然题写“引虹”二字,此后,飞桥又称做“引虹桥”。罗汝芳为柏枧山景所陶醉,自飞桥而入,一路赏景,一路题下“谷口”、“临流”、“流笔”、“仙人岩”、“云生处”、“奇甚”,达七处之多,后人皆将其所题刻于沿途崖石之上,今双钩摩崖大字“云生处”仍清晰可拓。明万历年间,梅振祚加以改建,在桥上建亭,七楹,供行人休憩观景。

乾隆二十年(1755)飞桥毁于火,直至道光元年(1821)梅氏族人又在旧址上新建,新建的桥以长木为梁,平铺三寸厚的木板,桥上构瓦屋七间,“不列墙垣,廊腰缦回,以白云为藩篱,以碧山为屏风”。梅镜在《重建柏枧飞桥记》中记述登桥观景:“左右老木攒植森拱,修竹参差,怪石奇突,时见鸟之翔、鱼之游,毕聚于斯桥之侧,果天之钟秀于斯地欤!”过柏枧飞桥建有柏枧禅院,建于宋嘉熙元年(1237)。梅氏后人相继修葺,明嘉靖年曾遭火,梅守德率族人重建,知府罗汝芳亲题匾额,清康熙、乾隆时先后修缮。从柏枧寺东沿崎岖曲折山道登临天台极顶,顶上建有一座天台禅寺,气宇轩昂。两座寺院相隔数里,晨钟暮鼓遥相呼应,诚如朱锦琮诗云:“小憩成孤赏,钟声落翠微。”

由于梅氏家族素来崇文重教,自梅氏族人聚居柏枧山,明清时相继建有“文峰书院”、“柏枧山房”,为梅氏族人讲学著述之所。“文峰书舍”为处士梅珍建,进士梅鹗撰记;“柏枧山房”为清代古文大家梅曾亮建,其著名的《柏枧山房文集》就编著于此。文峰梅氏至明中期梅守德进士及第后,百余年人才辈出,先后孕育出梅禹金、梅清、梅庚、梅文鼎、梅毂成等明清两代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古文家、数学家和画家,赢得“宣城梅花遍地开”的美誉。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行廊山景

此外,宣城还有华阳山、麻姑山、行廊山等风景胜迹,宋代诗人杨万里《入宣城界》诗有“路入宣城山便奇”之句给予高度的概括。

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一个画派的崛起与地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画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一方画家。譬如生活在多山多水的南方的南唐董源和他的弟子巨然,其山水多以水为主体,云雾晦明、濛濛润渲、平淡天真。正是如此,宣城秀丽的山川流水滋润了宣城画家的成长和画风的形成。宣城境内的山水起初都是宣城画家们写生、描绘的对象,直至到他们画风形成时,也留下了众多描绘宣城山水的佳作名画。现存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梅清、石涛、半山、梅庚等人的传世名画,不少都是以宣城秀丽山水为题材的。

——————————

注释:

(16)《隋书•地理志》。

(17)《鄂君启金节》铭文。

(18)穆孝天:《梅清》,上海美术出版社,1986年。

(19)《天延阁删后诗》卷三,顾梦游撰《新田诗原序》。

(20)杨臣彬:《试谈梅清及其绘画艺术》,载《论黄山诸画派文集》第218页,上海美术出版社,1987年。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