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行业如何发展?这份财务报表指出了三个趋势
爱奇艺昨日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从中不仅能观察他们的发展状况,也能感知视频行业的冷暖阴晴。
优爱腾,通常所谓三大视频网站。这个番号已经用了好几年。但随着行业发展格局的嬗变,有些人已经不满足于用它来概括现状。随着优酷事实上和爱奇艺、腾讯视频在会员数量和营收上的差距拉开,以及芒果TV的上市和崛起,有人已经开始说视频行业的格局是“两超两强”。
腾讯视频是腾讯集团旗下的事业群,优酷事实上也是阿里集团旗下的事业板块。优酷和腾讯视频的经营数据,没有必须向公众展示的义务。当然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公之于众。
芒果TV是上市公司芒果超媒控股的视频平台。芒果TV的营收数据,伴随着芒果超媒的财报而面见公众,它是视频行业唯一连续两年盈利的公司,2018年盈利9.28亿元。这在三大视频网站加起来年亏损200亿元的大背景下,格外醒目。
不过,鉴于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宠儿,享有集团内的资源支持。加上总体体量较小,没有和三大视频网站展开全面军备竞赛,所以,芒果TV总的来说是个追赶者,并非引领者。
只有爱奇艺是在美独立上市的视频网站,其财务数据的公开透明是法定义务。研究爱奇艺的财报和布局,可以看出很多行业的症候和端倪。
有利于视频网站的规则,正在确立
毫无疑问,视频网站主流营收模式是会员收入和在线广告。在总收入70亿元中,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分别为34.5亿元和21亿元。
爱奇艺总订阅人数达9680万人,相比上年同期的6130万人,增长58%。早就有人预期今年一季度就会有单家网站的会员数破亿,爱奇艺没做这样的发布。
有意思的是,腾讯视频昨天发起“腾讯视频VIP特惠五折起,5.18-5.20仅限三天,立即抢购享7重福利”的活动,这是不是要冲刺会员数量,然后做一个超越式发布呢?
在线广告是沿袭自传统媒体的收入渠道。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这一块的营收出现了下降。会员数量取决于用户的消费意愿,在线广告取决于商家的消费意愿,更难拉动。
会员和广告相加的收入占总营收的79%,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会员拉新靠的主要是独家优质内容,剧的作用大于电影作用大于综艺作用。广告创收主要靠流量,同样是剧的作用大于电影作用大于综艺的作用。
剧的作用如此之大,也就难怪过去5年剧的版权费用飞升如此之快。然天价版权终归不可承受,行业的虚火也一定会泄掉。于是有了去年三大视频网站和六大制片公司的片酬限价行动,有了视频网站以原创自制为主、版权采购为辅的新打法,有了分账网剧模式的大行其道。
自制为主,才能掌握主动权。片酬下降,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分账网剧,可保平台不担风险。这几步棋走下来,游戏规则渐渐向着有利于视频网站的方向靠拢。这样的模式之下,除了少数头部公司能够在价格谈判中占得上风,多数公司要么为平台打工,要么和平台对赌,再也不会有轻松获取暴利的机会。
游戏规则厘定以后,能否持续出爆款,拉新创流量,这就是业务层面的事了。自家培养的自制团队是否得力,外头找到的合作伙伴是否能干,产品出炉后天时地利人和是否匹配,这些因素决定最终的播出效果和经营结果。
视频网站搞院线电影,正当其时
在剧集、综艺、网大这三大块上,视频网站已经完成体制、机制的基本建构,剩下的就是下细棋了。所以,闲不住的爱奇艺开始谋求新的折腾区域。用龚宇的话说,“终于腾出精力和资源,包括人、钱,来冲击一下院线电影”。
经过爱奇艺多位高管的解说,爱奇艺原创电影计划的要点在于,投资2000万到5000万元,保底制片方,让利院线/影院方,助力宣发方,补贴普通观众。
我们知道,中国电影市场中,挣钱的电影是少数,赔钱的电影是绝对多数。一个按既有游戏规则都很容易赔钱的行业,为什么还要进一步让利于人呢?
目前还只是模式宣讲阶段,宣讲必然是藏头露尾的。未有实操案例,就意味着多种可能性并存。
我的理解是,爱奇艺把视频行业的显在定律——风险投资规则引进了电影行业。视频行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亏损,又不断扩大市场的过程,目前来看盈利前景可期。这就使得视频行业的人,能够接受以亏损占市场,以规模赌爆款的操作模式。
一部影片2000万到5000万,这跟动不动几个亿的电视剧版权费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十部爱奇艺原创电影也才2到5亿,也就是半部大女主古装剧的采购费用。这样的资金投入,视频网站挪一挪,挤一挤,扫扫仓底,钱就有了。
另外,电影行业还有一个特点:15%的影片占去85%的票房。超级军事动作片有机会,中等成本社会写实片也有机会。只要10部电影里赌对一部爆款,10部的成本就全回来了,而且还可能有巨大盈利。因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想象空间是极大的。
上面说的是风投定律和影市分配定律,允许爱奇艺入局原创电影。而从客观条件来看,现在也是入市的良机。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电影出现国产片供给不足的迹象。到今年的清明档、五一档,这种现象昭然若揭。传统制片公司的产出,已经不能填满影市的档期。
中国的影院数量还在增加,中国人的观影热情随时都能引爆。就看你能否提供有卖相和有品质的电影了。有充裕的资金打底,有让利各方的诚意,如果能发掘到有才华的新人推出市场欢迎的新片,可不是很快就站稳脚跟了?
网剧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年轻从业者推动的。院线电影的创作者也一直在更新换代,视频网站的强势介入,很可能加速这一进程。
每个缝隙都要争夺,细棋制胜
说回爱奇艺一季报。内容分发收入4.426亿元,占总营收的6.3%,同比增长66%。内容分发,就是把爱奇艺的版权内容分发给其他第三平台,将原创内容发行至海外或者是国内电视台。
内容分发,由自有APP向别家的地盘渗透,机会还是有的。不过,这要取决于内容的稀缺性。而且,一个剧在奇异果里播得好了,还很有可能抵消它在主APP的表现。会员的基数已经很庞大,采取多种形式分发,会让你不断接近会员和观看数量的天花板,但不太可能有爆发式增长了。
用龚宇的话说,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每个缝隙都要争,才有增长,才能持续增长。
这些缝隙还包括什么?去年以来,爱奇艺有了一种新玩法:拿下一部剧的总版权,反向发行到电视台去播出。比如说,去年江苏卫视播的《爱国者》和北京卫视播的《面具》。还有爱奇艺自制剧《破冰行动》,同步发行到了央八。这些来自电视台的版权收入,数额不菲。
另外,各种垂直业务线表现强劲,带动第一季度其他营收达到9.825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14%。这些垂直业务,大概包括游戏、漫画、阅读、票务之类的收入。
反正支一摊儿就有一摊儿的成本,关键看投入产出比吧。能在一个固定成本上延伸出多种收入是最好的,所谓一鱼多吃。
目前来看,“两超两强”的玩法各不相同。腾讯主要是利用流量和资本的优势,在已经证明有效的路径上去获取实地。优酷想和淘宝的电商业务相结合,目前还看不出太明确的打法。芒果TV在自制综艺上有些竞争力,剧上和搜狐相爱相杀主打“小而美”,营收体量上还需要上台阶。
视频行业是危机感和创造力都很强的行业。只不过发展到今天,经济周期赶上了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有些前景莫测。管理赶上了内容把控趋紧的时段,有些伸展不开。他们一直在寻路突围,一直在苦苦求生,一直在扩大收入,但也一直摆脱不了亏损。
阿里对优酷的耐心还有多少?腾讯对视频的期待会不会更高?爱奇艺的融资能力能否确保它走出亏损期?芒果TV闯荡市场的真本事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只能交给未来去回答。
行业论坛的嘉宾,都爱说“影视寒冬”的到来是好事,还有人直接否认有“影视寒冬”。不管怎么表述,观众要看到连绵不断的好作品,生产要后劲十足地滚动起来,这些话才算落到了实处。
【文/李星文】
The End
相关文章
-
小鸣单车每辆车被贱卖12元!你上次骑共享单车是几个月前?
-
刘强东:你们曾是我兄弟
-
我交给他600个比特币,结果他上周爆仓自杀了
-
刘强东卸任京东物流总经理一职,王振辉接任
-
无纸化——文旅服务向数字化协同靠拢
-
没有丑男只有懒男!淘宝新势力周引爆男性个性化消费
-
Verizon正为博客平台Tumblr寻求买家,色情网站Pornhub或将接手
-
拼多多和京东的市值只差26亿,京东到底怎么了?
-
我的智能手表怎么充不进去电了
-
科技神回复|苹果发布会时间确定,为期一年的iPhone11发布会即将结束
-
Oculus基于英伟达光流SDK推出立体透视Passthrough+
-
南极可能是人类文明真正的发源地,科学家做出三种有证据的推断!
-
百度“被死亡”刷屏其实是用户体验太“痛苦”的反馈
-
微信怎样注意隐私安全
-
马斯克卫星事业最强对手倒下:孙正义连连加持后烧掉34亿美元,上周还在发射卫星,受新冠影响无奈申请破产
-
腾讯收购搜狗,能挑战百度在搜索行业的地位吗?
-
融资中bp的意思是什么
-
解析企业微信crm系统作用
-
从平台到私盘:“云炒鞋”与“韭菜盘”的异曲同工
-
oppo外拨受限制怎么办
-
谷歌Pixel 3 XL出现双刘海BUG:用户哭笑不得
-
最前线|投入百亿资源扶持大鱼号内容创作,UC能帮阿里做起内容电商吗?
-
亚马逊宣布退出中国,亚马逊电商该如何抉择
-
苹果7p掉电快还发烫怎么破
-
新买的OPPO手机上有钢化膜吗
-
通用电气能源领军人MaherChebbo:能源数字化前沿与应用|EmTech现场
-
硅兔News|微软职级最高中国高管沈向洋离职
-
《电商法》实施后,代购、微商们纷纷卖起了「土特产」
-
最前线|ofo没死,不仅做了广告,每天北京还有20万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