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形形色色的古代大派对
曲水流觞:形形色色的古代大派对
中国古人的聚会,虽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显得原始古朴,但大多比现代人的派对更有文化内涵,尤其是古代文人的聚会,相当于现在作家、书画家的各类“笔会”。其中,最风光的一次聚会,无疑是由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做东”,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的“曲水流觞”大派对,并为后世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
中国古人颇有闲情逸致,朋友间聚会的方式往往别出心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挺会玩”。他们随便找一条溪水,就可以开个派对,美其名曰“曲水流觞”;他们在野外采得一把花草,也可以开上一个派对,叫做“斗百草”。
“流觞曲水”源于周代盛行的每年三月“上巳”(上旬的“巳”日),由女巫在河边举行为人们除灾祛病的仪式,叫“祓除”或称“修禊”。禊有清洁的含义。后来,古人把修禊与踏春、游春融为一体,便有了临水宴饮之风俗。为增加乐趣,就让酒杯盛满酒,顺着曲折的溪流漂浮,漂到谁的面前,谁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故名“曲水流觞”。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潜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被罚者还得当场吟诗咏怀,故一度成为受文人墨客推崇的高逸雅致的古代聚会。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于会稽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曲水流觞”大派对,以此排遣感伤,抒展襟抱。这一天,春日融融,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酒香飘溢,四十二位雅士端坐小溪两侧,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借酒抒怀,以文会友。当日,共得诗三十七首。王羲之也在酒酣人醉之际,笔走龙蛇,写下了那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这次“曲水流觞”,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人派对。
“斗百草”又称斗草、斗花,起源较早。唐刘禹锡诗句有“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说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和西施就已在宫中玩斗百草了。
中国古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恶、毒之月,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百草中包括艾草、菖蒲等,可编为人形钉于门上,用以镶祛毒气,挂五色索于儿童颈、臂等处,可保百岁无灾,称“百岁索”。在南方的五月之初,,人们到郊野采集百草,“斗百草”游戏便很自然地发生和流行。斗草多用车前子草比较草的韧性。具体玩法是,让两草(或花茎)交叉,两人各捏草之两头,用力拉扯,直至一草被拉断为止,以草不断的一方为胜。
“斗百草”先前多在儿童间玩耍。大约在南北朝,“斗百草”在南方已演变为季节性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每年端午节,民间百姓除了食粽子、饮雄黄酒、举行赛龙舟外,还常相聚一处玩“斗百草”的游戏。唐至五代十国时,宫中也流行起“斗百草”。民间男女则借“斗百草”的机会,自由交往,选择心目中的情人,以定下终身大事。让“斗百草”成了相当于今天的独身男女“赶集会”。在斗草斗花时,古代妇女为了增添输赢的刺激性,还常常会取下头上的宝钗作为赌注相博。唐代郑谷诗的“何如斗百草,赌取凤凰钗”,宋代王安石的“共向园中寻百草,归来花下赌金钗”,便是真实写照。记得笔者孩童时,仍玩过此游戏,不过,如今已不见踪影。
古人还有郊外踏青、鞭春牛、观灯猜灯谜等富有人文含义的派对,有的迄今仍在民间流行。当然,古人中也曾盛行“喝花酒”、 “评花榜”(花客为伎者选美)等不少畸形的聚会。
(本篇完)
相关文章
-
无鼻角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6800万年前)
-
这个隐居山村的农民,竟是中央警卫团团长,原本应授开国上将
-
中国古代传统的六位军神:李靖上榜,第一杀敌百万成杀神
-
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
-
巨型植食恐龙:朱特龙 体长15-20米(发现于英国怀特岛)
-
古代有哪些官衔一听吓死人,却“屁权”没有
-
袁了凡:改变命运,只在这三点
-
马嵬驿兵变主谋之谜:到底是谁煽动士兵们发动兵变?
-
上甘岭战役孤胆英雄,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不是英雄,我的班长才是
-
破釜沉舟击溃秦军,活埋降军二十万,从巨鹿之战看旧贵族的残暴
-
陈圆圆临终遗言为何责怪吴三桂?陈圆圆到底是不是乱世红颜?
-
泥盆纪最凶猛的掠食者,爪齿鱼(巨大尖牙刺穿恐鱼)
-
和珅如此聪明,为何乾隆驾崩之后不选择逃跑呢?这一点是关键
-
古代但凡家境殷实的人,一定会有三妻四妾
-
此将首战云山城,转战临津江,牺牲后吴信泉将军送他回国安葬
-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
-
【70年前的今天】1949年1月26日
-
部下问,这是怕了吗,老是被敌人追着跑,王近山笑曰,好戏在后头
-
刘禅的不幸婚姻 刘禅为何两娶张飞的丑女儿做皇后?
-
将军睡千年:将军的战袍由山川而制,足够凝重庄严
-
赵义京:创造了平原地区伏击战的范例
-
唐代一直以胖为美?那可不一定……
-
小型似鸟恐龙:似鸸鹋龙 时速可达65公里(堪称奔跑冠军)
-
宋氏三姐妹最后一顿晚餐解密 三姐妹终未能重聚
-
揭秘晚清官场“门子”索贿:不“孝敬”休想进门
-
戊戌变法时间
-
百年瞬间:1959年首都十大建筑
-
东西问|仝涛:西藏考古如何发现“穿越喜马拉雅的丝绸之路”?
-
四段波折落定成都,生活五年官至六品上,杜甫晚年: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