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因一篇文章被后人贬低
提起中国古代的辉煌,许多人都会想到“四大发明”,不过事实上外国人对于中国古代的成就最钦佩的不是“四大发明”,而是科举制,因为在他们看来,科举制是一种划时代的人才遴选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而且是能够为西方世界带来全新动力的制度。
比如清朝时期著名的居留中国学者格尔斯针对科举制度曾经感慨道:“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即使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眼中的弱国,仍然有许多西方学者对科举制度非常赞誉,在1870年时,著名汉学家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就在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科举制度是腐朽而落后的,西方学者的赞誉不过是迷惑中国人的手段,不过事实上西方学者对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肯定早在明朝就已经大量出现。在如今的汉文化学者和专家当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败不在于科举制,而在于科举制背后的体制。
当然,科举制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在西方对中国科举制度大肆鼓吹的明代,中国人却对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自然就是《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中举》。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当中创造出许多饱含隐喻色彩的人物,但没有哪一位能够像范进这样,简直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可笑展现的淋漓尽致。
范进生活在八股取士最盛行的明代,此时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一个顶峰,但同时也走向了僵化。在当时所有读书人都以通过科举为目标,范进也不例外。可是范进是悲哀的,他将数十年青春全部押在科举考试上,却几十年屡试不第,直到五十多岁时他还是一位童生,同时他不愿意从事任何劳动,只能靠自己的老母亲养活。同乡的人都把他当做笑柄,他的岳父也对他不屑一顾。可是当范进一朝及第之后,所有人都开始与他攀关系,对他阿谀奉承。在那个时代,人的价值仿佛完全体现在考试当中,科举制度成为绑在人们身上的枷锁,束缚思想的牢笼。在后世,经常有人拿《范进中举》来讽刺科举制度,并认为科举制度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
《范进中举》对于明朝时期八股取士的讽刺和抨击当然是有根据也是有理由的,但我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认知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作为中国数千年制度延续的根基之一,科举制度的意义远大于弊端。从汉代的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国人才遴选制度一直在发展。而且这个制度,为政府选拔出许多人才。
后人总说书生误国,但姑且不论书生救国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古代单论武将没读过书的都在少数,许多名臣都堪称文武双全。比如西晋名将刘琨和祖逖,刻苦学习,听到鸡叫的声音就起来练武读书,这个故事出自于《晋书·祖逖传》,原文:“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再比如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年轻时家庭贫困,在善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读书,却被他人冤为小偷,文天祥据理力争才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此事他更加刻苦的读书,最终金榜题名,并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贤士当然不止上面两位,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贤士,大多都有功名在身。不过由于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日益僵化,加之清朝的衰弱,科举制度也成为众人讨伐的对象。在民主和科学面前,老迈的科举制度仿佛已经腐朽不堪,但是,这种一味否定前人制度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对此钱穆先生非常痛心的说道:“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不可说不是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考试制度之废弃,仅其一例。”钱穆先生的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从一位文人的身份,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这又比西方学者的观点更加深邃。
当然,科举制度并不是完美的,此文也并非是要鼓吹科举制度,但是我想我们看待历史应当客观公正,切不可一叶障目。比如通过一篇《范进中举》就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人才遴选制度,这样做未免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嫌疑。
相关文章
-
古代女人来月经了垫什么?答案让人目瞪口呆
-
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由哪些构件组成?
-
古人的春运:慢悠悠的路途,沉甸甸的乡愁
-
钉背龙:欧洲中型恐龙(长4-5米/臀部长有完整骨甲)
-
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谁 唐伯虎在四人中名声最大
-
精忠岳飞王贵简介 岳飞部将王贵为何出卖岳飞?
-
昭君出塞后,过得怎样?嫁祖孙三代,自杀身亡
-
对于曹操的威胁,孙权的态度是什么,诸葛亮之语究竟有多大作用
-
史上公认的七位“战神”都是谁?
-
文成公主入藏后地位崇高,却没有生下子女,最后她的结局如何?
-
高手在民间,史上最有排场的一伙盗墓贼,亲自参与马王堆挖掘
-
戏史正源——关于皖南花鼓戏源流的几点思考(下)
-
南越王赵佗上汉文帝书讲什么 主要证明什么道理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6日
-
金正恩十大不为人知的秘密:条条让人感到惊讶!
-
宋朝八贤王简介 八贤王的人物原型是谁分别有什么成就
-
小型偷蛋龙类:雌驼龙 体长近1-2米(嘴巴像鹦鹉)
-
古代宫刑是怎么实施的?宫刑过程详解(非常的惨无人道)
-
左宗棠“问鼎”隐情 左宗棠曾想造反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
-
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点,上帝创造了人类
-
解密传教士汤若望验证日食冤案始末
-
开国将军中著名的三震,个个威震三军
-
商鞅死亡之谜 历史上商鞅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鲁智深武松三拳两脚打不倒:李逵的防御能力,像不像大兴安岭中的两种猛兽?
-
图里亚龙:超巨型食草恐龙(长30米/欧洲最大的恐龙)
-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为什么喜欢吃胭脂:习惯(在女孩堆长大)
-
宋朝最昏庸的皇帝是谁 他为什么可以成功登位
-
初唐四杰及其代表作 初唐四杰成就最高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