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医”孙思邈:第一次意外提出不生瘤“秘方”孙思邈
他被称为“药王”、“神医”,生平勤奋好学,著书众多,为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甚至是首位提出不生瘤的医者,实为千古良才,他便是——孙思邈。
时代之中总是会出现跨时代的人物,才能够使得时代进步。而孙思邈则是他那个时代中的跨时代者,他医术高超,甚至是第一个提出不生瘤的“秘方”的医者。作为有名的神医,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医学著作,例如《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所留下的经典医学著作,不仅在当时被奉为至宝,就连发展了千年之后的现代,也依然对其多加钻研。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位医界大能,你又了解多少呢?
年少有为
据《旧唐书》记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18岁时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开始为乡邻治病。
年纪轻轻便如此有为,实为良才。而他原本是出自穷苦人家,因自身患病花费钱财而立志学医,天资聪慧的他,在20岁的时候便能够为乡邻们治病,果真是天赋异禀。
不慕名利
在孙思邈年纪高达七十岁之时,他被李世民召唤进京。对于如此高龄的长者,却依然给人以年轻人一般的感觉,让李世民认为原来真的有得道之人。
李世民对孙思邈的评价为:故知有道者,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为此,李世民多次的要邀请其入朝为官,并且许以高官厚禄。但是,孙思邈虽出身贫寒,却一心向着医学,不愿为官,最后多次拒绝感到不好意思,才将自己的徒弟给推荐去做官。此等的高风亮节,一心向着医学深造的思想,才配称为医者啊。
医德高尚
作为医者,在孙思邈的眼中,只有是否为病人之别,有病向其求医者,他必然一视同仁。并且,他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必然全力以赴。同时,他在为病人治病时,全然不顾脏臭,专心致志。此等高尚的医德,堪称医者的典范,也正是有这样高尚的医德,孙思邈才能有如此高的医学成就吧。
不仅是对人有医德,对待动物,孙思邈也同样值得人们敬佩。
孙思邈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独到见解
孙思邈认为,人的体内有“气”的存在,而“气”若是积郁则会生瘤,因此他提出要用清热解毒法。
孙思邈在《千金方》载有:“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醉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栀子、草苗、苦酒、乌梅之属,……除热解毒最良。”
孙思邈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据他解释道,“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独到见解,成了后来众多的学医者的学医之道。其见解刁钻独到之处,就连现今的医者们也同样的需要细细的学习。
孙思邈的一生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并且在医学上造诣极深,同时还有多部著作流传下来,其中,《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产生的影响极大,这两部著作被誉为是中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甚至于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
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还是其医学思想,孙思邈都绝对是一代神医。
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印刷工匠毕昇(从小孩身上获灵感)
-
15世纪中西方的转折点:明朝火器的由盛转衰
-
诺邓火腿因舌尖上中国而闻名,但腌制它的井盐因缺碘已不再食用
-
髂鳄龙:英国中型恐龙(长5米/髂骨保存最完好)
-
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断臂 断臂维纳斯对现实的影响有哪些
-
解放军一个步兵师南下边境战场,任务紧急要歼灭越军王牌部队
-
他被白求恩誉为最坚强的硬汉,割掉九个脚趾不吭一声,后授衔少将
-
节日里的党史教育丨为所有的奋斗与牺牲,致敬英烈!
-
吾辈自强!76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李白读《史记》后写下一首诗,诗名奇葩,却道出了他一生所求
-
重温《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定“两个维护”
-
济南“着急”了!
-
这些女子奇丑无比,其中有一个硬是丑到了极限,但是其本领却很大
-
陈支平:囊萤映雪不好读书——源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历史研究
-
三国绰号大盘点,庞统凤雏仅排第五,司马懿最霸气,第一实至名归
-
真是颠覆我思想观......
-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战国时期魏国大臣)
-
诸葛亮为什么敢自称“卧龙”,龙在古代难道不是皇帝的象征吗?
-
小型植食镰刀龙:二连龙 长达4米(拥有巨大指爪)
-
1978年,一通深夜电话让考古队连夜收拾行李,到底墓中发现了何物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是如何反映府兵制的演变的?
-
为什么佛祖有头发而和尚却要剃光头?
-
多铎为何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天花)
-
鬼谷子的身世之谜历史上的他到底有多鬼?
-
十八万将士一夜筑起“汉武仙台”
-
为什么我们总爱用西施指代漂亮姑娘?
-
“鬼子、阿三、棒子、毛子、猴子”称呼的由来
-
三个师兄弟夫人都是“李敏”
-
看看外国是用什么利益迎接中国元首 老外交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