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认真倾听,是一种涵养
文/民生周刊
《简爱》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谈论你自己,而在于倾听别人谈论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交谈时,都急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其实比表达更重要的是倾听。
倾听,可以增进沟通,减少误解;可以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认真倾听别人说的话,这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修养。
善于倾听,是成熟的人基本的素质
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一个小国派使者向中原的国王进献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这国王可高兴了,小国使者同时也出了一道题目,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国王听到后就请工匠去测量,称重。最后,这三个金人无论哪方面都一模一样,国王对于使者的提问难以回答。
正在为难之际,有一位大臣站出来,他拿来一根稻草从第一个金人的一边耳朵进去,结果稻草从这个金人的另外一个耳朵就出来了。
再试第二个金人,这次稻草从耳朵里穿过去,嘴巴里穿出来。又试第三个金人,这次的稻草穿进耳朵直接掉进肚子里了,再没有出现。
大臣回答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善于倾听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村上春树说:“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倾听别人的说话。”
倾听,更多的是带着思考去听,去理解别人的话语,了解别人的需求。
当我们学会倾听别人时,便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事半功倍。
倾听,更好理解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想要真正理解一个人,无需经历同样的事情,只需要做他世界的听众就足够了。
有个很强势的父亲,他和儿子的关系不太好。儿子嫌父亲啰嗦,父亲嫌儿子不听话。
每次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开始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一次在两人的争吵中,儿子说:“爸爸,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过一句话,所以你不理解我,现在开始你不用说话,只要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就行。”
父亲答应了。
当父亲重复了儿子的话后,才发现儿子原来这么懂事,也能理解儿子的做法了,父子间关系也变得融洽。
这位父亲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平时很忙,家庭中作为一家之主,少不了大男子主义,因此总是以自己的想法看待问题,很少认真听别人说的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认为,别人的诉说就是在抱怨或在为自己辩解,所以拒绝倾听。殊不知,这样的诉说是在寻求理解和安慰。
甘地曾说:“每事都应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是达到理解的最有效方法。”
确实如此。没有倾听,就没有感同身受;有倾听,才有设身处地的理解。
一个人在伤心难过时,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开导,而是愿意倾听他们的人。
倾听与倾诉,只有一字之差,但要找到一个认真的倾听者真的比我们想象得要难得多。
懂得倾听,才有真正的理解。
倾听,是一种智慧
古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倾听不是偏听,有人对我们称赞,就有人对我们批评,所以两者都需要听。
只听赞美,容易自我陶醉;只听批评,容易无地自容。
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用自己的事情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他又继续说道:“如今齐国那么大,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怕您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人。由此看来,您受到的蒙蔽比我还严重了!”
齐威王认真听完后说:“你说的很好!”
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
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谁都喜欢听好话,可批评也得听,要知道有人批评是一种幸运。忠言逆耳利于行,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人生短暂,世上之事不能一一亲自经历,所以倾听别人也是一种经历。
愿意倾听,是一种谦逊的态度,这是难得的修养。
卡耐基说:“做一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说话,使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
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能赢得朋友。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话,让沟通更顺畅,让关系更融洽。
主播:小艾
等风,也等你,带上小耳朵,与我一起聆听世界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师父曰(ID:sfy1927)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相关文章
-
血腥玛丽的故事传说 血腥玛丽的游戏介绍
-
西游地理眼|此妖王实力不亚孙悟空,如来佛也不敢惹它?或藏沙暴之谜!
-
菩提祖师和镇元大仙,谁才是《西游记》中隐藏最深的高手?
-
Essay写作得分很低该从哪找原因?
-
佛祖有几个弟子 佛祖十大弟子简介
-
盘点那些票房破十亿的烂片,你看过几部,网友:后悔贡献票房了
-
《西游记》令人意想不到的“bug”,被瞒33年,成就了今天的经典
-
比如来厉害的8个神仙:各个实力雄厚而且比如来有来头
-
姜子牙的徒弟是谁?姜子牙的徒弟武吉简介
-
【票已售罄】儿童话剧《真假美猴王》观演须知
-
自拍三千,只取一张——朋友圈晒照片的自我修养|2018年最讽刺的网络言论
-
揭秘:神话故事的太上老君真的是老子吗?老子活了多久
-
玉帝最爱的美食为何是龙肝?食材的生产地竟是西天灵山?
-
杨洁《西游记》第15集错误频出,衣服还是钟?两个唐僧撞车
-
凭实力,孙悟空真能闹天宫吗?其实真实情况如此,一场戏而已,且听分析道来
-
南海龙王叫什么 四海龙王之中南海龙王的权力
-
如来佛祖为什么要等到安天大会时,才拿出六字真言,压住孙悟空
-
金童玉女爱情故事 鸭子和虾米的传说
-
你是否感觉自己有时候像唐僧一样呢?
-
豆瓣均分9.0!这些即将重映的经典电影,哪一部你会刷N遍?
-
金鼻白毛老鼠是什么身份,为何称半截观音都没人找她麻烦
-
《西游记》中的妖怪为啥要争夺唐僧?
-
猪八戒原来是什么职位 天蓬元帅(后来是净坛使者)
-
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后,唐僧为何不再念紧箍咒?你看他的真身是啥?
-
花果山水帘洞的前世主人到底是谁?
-
宝莲灯的由来 二郎神是被冤枉的
-
夜读丨什么都舍不得扔,还谈什么生活质量
-
金蝉子10次转世分别是谁:未记载(前九次都被沙僧吃掉)
-
唐僧师徒的成功之道:四个人,四种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