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有一种习俗,父死子娶母,兄死娶嫂,这样的习俗你怎么看?
据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里记载:匈奴人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父死娶后母,兄死娶嫂,属于收继婚的一种情况。从广义上来说,收继婚包括:女子死了丈夫可以改嫁给夫家除了亲生儿子之外的其他男性,比如亡夫的叔、伯、子、侄等。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它就能演变出什么样的文化与习俗。匈奴人父死娶母(娶后母而非生母),兄死娶嫂只是他们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保证家族财富不闲置,不外流的措施而已。因此我认为匈奴人的这一习俗虽不被文明社会接受,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理解并支持匈奴人在他们自己的族群延续这一习俗。
相比农耕文明而言,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自然没有什么伦理道德限制!恶劣的气候和生存环境造成了他们野蛮的个性。抢夺财物、牲畜和女人在草原上早就司空见惯,遇上灾害之年就会大举侵入关内抢劫财物。当这些游牧民族来到中原后,慢慢的接受了儒家文化。再加上地理环境的改变,再也不需要靠增加人口来维持部族的生存,就会抛弃这项陋习。如蒙元、满清入关后都取消了妻后母的习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由草原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决定的。草原上物资少,人口缺一切以生存和发展人口为第一要素。掌握更多女人意味着可以出生更多的人口,其次草原上一个女人没有照顾很难生存,最重要的是母糸社会遗存,在家族內部女人居领导地位且掌握主要财产,草原上除了人口缺以外最缺的是财产了,这样做可以使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可以想象草原上有两个部落互相竞争,一个部落是按照中原人的规矩;一个部落是按照草原的规矩,也就是父死娶母,兄死娶嫂。毫无疑问,经过一两代人之后,实行草原规矩的部落会比第一个部落多出很多的青壮年男丁,从而在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优势。有足够的男性继承人充当战士和劳动力,部落才能够发展壮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充分的利用部落内女性的生育能力。像寡母、寡嫂可能都是依然有生育能力的。如果没有人娶她们,那么毫无疑问对于部落而言,这部分的生育资源就浪费了。而如果是外人娶了,那么寡母和寡嫂留下的幼子,往往就很难保证得到很好的照顾。于是最优的方案,就是让一大家人中的其他青壮年娶过来,这样还是一家亲,共同抚养下一代。
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就曾嫁匈奴三代单于,为汉代北方边境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匈奴未受汉人儒家学说的影响,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束缚,没有汉人固有的伦常观念。认为女人就是女人,继母与嫂子弟妹都是外人,没有血缘关系。娶之并没有妨碍。
《三体》里的名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它就能演变出什么样的文化与习俗,你怎么看匈奴这种习俗?欢迎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
-
穷极伟丽宝相庄严:鬼方分享辽代皇家奉国寺艺术
-
明时期宦官不可断文识字的局面是如何改变的?
-
守宫砂是什么 真的能够辨别是否为处女吗
-
王永生同志逝世
-
古代的战马为何大都矮如驴,且培养不出优良的品种
-
怀逸法师:在人们心中树起“英雄纪念碑”
-
揭秘:解放军有能力了,毛主席为什么还是不去解放金门?
-
懂得示弱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格局,更是一种境界...
-
数据观市(601):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总生育率
-
解密元宪宗蒙哥屠杀窝阔台后裔
-
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各有什么故事?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文武兼备的虎胆将军——彭雪枫
-
长大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
有奖 |北洋水师输给的不是日本,而是自己人之手?
-
开国上将许世友病危前说了这句话,真是谁也想不到
-
中西历史上的七大惊人巧合,真的无法想象?
-
西汉时期有哪些名将? 解密西汉名将武力排行榜
-
《长歌行》临近大结局,大boss已现身,最担心的事也要来了!
-
古代真实宫女的生活状态:卑微的生活与牲畜无异
-
老狼的歌音里,有许多人的二十多岁丨日签
-
何新解放战争杂记:淮海战役决策的形成过程
-
为什么说古代女子一旦充军就完了?
-
唐玄宗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两人都是唐朝皇帝
-
武松实力如何?排名第14,天生神力(战斗力分析)
-
明代除了魏忠贤,还有哪些宦官专政?
-
新中国开国四大将首:第一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你都知道吗?
-
最惨摄政王:重仁重义鲁隐公被父亲抢老婆,被弟弟抢皇位无故坑杀
-
注意,缅甸涛建战争公墓中所葬不是远征军
-
美国断言共产党不出三个月就会退出上海 陈毅两件事将他们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