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雄略一代英主:回顾柴荣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一代英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本来终结五代乱世的人会是他。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柴荣的生平。
追随郭威
柴荣(921—959),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本是郭威内侄,后收为养子。生父柴守礼,是郭威妻子柴氏之兄。
柴荣生于唐天祐十八年(后梁龙德元年,921年)九月二十四日,成年以前就生活在姑父郭威家里。当时郭威见柴荣办事谨慎,为人厚道,就把家里开支等事交他去管。柴荣悉心经度,曾与一商人一起到江陵(今湖北荆沙)贩卖茶货,使本不宽裕的家用得到周济,郭威很赏识他,就把他收为义子。柴荣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更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深知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这对于他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郭威在后汉朝廷中任枢密使时,柴荣被任为左监门卫将军。郭威改任天雄军节度使镇守邺城(今河北大名东北)时,柴荣就任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并领有贵州(今广西郁林)刺史、检校右仆射的头衔。郭威带兵去首都开封夺权时,柴荣便留守邺城,他是郭威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心腹。
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即位为帝,柴荣被任为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他为政清肃,盗不犯境,而且在澶州遭洪水破坏后,整修和拓宽街道,扩大城市规模,得到吏民好评。次年正月,慕容彦超在兖州(今属山东)起兵反周。柴荣几次上表请求征讨,郭威也打算用他,但由于枢密使王峻阻挠而未实现。这年底他晋衔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进一步引起王峻的不满,广顺三年(953)正月入朝觐见郭威后竟不得留京。直到王峻被贬逐后,柴荣才被任为开封尹,封晋王。
亲征高平
显德元年(954)正月,柴荣晋升为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依前开封尹兼功德使,判内外兵马事,从而控制了最高军事指挥权。两天后,郭威病死,秘不发丧。过了四天宣布郭威的遗命:“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一》)柴荣即帝位,是为世宗。
柴荣即帝位不到十天,潞州(今山西长治)方面就传来北汉刘崇举兵南下的消息,柴荣打算亲征,宰相冯道认为不妥,反复谏阻。柴荣则表示自己要学唐太宗,要以泰山压卵之势击败刘崇。经过一番准备,柴荣于三月十一日亲征,十九日即在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与北汉契丹联军展开大战。交战开始,周军右翼骑兵望风而逃,造成步兵解甲投敌。紧要关头,柴荣“自率亲骑,临阵督战”,“驰骑于阵前,先犯其锋”,这大大鼓舞了士气,“战士皆奋命争先”,很快扭转了局面。随着增援部队的到达,周军大胜。“降贼军数千人,所获辎重、兵器、驼马、伪乘舆器服等不可胜纪”。北汉军则“僵尸弃甲,填满山谷”,刘崇狼狈逃回太原。战役结束,柴荣不仅奖赏了有功将士,更从严惩处了作战不力的将校,杀樊爱能、何徽等70余人,“由是骄将堕兵,无不知惧”(《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一》)。有效地整顿了军纪,大大提高了战斗力,随后的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一直打到太原城下,后来还是由于契丹军队赶到和久雨致士卒疲病才撤军南返。
高平之战结束后,柴荣针对战场上所暴露的问题指出:“兵在精不在众,宜令一一点选,精锐者选为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可用,又不虚费。”于是大规模整编禁军,“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殿前诸班”(《五代会要·卷12·京城诸军》)。“复命总戎者,自龙捷、虎捷以降,一一选之,老弱羸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且减冗食之费焉。”(《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一》)
恢复经济
柴荣关心民间疾苦,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显德二年(955)正月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其近北地诸州,应有陷蕃人户,自蕃界来归业者,五周年内来者,三分交还二分;十周年内来者,交还一半;十五周年来者,三分交还一分;十五周年外来者,不在交还之限。”(《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这些规定促使逃户及早回归和荒弃庄田的开垦利用,大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显德五年(958),他读唐朝同州刺史元稹所上的《均田表》后,下诏称赞此表“较当时之利病,曲尽其情;俾一境之生灵,咸受其赐”(《五代会要·卷25·租税》),遂命按表制成《均田图》赐给诸道节度使、刺史,随后又派“遣左散骑常侍艾颖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旧五代史·卷118·周世宗纪五》)。连历代受优待免纳租税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赋。
疏浚漕运水路,固然有军事意义,但对水利灌溉和经济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显德二年开始,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资治通鉴·卷294》)。
为了增加劳动力和兵源,柴荣于显德二年五月下诏限制寺院的发展:“诸道州府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还严格规定出家为僧尼的条件。这一年共废寺院30336所,仅保留寺院2694所,收效显著。
此外,柴荣在漕运和铸钱等方面也作了一些变革,减轻了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结束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虚心求谏
柴荣的虚心求谏也是很有名的。显德二年二月下诏,他认为自己“涉道犹浅,经事未深,常惧昏蒙,不克负荷”,因而要求“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这年四月,更下诏明确要求“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已下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首”(《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这种大面积命题对策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他审读后,尤对王朴的《平边策》中所提“先易后难”的主张最为赏识,并且随即付诸实践。
五月,柴荣派向训、王景等西征,不出半年,先后攻取了后蜀的秦(今甘肃天水)、阶(今武都东)、成(今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等4州之地。十一月,他派李谷等南征,围攻南唐寿州(今安徽寿县)等地。显德三年初,他亲征寿州,取得正阳(今颍上西南)之战的胜利,且派兵攻取了南唐的滁(今滁县)、扬(今江苏扬州)、泰(今属江苏)、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潜山)等州,但寿州由于南唐将领刘仁赡死守未能攻下。显德四年初,柴荣第二次南征,终于攻下了寿州城。这年底,他又第三次南征,连取濠(今凤阳西北)、泗(今泗县东南)、楚(今江苏淮安)、扬等州,到显德五年,南唐李璠遣使求和,割江淮之间14州60县土地,并付犒军银10万两、绢10万匹、钱10万贯、茶50万斤、米麦20万石。并规定今后岁输贡物10万。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英年早逝
显德六年(959)三月,柴荣再次北伐。取道沧州(今属河北)北上,率步骑数万直入辽境。到五月就先后收复瀛(今河间)、莫(今任丘北)、易(今易县)3州和益津(今文安县境)、瓦桥(今雄县境)、淤口(今霸县境)3关,共计17县之地,为五代以来对辽作战所取得的最大胜利。正当柴荣大会诸将,议取幽州(今北京)之时,突然患病,只得班师回到汴京,六月十九日病逝,年仅39岁。这样,他想为君30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然而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为结束割据开创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所以史评:“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旧五代史·卷119·周世宗纪六》)是有道理的。他确实是五代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
参考文献:
《旧五代史》《五代会要》《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
-
六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六国联合能否打败秦国
-
“与猪同行”中国古代猪类的驯化与饲养(文字版)
-
“憨豆先生”为何不开口说话?原来他有这样的“难言之隐”!
-
《告台湾同胞书》是劝降书吗?
-
古代妃子第一次侍寝时,嬷嬷都告诉了她们什么?
-
韩国黑金星原型人物是谁 黑金星为何被派遣去朝鲜
-
李淑一提出一个要求,毛泽东婉言拒绝了
-
唐太宗的枕边书,没想到过了1300年后竟然这样火
-
历史解密岳飞周亚夫 治军严谨死于非命
-
为什么我们总爱用西施指代漂亮姑娘?
-
砥砺前行迈向伟大复兴新征途
-
战争造成的尴尬:开国元帅娶了中将的妻子,后来结果怎么样了?
-
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典型以少胜多的战役(商朝灭亡)
-
拉伯龙:非洲小型腕龙科恐龙(长1.8米/生于侏罗纪中期)
-
【学党史】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31日
-
泥潭龙:中国小型植食性恐龙(罕见四指不长牙)
-
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吗?——与曾业英先生商榷(三)
-
邓小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最后的汉人封建政权,1662-1683年的明郑政权是什么样?
-
伽马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被伽马射线辐射会怎样
-
和尚科学家妙捞镇河铁牛
-
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小姐成了嫔妃,她从丫环逆袭成一代贤后
-
解读古代的“驻京办”兴衰史:汉朝已有唐朝全盛
-
古籍中的避讳字 | 聚珍文化课
-
南宋高宠简介 岳飞手下第一猛将高宠被铁滑车碾死
-
东北野战军拥兵百万,改编四野后,所部四大兵团都由谁任司令员
-
千古美女为唐太宗皇帝殉情
-
四大美女千古流传,为何没有妲己?是因为妲己不够漂亮吗?
-
百年党史每日学(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