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当年为何不屑于考北大?
1918年秋,毛泽东为筹办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事宜,与萧瑜、罗章龙等由长沙来到北京,其时他在“湖南一师”的恩师杨昌济已受聘在北大任教,毛泽东就住到杨昌济家里。
经由杨昌济介绍,毛泽东结识了北大教授李大钊,并经李大钊推荐,谋得北大图书馆书记员一职,负责报刊书籍的借阅登记和归类整理等事务,月薪八元。工作之余,毛泽东还报名成为北大社会哲学系的一名注册旁听生,并加入北大新闻研究会等团体。
这一段时间内,与他同行的同乡好友罗章龙经过考试,成为北大哲学系的正式学生,但作为旁听生的毛泽东却不为所动。人们不禁要问:毛泽东好学深思才华横溢,一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为何不报考当时“领风气之先”的北大呢?
坊间有很多说法流传,据说时任北大英文部教授会主任的胡适说过这样一段话:毛泽东不是我的学生,他当时只是在北大图书馆做事;按照毛泽东当时的水平,他考北大是考不上的。
胡适素以谦谦君子自居,这段话被认为是他说过的最没有绅士风度的话。事实真相并非如他所述。
据曾与毛泽东有“管鲍之交”的罗章龙回忆:毛泽东当时压根就没有报考北大的意愿,甚至对报考北大持一种不屑的态度,因为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旁听后,觉得北大课程太陈旧,太腐朽,不值得费事儿,考北大是浪费时间。
因此他在北大呆了一段时间后,仍然回到湖南,组织创建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发动“驱张运动”……这些,才是他认为当时更值得做的事。
毛泽东不考北大,显示了他的独立思考精神和豪放不羁的个性,这是他的个人选择,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对其他学子当然不具备广泛的示范性,但是却给青年学子们一个启示:
考或不考名牌学府,其实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要做好自己清晰的人生规划,考虑清楚作什么样的选择,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最有益最有帮助!
毛泽东的选择让中国历史可能少了一位杰出的学者,但却拥有了一位开天辟地的伟大革命家。(文 丁锐)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晚上一起睡吗?不是(但是非常讲究)
-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身边的四个女人
-
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呢?这其中存在着什么原因?
-
西周最高爵位诸侯国有八个,为何都没有成为春秋大国?
-
对于才子徐志摩来说红颜真是祸水,陆小曼是怎么把他坑死的?
-
韩信未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打仗却很厉害,原因是什么?
-
女神连嫁给祖孙三人,还为每人都生了孩子,后人却对她无比敬仰
-
揭秘|英国BBC:中国皇帝15天要睡121人,最多时9人一晚
-
历史解密剿杀关羽五方行动 刘备丧尽天良谋害关羽
-
细思恐极,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被这些爱情故事给骗了
-
为什么秦始皇一死秦国就灭亡了?(统一速度过快秦法严苛)
-
此国曾是我国的省份,如今虽独立发展,但仍享受中国遗留的福利
-
宋朝为何食品“安全法”最严厉,只因一个“特殊”的原因
-
他曾是红军的战斗英雄,因受伤调任税务局长,后却因贪污被枪决
-
中国最失落的古都:从世界一哥到没落公子
-
许世友上少林寺,为何不愿受戒,练武八年最终打出山门
-
抗战时,“平原模范伏击战”的发生地,为何在今天已归属不同的县
-
棒子、毛子、猴子、鬼子、阿三 称呼是怎么来的
-
民国军阀主要将领和地盘详细资料:各系军阀实力
-
弗克海姆龙:阿根廷巨型恐龙(长10米/距今1.61亿年前)
-
古代贵族如何打造雅致贵重的金器
-
差点统一世界的三个人:拿破仑/成吉思汗/希特勒(明垂千古)
-
才女一上联:“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苏东坡一下联,经典
-
财源滚滚新年到,正月初五祭财神,这项习俗竟与姜子牙有关
-
湘阴新添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详细名单(岳州窑、“徐正兴宝号”、左太傅祠)
-
一个政权从潜规则的歧途上聚敛财富,难以避免整个体制乃至全社会的腐败与沉沦
-
燕云十八骑的由来 燕云十八骑的最终命运
-
森林龙:最原始的甲龙类(长6米/第三种发现的恐龙)
-
揭秘蒋经国初恋:16岁时与冯玉祥女儿冯弗坠入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