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相当于现代什么军衔
《庄子·养生主》说:﹝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是,有一种帝王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叫做"千牛刀",名字就是典出《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
关于"千牛刀"出现的记载,较早可见于南朝刘宋。萧子显(萧道成的孙子)《南齐书》:"玉夫(杨玉夫)与其党陈奉伯等二十五人同谋,于毡屋中取千牛刀杀苍梧王(南朝宋"后废帝"刘昱)"。说的是一场著名的宫廷政变:南朝宋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七日半夜,杨玉夫和杨万年潜入仁寿殿,乘刘昱熟睡如泥时,用皇帝刘昱自己的千牛刀杀掉了皇帝。
北朝北魏的时候,出现了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他们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掌执御刀"千牛刀",这种禁卫武官就是--"千牛备身"。
最初"千牛备身"出现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领这些武官。后来,北魏孝明帝中期出了"领左右",很可能就统领着"千牛备身"。再往后,历朝历代统领"千牛备身"的机构名称不断变化,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称"左右千牛府",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为"左右千牛卫"。"千牛卫",正是因为它统领着禁卫武官"千牛备身"而得名。
唐代禁卫军分为南、北两衙,左右千牛卫是南衙卫兵。
南衙卫兵就是"十六卫",是国家军队。 唐朝实行"府兵制",在"南衙十六卫"中,除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不领府兵、只负责警卫外,前"十二卫"都遥领全国府兵。
北衙禁军由"北门屯营"逐渐发展为"北衙六军"等,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支就是"羽林军"。北衙禁军是皇帝私人军队,是"募兵",由皇帝亲信指挥。
南北衙禁卫军共同卫戍皇宫和京师,并相互牵制。但盛唐之后,"南衙府兵"逐渐衰败,"北衙禁军"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唯一依靠。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中,李元芳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狄仁杰的卫队是千牛卫。连武则天的内卫在名义上也属于千牛卫。
唐制,官员有虚衔和实授两种,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是虚衔(相当于现代的军衔),并无实际权力,相当于荣誉职务。王孝杰、桓斌、权善才这三个大将军虽掌握有实权,但和汉朝的大将军并不完全一样,唐的大将军很多,大将军只是军衔(相当于现代的上将吧),不被实授指挥权的话就是个闲人,不象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那是全国军队的司令。唐朝的军区司令在早期叫某某道大总管(只管军,不能管政),全国共分十五道, 比如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就相当于现代的北京军区司令,但并不 一定是大将军担任,狄仁杰就做过河北道行军副大总管(正的是太子挂了个名,他实际是正的),到唐玄宗时改名叫节度使, 全国分十节度,统管辖区内一切军、政事务,这一变化正是唐衰落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实际上是相当于现代的陆军上将,给总理做跟班。
而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检校",是"诏除"(皇帝下诏单批)而非"正命"(通过吏部正式任命)的"加官"。在唐代官制中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兼领"或者"代理",即本来就有一定的职位,"兼领"平级/低级的另一种职位。如唐初南衙十六卫的将领经常"检校"北衙羽林将军--"某卫大将军(正三品)检校羽林将军(从三品)";长孙无忌以"太尉(正一品)"身份"检校中书令(正三品)"。
第二,并不需要真正地履职的额外加官。类似于现代的荣誉主席的意思。如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但实际上他根本不需要到工部去任职。
所以从剧情上看,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更可能是属于第二种情况,因为他之前只是"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级别比"大将军(正三品)"低两级,不属于"兼领平级/低级官职"的情况,而且李元芳并不在"千牛卫"管事、不参与大型朝会、仪仗,只是跟着狄仁杰四处查案。
到了北宋,府兵制早已土崩瓦解,"南衙十六卫"更是不复存在。宋朝的"十六卫"只是一种虚衔,并不是职能机构,只是设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职,没有职能、没有权力、没有属兵、没有定额。作为"十六卫"之二的"左右千牛卫",在宋代,被用来封降君,"千牛卫"早已有名无实。
相关文章
-
No.1062葛兆光|“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
-
中亚植食恐龙: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
-
2500年历史谜案:孔子和这个爱发绿帽的女人单独见面,到底聊了啥
-
我的兄弟叫顺溜:宝强国强两度合作,顺溜被说个人英雄主义?
-
公孙大娘的故事:唐宫第一舞人(流落江湖,寂寞而终)
-
史海拾遗 ┃ 黄兴佚文20篇——纪念黄兴逝世102周年
-
哪位皇帝的家族因自相残杀而灭族?秦始皇后代下落不明
-
开战前司令员外出观察,差点被敌人活捉,司令员略施小计成功脱险
-
古代的金元宝长什么样子?
-
四川高校学子访十二桥烈士墓,赓续红色血脉
-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他到底有哪些重大成就
-
古装剧里杀人如杀鸡,难道在古代杀人就没人管吗?
-
盐都龙:四川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5米/距今1.63亿年前)
-
什么是全真道?
-
武松并不完美古今人们究竟喜欢他什么
-
党史小故事|黄埔军校名称与读音的由来
-
唐代诗人圈的两大渣男:一位写下最美情诗,一位写下最美失恋诗
-
孔子南游到过宁国吗?
-
世界为什么讨厌犹太人?原因有三点(遭到屠杀的原因)
-
未解之谜:清朝古尸肉身为何僵而不腐
-
克拉玛依龙:新疆大型食肉恐龙(长11米/9750万年前)
-
百名民警讲英烈故事:永远的丰碑——关向应
-
94年建国门事件解密 建国门事件死了多少人
-
从“翰池墨海”展看砚的历史演变,赏吴昌硕铭太史砚
-
为什么说中国人最会用“香”?两千年前的香气,至今仍然能够闻到
-
柳公权是什么朝代的人 他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
-
悟空翼龙:辽宁小型食肉恐龙(长0.2米/距今1.2亿年)
-
古代饮料花样多
-
许世友大战白马关,阻敌七昼夜,胡琏被斩“金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