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学子访十二桥烈士墓,赓续红色血脉
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13日电(通讯员罗渲铃)烈士的鲜血浇灌了川西沃野,染红了成都黎明的朝霞,石碑上镌刻着的三十六个名字,将他们的故事向后人一一诉说。7月13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青年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成都市西门外文化公园内的十二桥烈士墓参观学习,了解红色历史,缅怀英雄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走好青年之路。
图为十二桥烈士墓入口石碑。 中国青年通讯社 罗渲铃 摄。
了解历史,铭记过往
青年实践队的队长说,为了更好地理解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在出发来到十二桥烈士墓前,队员们已经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十二桥烈士墓的历史背景和长眠于此地的英雄有了一些认识。
谈话间,记者跟随小队抵达了目的地。十二桥烈士墓的墓前正中竖立一座纪念石碑,上面镌刻着“十二桥死难烈士墓”8个醒目的红色字体。浮雕广场上,前面是4排烈士纪念碑,36位烈士的名字和简要事迹刻在红色花岗石碑上。在墓碑之后,是一组大型浮雕,分为晨曦、缅怀两组塑像。晨曦取材红色花岗石,根据36位革命烈士形象特点及英勇事迹组合成20米的长卷浮雕。缅怀肖像用汉白玉雕琢,母子手捧鲜花站在英烈墓前,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烈士的怀念和敬仰。
图为十二桥烈士墓浮雕广场。 中国青年通讯社 罗渲铃 摄。
而在墓园的左侧,耸立着一尊从十二桥烈士牺牲处迁移过来的大型雕塑,是一只用岩石堆砌、雕塑而成的手,戴着镣铐,五指伸向天空,犹如一只呼唤自由的大手,承载着烈士们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
大手下有五面烈士事迹栏,青年实践队的成员们虽然已对十二桥烈士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仍怀揣着进一步学习的好奇来到事迹栏前仔细阅读学习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图为十二桥烈士墓事迹栏。中国青年通讯社 罗渲铃 摄。
通过展板上一行行,一列列的文字,他们看到了留学归来,坚定入党的杨伯恺烈士;看到了英勇抗英,奉献于党的于渊烈士;看到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打响川西工农第一枪,领导了绵竹暴动的王干清烈士;看到了以世界语为武器,向国内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黑幕,宣传党和人民解放军伟大胜利的许寿贞烈士……
烈日炎热,蝉鸣聒噪,青年实践队的队员们却沉浸在他们的故事中沉思,刻在石碑上的一个个名字也在他们的思考和理解中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鲜活。了解历史,铭记过往,这是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思想必修课,也是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传承担当。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我绝不写一个字,就是马上枪毙我也不写。死怕什么,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有价值!”
在青年实践队的队员们还在回味之时,一句清脆响亮,铿锵有力的宣言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佩戴者红领巾的小朋友正在录制十二桥烈士墓的宣传视频。这句来自杨伯凯烈士就义前对敌人坚定的拒绝,深深地打动了队员刘同学。”其实来之前我阅读了杨伯凯烈士的故事,对这样一句有骨气的话印象非常深刻,但当我真正站在这里感受过后,才真正明白在那样的环境下说出这样的话有多么不容易,“她说,“小朋友也非常有朝气读的很好,讲解的也很细致,很厉害。”
图为十二桥烈士墓宣传视频录制现场。中国青年通讯社 罗渲铃 摄。
正值暑期,来到十二桥烈士墓参观的人不少,被问及此时此刻有怎样心情的时候,游客尚女士告诉记者,来到这里,感到沉重的同时也无比敬佩,长眠在这里的三十六名英雄是无数革命烈士的一个缩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抛头颅洒热血,让人肃然起敬,“身处先辈们所期望的‘美好时代’,其实有些时候很难真正体会到他们艰辛曲折的革命路程,但幸好现在还有这样的革命遗址存在,让我们可以跟着历史的足迹,去纪念那些红色革命烈士,”尚女士感慨道“我觉得来参观这样的地方真的很有意义。”
十二桥烈士是共和国成立后,成都即将解放之时,被反动派杀害的。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惧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革命志士壮丽的人生赞歌。成都人民将永远铭记着这些蓉城的英烈们,永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完成先烈们开创未竟的事业。
建党百年,风雨同舟,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汲取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忠心祝愿祖国繁荣富强,我们会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结束之际小组成员齐声说道。
相关文章
-
二战德国有条鲜为人知的“内部疆界”,任何人都不能私自跨越
-
推动世界十大思想巨著 神曲哈姆雷特纷纷上榜
-
立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
传奇女英雄满都海:为保黄金家族尽心竭力,32岁下嫁晚辈孩童
-
八路军一部队"绑票"日寇换物资,竟抓了日本天皇外甥
-
现在的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彩民,其实,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彩票更疯狂
-
《水浒传》中不为人知的十二银钗的魅力指数
-
秦孝文王死后是谁继位 秦孝文王立异性子嗣为帝
-
党史日历|9月6日
-
三星堆何以让人称绝
-
对越反击战中解放军“十条戒令”之远离百姓
-
皇帝不听凌烟阁功臣的话,导致长安被敌军攻占,大唐社稷因此被毁
-
为什么说中国人最会用“香”?两千年前的香气,至今仍然能够闻到
-
一介武夫军阀,竟被誉为“武圣”,死后数万人送葬
-
古代贵族如何打造雅致贵重的金器
-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
澳洲棘龙:澳洲出土的第一种棘龙科(长9米/疑名恐龙)
-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被盗 秦始皇帝陵暗藏什么玄机
-
古代农民起义声势都很浩大,为什么最终成功建国的,却非常少
-
古代官员怎么“提案”? 朝局历史档案解密
-
上帝对宇航员的警告 宇宙中存在智力比人类更高的群体
-
古代对妻子的称呼,皇帝称皇后/宰相称夫人(文人称拙荆)
-
历史上最有魅力的女人万贵妃
-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
-
巨型肉食恐龙:矮异特龙 仅出土一根腿骨(推测身高极矮)
-
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
-
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夫人殷森逝世,结婚时仅请朋友吃了鸡汤面
-
揭秘:“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形状、质地及镌刻者及今何在?
-
被誉为运河界的天花板,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历经千年依旧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