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挖出一竹简,解开庞涓残害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是兵圣孙武的子孙。他不仅是一位著名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复仇者。而他与同门庞涓的恩怨情仇,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众所周知,孙膑本名已经失传。他之所以被称为“孙膑”,是因为他遭庞涓陷害,被施以残忍的膑刑。那么庞涓为何对曾经的好友庞涓如此残忍?在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孙膑早年他与庞涓一同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之后,庞涓先行下山,在魏国找到了工作,被魏惠王任命为大将。
根据《史记》记载,庞涓深知孙膑的能力强于自己。因此,他派出使者邀请孙膑来魏国与自己共事。孙膑不知是计,欣然前往。谁知刚到魏国,庞涓便设计陷害孙膑,将他处以残忍的“膑”刑,也就是挖去他的膝盖骨。不仅如此,庞涓还在他脸上刺字,将其降为奴隶。
由此可见,庞涓之所以如此对待孙膑,是因为嫉贤妒能,害怕孙膑超过自己。那么,庞涓残害好友孙膑,真的只是嫉贤妒能那么简单吗?
1964年,山东省临沂市市区银雀山西南麓发现一处大型汉墓,发掘出汉代时期的大量竹简。令人惊喜的是,在这座汉墓中,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在此之前,一直有学者怀疑《孙膑兵法》的存在,认为它与《孙子兵法》其实是一本书。但随着《孙膑兵法》的面世,学者们终于达成共识:《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是两本书,孙膑和孙武是两个不同的人。
通过释读《孙膑兵法》,我们在《史记》的基础上,发现孙膑与庞涓交锋中的某些细节。而这些细节,或许直指庞涓伤害孙膑的根本原因。
“围魏救赵”,是中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谋略之一。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在战斗中,庞涓率领魏军大败赵国,一路杀到其首都邯郸附近。由于形势危急,赵国紧急向齐国求援。
根据《史记》的记载,齐军主将田忌原本想直接援救赵国,击溃魏军于邯郸之下。但孙膑却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魏国主力悉数北上,国内十分空虚。应该带兵直取魏都大梁,逼迫魏军回援,然后以逸待劳,在中途截击敌军。
之后,田忌听从孙膑指令,带兵直取大梁。而庞涓果然率领军队回援,结果在桂陵遭遇齐国埋伏,魏国大败。在《孙膑兵法》中,作者孙膑为桂陵之战补充了相当多的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史记》未收录的。
根据孙膑记载,魏国虽然主力尽出,但仍保留了相当多的兵力防备齐国。想将魏国主力引回国内,其实并不容易。而以8万齐军攻破城高池深的大梁,更是天方夜谭。为了将庞涓勾回魏国,孙膑构思出一个极其残忍的计谋。
首先,孙膑建议田忌,应该首先攻击魏国的平陵城。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与此同时,平陵城位于宋国和卫国之间。齐国攻打此城,需要跨境而过,因此粮道难以保证。兵法讲究避实就虚,孙膑偏偏要硬着头去撞这个“实”。在旁人看来,孙膑其实犯了兵家之大忌。
在选定攻击方向后,孙膑又问田忌:“在咱们军中,谁的指挥才能最差?”对此,田忌回答:“恐怕是齐城、 高唐二位都大夫吧!。”于是孙膑从容道:“那我建议将军应以两位大夫为前锋,攻打平陵城。”
平陵本来就不容易攻打,如今还要派两位最差的将领打前锋,谅谁都会感到疑惑。然而田忌一向信服孙膑,竟同意了他的计划。之后,齐城大夫和高唐大夫果然大败于平陵城下,两人相继被杀,他们所率领的两支军队全军覆没。
遭遇这场大败,孙膑继续进谏道:“好了,咱们现在应当饶过平陵,直取敌都大梁。”田忌见二大夫刚战败,孙膑还要攻打大梁,于是惊恐地问道:“咱们刚遭此大败,怎能继续攻打敌军守备严密的首都呢?”对此,孙膑回答:“我就是想制造我们不懂兵法的假象。”
原来,孙膑之所以冒险攻打平陵,故意牺牲二位大夫,完全是为了制造齐军很容易击败的假象。庞涓发现齐军指挥混乱且战斗力极弱,一定会暂时放下对于赵国的攻击,以回援大梁为名,击灭齐军建立功劳。送到嘴边的肥肉,谁会不吃呢?
因此,庞涓果然带领一支轻兵,驰援大梁。谁知孙膑早就在桂陵设下埋伏,导致魏军大败,庞涓一战被擒。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孙膑的桂陵之战不可谓不精妙。但仔细一想,却又让人感受到孙膑的可怕之处。为了取得胜利,孙膑竟不惜故意牺牲二大夫以及他们所属军队的性命。虽然说“慈不掌兵”,但不等于可以赤裸裸地牺牲士兵的性命。
引诱庞涓回援,绝非只有一种方法。但牺牲二大夫以及他们的军队,却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为了效率,孙膑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他人的生命。
由此可见,孙膑心肠的歹毒以及自私自利,丝毫不下于庞涓。对于孙膑的秉性,曾与他朝夕相处的庞涓又如何不知?原本,庞涓和孙膑的才能就不分伯仲。因而庞涓陷害孙膑,很大程度是先下手为强。庞涓不整孙膑,谁能保证未来孙膑不会对庞涓下手?毕竟鬼谷子之术,本就是自利之术。因此庞涓害孙膑,未必就是嫉贤妒能。
相关文章
-
中国最“真实”的寺庙,14座佛像全是高僧肉身,常发生一件怪事
-
赣南龙:中国江西出土的巨龙类(诞生于7000万年前)
-
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王阳明诗10首(万化根源总在心)
-
班超的儿子班勇:四年征服西域 结局却悲惨下狱
-
此人前半生被人当做傻子,后半生被人扶持称帝,竟摇身一变成明君
-
西安事变后,毛主席曾给张学良一封密信,内容影响整个中国
-
童星”演员的成长,他凭借《清平乐》成功转型
-
炎帝的七个手下是谁 炎帝七个手下分别有哪些本领
-
中国当代“教父”——土皇帝禹作敏的江湖路
-
《斛珠夫人》方鉴明为自己埋雷,两徒弟都有隐患,霁风馆后继无人
-
三国甄宓简介 甄宓写诗被丈夫曹丕赐毒酒身亡
-
倒计时3天!热血重铸太和殿铜狮,六百年青铜制造工艺重现!
-
【史林漫步】是真名士自风流——“四明狂客”贺知章的真性情
-
慈禧垂帘听政的地点是?慈禧执掌大权却不在朝堂上
-
秦始皇陵“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那么人鱼膏是什么
-
花荣PK庞万春,两人的射技谁更强?吴用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
-
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何谓“蹚将”?有何历史渊源?
-
没打仗就要地要钱的王翦,功高盖主的他,如何得到善终?
-
听说日本新年号“去中国化”?年号这事,本来就很中国啊
-
红军师长把营长从医院拉出来,多年后师长是中将,而营长成上将
-
扶苏如果反了会成功吗:也许会(有蒙恬的支持)
-
明朝袁崇焕通敌叛国 清朝皇帝为袁崇焕平反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
她虽是一位女子,却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改嫁他人后生下8个孩子
-
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谁反对的最强烈
-
唐朝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帝王愿意定都长安?
-
古代人这种处理战场上尸体的方法:有的残忍到让人看了饭都吃不下
-
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
-
古人发明的奇葩治牙方法,以及古代丧心病狂的拔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