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之死: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何厚葬魏忠贤?
导读: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
然而,17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调兵遣将上,居然还有闲心做一件与御敌守城毫不相干的事情?
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绩,并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
明朝崇祯皇帝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当一面。
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能够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
魏忠贤死后,崇祯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有什么作为?杨鹤对民风剽悍的起义军实行"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庸俗、懦弱、酸腐和无能。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这种让人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
明朝宦官魏忠贤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了皇兄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是不是应该暂时放一放呢?毕竟,国祚永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时,也让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相关文章
-
古墓长明灯为何能千古不灭的原因 长明灯是什么
-
唐朝三江越虎城在哪?
-
那年,美国总统访华之后:西方流行文化影响了多少中国人?
-
有多少姐妹花共侍皇帝 帝王后宫档案解密
-
三百隐秘“智士”一部壮阔“两弹一星”发展史
-
汉口万人空巷恭迎两位抗日将军灵柩不惜一死也要挺身杀敌
-
玉楼春:柳三绝一语成谶,孙家急剧衰落,其实归根结底都因为他!
-
历史上的孙膑和庞涓谁更厉害?
-
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是谁:周亚夫(最终因绝食吐血而死)
-
有奖 |邀功精屡试不爽的职场战术竟然是这个...
-
元宵节的由来 司马迁的“太初历”
-
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终极揭秘 爱因斯坦是否发现宇宙秘密
-
守正自持不惶惑
-
中国学者在楼兰研究上有了发言权
-
揭秘:海子卧轨自杀的真相,引起了世人的震撼
-
建国元勋100人珍贵照片集
-
长沙最冷时有多冷?湘江上可以跑车马,还......
-
札纳巴札尔龙:最大型伤齿龙科恐龙(长2.7米/亚洲出土)
-
胡亥为什么要肢解姐妹?想要稳定地位(也警示他人)
-
女娲为报复纣王下了多大本钱妲己真的该死吗
-
西域36国怎么灭亡的 西域36国为什么会灭绝呢
-
柏利连尼龙:南美超巨型恐龙(长25米/仅发现脊椎骨)
-
宋朝发明一件宝物,轻薄如纸刀剑却刺不破,戚家军用它来做铠甲
-
非常规的一次军事调动,两个师互换一个旅,旅长后来都是开国上将
-
赵高死亡解密 历史上的赵高结局被诛三族
-
宁古塔披甲人为奴是什么意思:流放的刑罚(清朝时建立)
-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国指哪个朝代:南北朝(杜牧代表作)
-
大清朝第一悬案:谁谋杀了康熙
-
秦朝之后的六个朝代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