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部解密73年前绝密档案,公布“永不消逝电波”的收报人
国家安全部解密73年前绝密档案,公布“永不消逝电波”的收报人
“滴滴滴、嗒嘀嗒。”
“我等了半天,他匆匆忙忙又发了一个信号。”
“意思就是,再见。”
烈士被捕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这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上海秘密电台负责人李侠被捕前,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侠的原型李白,在向西柏坡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后,被国民党逮捕。潘汉年情报系统在上海的主要秘密电台“峰台”被破坏。李白在狱中坚贞不屈,直至1949年5月7日,英勇牺牲。
李白被捕的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文内容,又具体记录了什么?
尽管李白的故事一次又一次被搬上银幕、舞台、荧屏,然而真实的情况一直不为世人所知。
时隔73年,国家安全部近日首度解密了一份绝密档案——中央情报部电台《逐日工作报告表》。随着这份档案的解密,与李白并肩作战的战友、“峰台”最后发出的话语、精心动魄的一夜之后发生的故事,终于和人们相见。
这份电台《逐日工作报告表》,清晰记录了李白烈士被捕当晚,中央情报部电台与李白电台“峰台”的最后通联情况——
1948年12月30日零点——“他说我们声音小,我们的另一份报正在发,忽然听到他急促的出来拍,叫等一等,随着就拍出‘再见··· —·—’,时间是1:50,后来再也没出来了。”
记录显示,当天零点到2点20分,西柏坡共抄收4份电报,发出1份电报。
报告表“值班人”一栏,写着“将安”两个字。据考证,其中“将”字代表的是当晚西柏坡电台的值守人员——李康将,“安”则是当时的实习报务员。
那天夜里,他突然加快了发报速度
李康将,出生于1928年,今年93岁,党龄65年。
她的家族里走出了4位隐蔽战线革命工作者。父亲和母亲都是中共优秀情报人员。姨母是著名的左翼作家关露,受党组织派遣,先后打入汪伪特务总部76号和日本特务机关主办的刊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而她本人,长期从事党的无线电台工作,直到1985年从国家安全部离休。
“当年我被派到(中央)军委电台,后来被派到总台(党台),负责联络隐蔽战线上的电报业务。”作为中央情报部电台的报务员,她一直负责和上海“峰台”进行联络。虽然没见过面,不知道对方是谁,但长期的配合,让她能够准确把握李白的发报“性格”。
“因为联络熟了,就比较熟悉他的手法。比方说他规定的是一个频率,但他不准确地出现在那里,我能够在规定频率的周围把他找到。”
正是因为这一对不见面的战友间的默契,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康将如约与“峰台”联络时,她敏锐地感知到了这次收发电的异常。
为了让西柏坡电台能够一次性抄收准确,“峰台”每次发报时都很慢。可那天夜里,李康将收报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突然加快了速度。
“发报的当中他突然停了,匆匆忙忙打出一个‘等一等’的信号,那我就等,等了半天也没出来给我发信号。”
“他匆匆忙忙又发了一个信号。滴滴滴、嗒嘀嗒。意思就是,再见。”
联络表上最后的记录是——“停止守听”
身在西柏坡的李康将,并不知道“峰台”发生了什么,只能如实地记录下当天对方失联的情况。
此后的23天里,根据中央情报部的指示,李康将在每天的零点至1点15分,坚持在电波里寻找“峰台”的消息,但始终杳无音讯。
在连续写下20多个“未听到”后,关于“峰台”的记录停在了1月23日这天,联络表上最后的记录是——“停止守听”。
后来,党中央收到潘汉年情报系统密电:李白夫妇被捕,“峰台”被破。“再见”是李康将收到“峰台”的最后两个字,也成为了李白留给历史的真实绝笔。
“对我们联络电台这个对象,我当时什么都不知道,组织上也不会告诉我们。直到电影上映,我才知道了李白和他更多的故事,还有那声‘再见’的意义。”此后的73年间,李康将时常会想起她这位素未谋面的战友。
“很难过,很痛心。如果我有机会能够见到他,我的确是想跟他亲切地握手拥抱,向他表示敬意。但是啊,没有可能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给健在的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李康将也是获得此荣誉的老党员之一。
她说,有许多战友牺牲在了隐蔽战线上,没能走到今天,“这枚纪念章不是给我个人发的,我是代表这些战友领奖章的。”
“我93岁了,中国发生的很多大事,我都经历过。如果身体还能允许我多活几年的话,我希望跟党走得更远,看到的成就更大。”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
-
“陝西”还是“陜西”?陕西考古博物馆又入坑了
-
红土缅怀 | 张鼎丞的风范
-
迷你杂食恐龙:夫鲁塔齿龙 身长最大75厘米(仅鸭子大小)
-
古墓出土一件文物,专家:这项工艺原来不是印度的,是我们自创
-
世界历史上的3大陋习,中国裹脚只能垫底,前两者做法泯灭人性
-
开国将星仅存13颗,今年已有两位开国名将逝世
-
加大诚信建设减少失信行为
-
轻功虽不像武侠剧里那样神乎其神,但它却真实存在
-
程万军:朱棣晚年的最大心事竟是修理太子党
-
足羽龙:中国小型恐龙(长1米/比始祖鸟还原始)
-
孙膑在成名以后,为何就没下文了?其结局可能非常凄凉
-
尼日尔龙:非洲大型恐龙(长9米/嘴巴像吸尘器)
-
史上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是哪几位?白手起家,文韬武略都很厉害
-
少林三渡连谢逊都愿意点化,为何要打死昆仑掌门何太冲夫妇呢?
-
十大谋略书籍有哪些 哪些书籍可以教人学习谋略
-
揭秘近代人才辈出的三大“名门望族”
-
吕不韦简介及人生经历:从商人到宰相(战国时期人物)
-
古代青楼女子退休后,一般都去哪了?
-
细数古代春节对联子奇闻趣事,这三个经典了
-
此牛人算出自己死亡日期,后来时辰已到却没死,无奈自杀身亡
-
党史小故事|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阅兵毛泽东曾提议另设假会场
-
小坐骨龙:巴西小型美颌龙科(体长2米/坐骨长气囊)
-
宋太宗继位之谜:是篡位夺权还是太后遗愿?
-
三国谋士系列之一五五:向来低调的贾诩,却被迫卷入了一场纷争
-
溥仪从皇宫带走那么多国宝 怪不得去哪都很有架势
-
档案解密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的五位皇妃
-
大夏王朝的17位帝王历史解密
-
弃养孩子?在古代是要判死刑的
-
契丹女尸千年凤棺之谜 契丹女尸的墓是怎样被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