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千年来都是同一个读音,可能你的读法也错了
历史上总是存在各种惊人的巧合,就拿人类交流的语言来说,人类文明已经有了数千年历史,在还未全球化之前,各自文化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然而全世界对于父母亲的发音,基本上都是“papa”和“mama”。中国虽然过去以“父”和“母”来代替,或者是直接称呼作为娘,但是在汉朝末年三国时代,我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就记载:“爸者,父亲之转。”“妈,母也”,说明古人并未普及,但是却已经有了这样的叫法,而到了清末,受到西方的影响,我们也普遍使用“爸爸妈妈”这样听上去更为亲昵的词语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开口说话,“ba”和“ma”是他们最容易,往往也是最早说出的词汇,因此广泛用其形容父母了。
而中国也有一个字,堪称是最为奇特的字了,从周朝以来,3000年从来都是一个读音,恐怕你的读法也错了,这是“街”字,2018年曾经有一首说唱歌曲《买条街》火遍全中国,歌手用川渝地区的方言唱这首歌,“只要你乖给你买条街”中街就被读成了“gai”的读音。
毕竟各地方言和普通话都有差别,因此倒也不足为奇,然而这首歌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很多地区方言,包括客家话、湖南的湘语、云贵川西南的官话,竟然都是在用“gai”的读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事实上,从古人的诗词当中,就可以看出,“gai”的读音由来已久,宋代的程珌《戊子正旦贺寿慈宫二首其一》里面写到“曙色浮丹栱,春风暖禁街。 策澜迷秀石,纤草荫新槐。”只有街发“gai”的声音,才能和“槐”押韵,古人写诗,一般讲究平水韵“平声九佳”,按照这种韵律,“街”和“怀”、“斋”、“乖”、“排”等文字都应该发作普通话里面的“ai”韵调,比如南北朝庾信的诗《示封中录诗一》中:“贵馆居金谷。关扃隔藁街。冀君见果顾。郊间光景佳。”“街”就与“佳”押韵。
最早可以追寻到周朝传承下来的八大官话,《吕氏春秋》里面的“公孙枝徙,自敷于街”,这里也是读作“gai”,那么街字是什么时候转变为“jie”的读音的呢?这主要起源于北京话,在十八世纪以前,北京话可是一直念作“giai”,不过随着文化交流,后来收到了晋语的影响,不分尖团变为“jiai”,这样读不太方别,后面直接缩减成为了“jie”。“街”原本是一个团音,在以北方方言为主的普通话里面,有着比较严重的尖团合流现象,这也就导致了“jie”这种不怎么符合语言自身规律的音节出现。
不过随着长时间的交流,相信大家也习惯了“街”的读音,无论是说普通话还是方言,人们两者之间的并没有太多转变的困难。那么观众又是怎么读这个字的呢?
相关文章
-
宁国东岸辛氏家族迁徙简史
-
枭雄张作霖:除了是最大军阀,还创造一个记录,直到现在无人超越
-
三国十大猛将都有谁 他们分别有哪些过人之处
-
辍学少年竟成最强纪检委,给江青、林彪定罪!中央还采纳了!
-
白垩纪恐龙:似鸟身女妖龙 嘴巴酷似鸟喙(长有10颗牙)
-
节日里的党史教育丨为所有的奋斗与牺牲,致敬英烈!
-
湖南为何一开年便如此拼?
-
将星陨落!最后一名山东籍开国将帅孙干卿逝世
-
峨眉龙:四川巨型恐龙(长20米/脖子是尾巴1.5倍长)
-
趣谈:牛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为什么是十分高的?
-
熙年间的黄培诗案是怎么回事?
-
薛涛与元稹姐弟恋关系是真的吗
-
所谓“欠债还钱”,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不还,是不是没道理
-
三国赵云怎么去世的 三国赵云一共做出了哪些贡献
-
听说日本新年号“去中国化”?年号这事,本来就很中国啊
-
中国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一个省,未出过一个皇帝
-
中国最伟大的八个工程奇迹,佩服古人的智慧
-
这个明朝王爷墓,抗战时被日军所毁,后来出土两件元青花价值过亿
-
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后 岳父杜聿明写信祝贺 信中只有两句话
-
晚年的慈禧太后和身边小太监发生哪些趣事儿?
-
探秘秦始皇陵40年不开挖内幕 真相令国人震惊
-
许世友说一不二,唯有一部属敢顶嘴,许大将军从不生气
-
淮海战役:决定国民党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
-
妙香佛国
-
此人兵器重达六十斤,两度单挑双鞭呼延灼,击毙没羽箭张清
-
西游最牛的神仙是谁?逼菩提现身,驳如来面子,玉帝将他奉若上宾
-
让华野损失很大的碾庄战役,成功突围的两位军长,后来结局如何
-
《人民的名义》中高喊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为何要向权力下跪?
-
对于曹操的威胁,孙权的态度是什么,诸葛亮之语究竟有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