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第23集:珍藏一生的党证
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
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
第23集:珍藏一生的党证
•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大学老师王明军。
• 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一张特殊的党证,上面沾满血渍,它的主人是开国将帅中13位独臂将军之一的陈波。这张小小的党证,随着陈波将军一起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转变。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收藏的血染的党证
这张用布做的党证现在收藏在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姓名一栏里写着陈波将军的原名“陈汉清”,参军入党时间,是1929年7月。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副馆长宋晓敏说,这是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颁发给“优秀共产党员”的首批党证,当时只颁发了2000张,陈波将军的这张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
宋晓敏:这张珍贵的党证是2012年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开馆之际,博物馆工作人员去陈波将军之子陈铁生的家中征集过来的,因为陈波将军对家乡新县有着特别的感情,所以他的家人将党证捐赠给家乡。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内的将帅馆,展示了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开国将帅
当时,年仅20岁的陈波在湖北红安七里坪参加了红军。因为当过裁缝,组织上分配他到被服厂工作。在这期间,陈波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个月后,他成了红一军的战士;入伍后的第二年,由于出身贫苦,作战勇敢,当选为红四方面军参谋处党支部书记兼党小组组长。
1934年,川陕苏区党组织决定给优秀党员签发党证,这是党对自己儿女的一次全面审查和政治考核。在评议会上,时任宣传委员的徐向前说:“我们的支部书记陈汉清同志出身贫苦,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同意发给党证。”陈波领到党证后,十分珍惜,特地缝了一个小皮囊别在腰带上,贴身放置党证和交党费的铜钱。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展出的黄崖洞兵工厂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一开始八路军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但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单靠战场缴获武器来装备部队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作战需要了。1940年春,日军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八路军的武器弹药更是供应不上。就这样,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黄崖洞兵工厂创建了。
兵工厂条件好时可以生产一些手榴弹,差时只能勉强生产滚雷。这些滚雷质量不高,要形成战斗力,需要在试爆训练中积累经验。时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陈波当时就负责这个工作。天天与火药相伴,危险总会不期而至。
《黄崖洞兵工厂纪录片》
八路军兵工厂老战士姚慧敏:“我们牺牲了很多同志,一不注意就爆炸了,人就死了。每一颗炮弹都是不知道多少人的鲜血换来的。”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出的兵器实物
1941年3月的一天,陈波向战士们介绍完滚雷的使用方法,开始做示范。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抱起西瓜大的滚雷向山丘走去。团长欧致富拦住他说:“这是新制的,有危险,我来吧!”陈波说:“你是一团之长,还是我来!”大家进入安全地段后,陈波开始按雷、擦火,“嘣”的一声,不合格的滚雷一触即发,陈波不幸倒在了血泊中。
经过奋力抢救,陈波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仅剩一条胳臂和两条无法弯曲的残腿。醒来后,他用仅有的那只右手摸到裤带上,发现少了什么,便焦急地问护士:“小皮囊呢?”见护士不明其意,陈波解释说:“火柴盒大小,裤带上的。”护士将他的血衣翻遍,终于找到小皮囊,里面的党证也早已被鲜血染透。宋晓敏说,在陈波的心里,党证比生命更宝贵。
宋晓敏:这一张被鲜血染红的党证,见证了陈波将军作为一位共产党员坚定的初心和信仰。他一直把党证带在身边,他是在用生命捍卫心中最坚定的信仰。
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向东北大肆增兵,我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组建了“赴东北工作干部团”,简称“东干团”,紧急驰援东北。
《辽沈战役》解说: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特地强调,东北极为重要。反之,如果蒋介石控制了东北,他便可以使出南北重锤,砸向共产党的各个解放区……
陈波主动向组织提出要参加“东干团”,领导指着一匹烈马说:“上马兜一圈,不从马上摔下来,就让你去。”陈波二话不说,接过缰绳,右手一按马背,稍一纵身跃上马背,十多分钟后回到了原地。就这样,他成了“东干团”的一名特殊成员。
在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伏冰卧雪作战
赴延安、战东北,不管是艰苦的长征,还是血战甘南,多少次,行军作战,汗水把陈波的党证浸透,又是多少次,刺骨寒风把党证上的汗水凝成冰凌。在穿越鬼子封锁线时,为了不暴露身份,很多人都把党证销毁了,陈波说:“就凭我这一只胳膊两条残腿,不是红军就是八路,有无党证一个样,落到敌人手里都是死。”
一生戎马倥偬、战功卓著,终生把自己血迹斑斑的党员证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陈波将军以朴素的行动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仍本色依旧。
阮兰婷:我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的讲解员,我叫阮兰婷,是一名90后。很幸运,能在新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和全国各地的来宾共同追忆大别山革命历史,血染党证的故事,是我常常向游客讲解的故事,每次讲解,每每感动,听众也深受感染。我愿意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共产党员网
审核:谭西丨责编:许安 丨编辑:杨一
相关文章
-
鲜为人知!黄克诚是为数不多当过毛主席的学生的将领
-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宋朝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
谁才是军神刘伯承心中的最优秀将领?此人当之无愧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
她原本是公主,因亡国沦为宫女,美貌动人被皇帝看中册封皇后
-
探秘古波斯文明兴衰历史故事
-
三国历史上的十大将领 历数三国选取武将的攻略
-
美国恐怖袭击9·11事件:19人自杀式袭击致2996人遇难
-
南京挖出王安石父亲墓,考古队挖到一半,王安石后人:请立即住手
-
从“苏常”到“湖广”?明代经济区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被西方记者问及蒋介石回大陆的问题,周总理思考后说了一句话
-
蒋介石败退孤岛为何要葬在慈湖?
-
党史天天学|2021年12月27日
-
初心如磐,步履坚定——2021感恩您与中共曲阜市委党校一路相伴
-
古今未解之谜汇编历史 李庆远活了256岁是真的吗
-
贺炳炎嫌政委管得多,被贺老总批,后来他和政委带出一把手部队
-
酒中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德川幕府初期的将军,怎样洗澡?后来为何被禁止在大奥洗澡?
-
母亲河的记忆:辉煌青弋江
-
湖南有个长寿镇,走出两位开国中将,一位活一百岁,一位活101岁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赵武灵王为推行骑射改革服饰
-
改变命运的千古奇文是什么 陈情表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
“炮兵之父”朱瑞悼亡妻:她死得太早,因她才廿二岁!
-
刘长卿是哪个朝代的 身处安史之乱生活不易
-
他是红四方面军一号人物,因犯了错误受批,一气之下投敌脱党
-
古代宫廷最可怜的三个群体,相互搭伙过日子,却被后人唾弃!
-
学术︱原媛: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战争观
-
中国名气最大的一个女人,一生辉煌不输男人,死后被后世争相纪念
-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其实是不对的,还有一位祖先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