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什么事让江泽民一直后悔了几十年?
1956年,毛泽东发动"鸣放"运动,恳请知识分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诗,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争取知识分子,毛泽东希望能促进新形式的艺术和文化体制的产生,这是他一辈子的热望。周恩来总理也寻求对中央政府的建设性批评意见。"政府需要人民的批评,"周在1956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没有这种批评,政府将无法发挥其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后来发生的事是悲剧性的:自由昙花一现,然后变为"引蛇出洞"与压制反对派的一种手段。
一开始,狐疑满腹的知识分子认为毛泽东的呼吁是一种计谋,几乎无人发言。可是,当毛泽东开始批评那些没有提出"健康"意见的人的时候,许多人屈服于他们压抑已久的渴望,提出了他们认为对改进管理有益的诚恳意见。可是当提出的意见开始关系到民主和人权,建议党应该"开放",当批评信件开始像雪片一样飞来(在1957年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里,上百万封信涌到了中央的权威机构),这位伟大舵手不无理由地把这些批评定性为对他的领导的明目张胆的进攻。毛给反对派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并决定把"反右运动"升级。
这些所谓的"右派分子"都被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一开始,只有几千人被清洗,但"反右运动"愈演愈烈,不久被宣布为"右派分子"的人就超过了50万。一个"右派分子"可以期望的最佳结局就是降职去"劳动改造"。有些被殴打并囚禁,有些被迫害致残甚至致死。
北京借此机会考验大家对党的忠诚。作为动力处的党支部书记,江泽民收到了需要从他
手下清洗出去的"右派分子"指标。江觉得很多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批评值得尊重,并且很有用。在身边的其他单位忙于清洗和惩罚的时候,江充满矛盾。
江向他的好朋友、刚刚入党的沈永言倾诉说:"肯定是什么地方出错了。我们中间怎么会有那么多‘右派’呢?他们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所有这些党培养和教育出来的知识分子怎么会突然变成‘右派分子’呢?这不可能。我们应当尽可能多挽救几个人。"
开始时,由于江的犹豫消极,他的下属中没有一个人被清除。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比动力处稍微大一点的基建处,有11人被划成"右派"。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对这一官方运动的缺乏热情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他自己也更具危险。几个本来就嫉妒江的成就的狂热分子开始提出疑问,与他向沈永言提出的问题恰恰相反。一些人在私下说:"动力处有那么多知识分子,怎么会没有‘右派’呢?"
最终,江迫于压力确定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有着类似宗教的思想。但江还要勉为其难地再找一个。那时在动力实验室里有两种不同的车床。一种是苏联制造的,刚运来不久;另一种是在1949年以前从美国进口的。正是这两套设备的差异使江找到了第二名"右派"-;-;一个名叫葛冬青的中层干部,其过错就是他认为苏联车床比美国车床噪音大。
"谁会怀疑葛冬青这句话的正确性呢?"多年以后,沈永言不无讽刺地笑着问道。"苏联和美国的两台车床就互相挨着,哪台机器噪音大是明摆着的事儿。只有聋子才会对此表示怀疑。"
但在那个紧张的年代,以任何方式赞扬美国的言论都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事业。假如"噪音大"的言论在江报告之前就广为传播,江自己的事业可能也会被毁掉。如果想找证据,江只要看看他自己的家庭就可以了。他的姐姐江泽芬当时是江苏省的一位小学教师。她公开为一名她认为是被错误批判的人士讲话。为此,她也被打成了"右派"。尽管学校另一位老师为她辩解,她还是被降为临时教师,并被派到一所乡村学校。后来她被遣送回家,每月不得不靠8块钱艰难度日。
受到江的公开批评后,给车床"贴标签"的葛冬青便被免去了管理职务,贬去从事体力劳动。同时,他被迫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并出席"批斗会"。
江始终对自己在葛被免职一事中所起的作用感到于心不安。"几十年来,甚至直到今天,江都非常后悔自己对葛冬青的做法。"沈永言回忆说。"江向他道歉了好几次。1962年给‘右派’摘帽的时候,江特别关照了他,葛是第一批被摘帽的。"
完成了抓"右派"的指标以后,江努力保护属下的其他职工。一个年轻的技术人员轻率地发表了批评意见。江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随后又真诚地与他谈心。
这位后来移居美国的技术人员回忆说:"我都准备好去死了。我害怕极了,当朋友告诉我,我被定成‘右派分子’,江要找我谈话时,我甚至想到了自杀。在等着见他的时候,我特别紧张,真是吓得浑身发抖。"
但在批评了这位年轻人之后,江只是要求他承认错误并努力工作。要换在任何别的处里,他早就被清洗了。
他说:"江的忠告不仅帮助我熬过了‘反右运动’,还帮助我度过了更具灾难性的‘文革’。江的忠告也许救了我的命。"
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后,毛泽东并不满足,又推动了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对于年轻的江泽民来说,他亲身体验了滥用权力的危害。这也教育他要具有政治敏锐性。
"他终于没有抓到足够数量的‘右派’,"沈永言评价说,"他在对‘右派’的批判会议-;-;-;所谓‘批斗会’-;-;上不大积极。他发言的调子总是太慎重、太平静。他明显缺乏热情,因此我对他可能面临的处境深感担忧。不过,江泽民幸存下来了。他的政治直觉肯定特别好。"
后来在2000年,在与一汽的老同事会面时,江记起了一个人,此人特别勇于保护他人。"雷文(音译)同志是个正直的老党员,"江说,"在政治运动(‘反右’与‘文革’)期间,他有勇气区别是非,保护了许多好同志。"
相关文章
-
黎明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12亿年前)
-
作为中传统武术,太极拳除了强身健体外,究竟能不能适应实战搏斗?
-
名画《洛神赋图》中最感人的是洛神与曹植相逢后离去的情形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
-
亚马逊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67亿年前)
-
对越反击战时如何让越军投降,这一招最管用
-
古代皇帝头上戴的两个门帘子是什么?不只是装饰,学问非常大!
-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谜 李煜怎么死的
-
大军阀张作霖给落马皇帝溥仪磕头历史档案解密
-
中国四大发明的发明人:四大发明都是谁发明的,文化瑰宝
-
俗语:“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是何道理?
-
历史上的陈近南真的创办了天地会吗?
-
1950年的台湾老照片:赤脚的挑夫,贩卖香烟的少妇...
-
湖南娄底无名老太太被毛泽东尊称为“国之贤母”
-
伟人毛泽东一生的良师都有谁?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7日
-
叶永烈揭秘:“铲共专家”诱使顾顺章叛变 道出了中共重要机密
-
三生三世:白浅为什么莫名嗜睡三年,连亲儿子阿离都不管?答案在她自己身上
-
《如懿传》卫嬿婉被赐牵机药痛不欲生,那么牵机药到底为何物呢?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7日
-
开国中将吴法宪,晚年被判入狱17年,出狱后,过得怎么样?
-
《中国影像方志•广德篇》解说词(上)
-
南角龙:南美疑名恐龙(仅出土一块齿骨/目前已遗失)
-
助李世民一统天下的府兵制,为什么到了盛唐就不灵了?
-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琼州隐士唐寅和攀丹留耕亭
-
皇帝既然不想封华妃为皇贵妃,那为什么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呢
-
烽火戏诸侯还是击鼓戏诸侯?为什么有人质疑正史记载的这个典故
-
刀光剑影:盘点刘贺墓中的汉代兵器
-
切齿龙 长有硕大的门牙(窃蛋龙中唯一的植食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