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既然不想封华妃为皇贵妃,那为什么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呢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想必对华妃晋升的片段还有印象,当时华妃请了好多嫔妃到自己的宫中,就是为了炫耀自己即将被册封为皇贵妃,结果苏培盛来传旨时,皇上只是册封华妃为贵妃,顺便告知她之前送来的皇贵妃服制是送错了。那没问题来了,皇帝既然不想封华妃为皇贵妃,那为什么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呢?作者认为,皇帝是在为打压年式做准备。
首先,为了测试华妃是爱自己还是爱权势,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在剧中,年羹尧的次子年富平定了叛乱,皇帝收到奏折后心情大好,于是立即来到翊坤宫吃午饭,可就在吃午饭的期间,华妃提到了年富立功的事情,并且说自己已经高兴一个上午了。
由此可知,皇帝派人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是为了测试华妃是爱自己还是爱权势。要知道,皇帝才拿到的奏折,而华妃却已经高兴了一个上午,前朝后宫互相通气是皇帝不能容忍的,也就是这时,皇帝对华妃究竟是爱自己还是爱权势产生了怀疑。因此,当华妃拿到皇贵妃的服制而开心时,皇帝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神情凝重,显然华妃的表现并不是皇帝想要看到的。可以说,皇帝为了测试华妃是爱自己还是爱权势,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其次,为了选拔忠心可用之人,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在剧中,年羹尧是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他回京的时候,官员当时都是行的跪拜之礼迎接,因为甄嬛的父亲甄远道没有行跪拜之礼还被弹劾了,可见年羹尧在朝中的影响力。而年羹尧回京接受跪拜的时候,朝中却没有一个人感弹劾年羹尧不合礼法。
由此可见,皇帝此举是为了选拔忠心可用之人。要知道,官员行跪拜之礼,只能是对皇帝和亲王,绝没有向人臣行此大礼的规矩。既然皇帝要对年羹尧出手,那么就必须要避开年羹尧在朝中的势力,才能顺利进行。那么当皇帝从透露出有意册封华妃为皇贵妃的消息后,侧面意思就是要封赏年式,如果此时还能够出面弹劾年羹尧的人,那这些人将是能够为自己所用之人。可以说,皇帝为了选拔忠心可用之人,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最后,为了让年氏膨胀好一举打压,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在剧中,年羹尧出场的戏份不多,但是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主题明确,不是立功,就是居功自傲。对此,皇帝心中已经积压了太多的不满情绪,奈何朝中还有用得着年羹尧的地方,皇帝一时之间也不能治他的罪。于是皇帝开始反其道行之,采取“捧杀”策略,大肆褒奖年氏一族,不仅是年羹尧还包括他们的父母子嗣,当然也包括他的妹妹年世兰,承诺她端午之后要晋一晋位分。
由此可知,皇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华妃以及年氏一族膨胀好一举打压。因此,在承诺华妃要给她晋升位分以后,特意送去了皇贵妃服制,就是为了让她对自己即将晋升的位分浮想联翩,好顺利施行“捧杀”。可以说,皇帝为了让年氏膨胀好一举打压,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综上所述,因为皇帝是在为打压年式做准备,所以要给华妃送去皇贵妃的服制。
生活中我们不难遇到一些恃才而骄的人,但是真正能够成功并且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谦逊有礼的。因为心胸足够开阔,视野足够辽阔,所以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进步空间,也就能够一直保持谦逊的态度。这样的心态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关文章
-
这些成语意思已更新,别再出错了!
-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
“蚩尤”究竟是何方神圣?黄帝为何要灭其族人?真相揭开令人意外
-
谁说古代科举腐朽?这几个故事,今天我们都做不到了
-
湖北吕氏祖辈下江南记
-
李白受到讥讽,写下一诗,成为千年以来骂人绝唱
-
陈云和李先念为何联名致信党中央提出“强烈建议”?
-
日本侵华时期,为什么不敢摧毁故宫
-
【致哀】一位张家港老将军去了!谁可以被称为民族脊梁?看看他!
-
原栉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6800万年前)
-
同样是误国的美女,为什么杨贵妃留下的是美名?别人留下的是骂名
-
小型植食甲龙类:怪嘴龙 背部长有厚实板甲/尖锐长刺
-
他为传授咏春真功回到中国:有弟子上千,只缺传人一名
-
武则天墓的机密:乾陵1300年刀枪不入完好为何万人挖不动?
-
芦沟龙:云南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距今1.96亿年前)
-
赵云怎么死的 死在哪?野史记载竟死于小小的绣花针
-
党的女儿|毛泽建:革命斗争的女先锋
-
他是一名另类的贪污大臣,敛钱还获得皇帝支持,你知道是谁吗
-
玉林这个山村,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背后……
-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
滥食龙:生存年代最早的恐龙(长1.3米/距今2.28亿年前)
-
此县令因斩一宿客而成名,后成霍光的掘墓人,死后汉宣帝做惊人举
-
天启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死亡(令人畏惧的神秘形象)
-
盘点清朝后宫的8位绝色皇后:各有千秋
-
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刘邦和虞姬关系如何
-
解放战争时期,16个兵团司令有三人被授大将衔,他们是谁?
-
【见字如面·1951】十世班禅:为西藏民族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而奋斗
-
黄埔名将众多,而病逝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的将领只有这两位
-
怒卷狂沙雕射落 弯弓不闻鸿雁飞 ——古人射雕与猎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