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这个山村,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背后……
勤是守家之本,廉是为官之要,勤廉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精神核心,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天下之本在家”,家风家训它融汇于每一个家庭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世代后人,支撑着整个家族的进步与发展,是每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也是每一个家族能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在朱熹后裔的居住地——博白县革命老区松旺镇松茂村,有“一门三代连进士”“一母十子九登科”的传奇典故;有被誉为广西“清代李清照”的杰出女诗人朱玉仙;有被毛泽东称为“江南才子”、朱德评价“博学善谋、正直勤奋”的老一辈革命家朱光;还有爱国将领朱为鉁等,一个小山村,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他们传承优秀的家风家训的故事影响深远、泽被后世,发散出耀眼的光芒。
勤政廉洁为家风原色
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资料图片)
据历史记载,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是朱熹第二十一代裔孙朱殿辅于清朝年间迁入定居的第一个村庄。该村位于博白县南部,距县城54公里,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客家人的聚集区。从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时期,该村一直人才辈出。究其因,离不开千百年来朱熹家训的指引与规诫。
“永扬敦笃德 茂育济世才”是该村朱永茂祠堂里的一首门联,由此可见松茂村朱氏家族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优秀家风家训。在朱永茂祠堂里记录着:朱熹十四代孙朱景光为明代举人,任广东灵山县教谕,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迁来博白县东平衙前竹根山开基创业。朱景光的九代孙朱殿辅于清朝迁居松旺镇松茂村,其后人才辈出,科第联辉。出有进士3人,称“一门三代连进士”,是指清代嘉庆、道光、同治三朝朱德璲、朱允惇、朱锡祺父子孙三代连中进士;称“一母十子九登科”,是指清朝朱宗腾(举人)的10兄弟。此外,尚有乡试(省试)中举人8人,拔贡4人。全村出仕者有158人,其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有32人,包括将军3人、道台1人、知府18人,知县7人,庶吉士1人。现代有省部级官员1人、厅级和处级官员多人,武官中将1人、少将1人、上校2人。
位于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的朱光故居。
朱熹后裔二十九代孙、朱光从学生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参加过广州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协助朱德指挥作战。从1949年10月至1960年10月,朱光主政广州11年,为广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一位杰出的“羊城画师”。1961年,朱光离任赴京,妻子余修挑了几盆朱光最喜爱的兰花让他带去北京,朱光却没有点头,还特地请广州市园林局的领导到他家,把花全部无私奉献给园林部门,并建议建造一座兰圃供市民观赏。至今,每逢花节,上万盆兰花散发出的幽香引发观者如潮。朱光一生勤政廉洁、敦厚待人,他在广州工作期间创作的《广州好》《珠江之歌》等诗词至今仍为人们咏叹。
位于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的朱光故居。
从1988年担任松茂村文书开始,朱其强的勤政和廉洁以及敦厚笃实的为人处世作风深得当地村民的称赞。从1995年开始被村民选为村支书至今,朱其强一干又是24个年头。“他是村民心中的大好人,总是无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松旺镇党委书记邓隆伟对朱其强的评价很高。邓隆伟告诉记者,村里的大小事,朱其强事必躬亲,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威望,深受村民的爱戴;很多时候,朱其强经常自掏腰包为村里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帮助贫困户等,村民为之感动;也有一些村民欲宴请或送礼给朱其强,但都被他拒绝了。
“依法治家方能塑造刚正之风,勤俭持家方能塑造质朴之风,以廉守家方能塑造清正之风。”松旺镇朱光中学教师、松茂村古遗迹管理人朱林告诉记者,松旺镇朱氏自古至今尤为注重传承优良家规家训家风,勤廉家风传递道德理念和处世法则,是松旺镇朱氏家风的本真和原色。
将家风与党风融合传承
学生们在朱光故居学习家风家训和党史党风。
家风家训乃中华文化的缩影和文明的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家风家训的传承上,从清朝至今,松茂村朱氏弘扬祖先朱熹兴学办校、勤奋读书、奋发有为的传统,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风气深深地影响了该镇各姓氏。
1995年,朱光中学动工建设,朱光亲属始终心念家乡,率先捐资捐物带头助学。至今,朱光亲属一直以各种形式默默地支持着家乡的建设。该镇各姓氏也不甘落后,积极为家乡建设出力。
2005年以来,松茂村朱氏发起设立奖学基金会,每年开大会奖励考上高校的朱氏和其他姓氏的学子以及慰问辛勤付出的教师。十四年来,共连续奖励3000多名学子和扶助400多名贫困学生,奖助总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位于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的朱光故居。
2014年10月,博白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朱光故居举行。为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博白县充分发挥朱光故居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努力把朱光故居打造成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弘扬革命传统、加强廉政建设的大课堂。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工作,加快松旺镇对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有效地传承历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玉林广大干部群众新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18年8月,松旺镇党委、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新建占地780平方米的“松旺镇文化展示中心”,将特点鲜明的勤廉家风、党风融合宣传和传承,布展内容涵盖镇情概述、红色回忆、历史人文、生态文明、党旗领航、家风家训、警示教育等,充分展示了该镇的红色文化和历史人文以及地方的客家风俗等。该展示中心开馆至今,已接待市内外参观人数近3万人。
“从流传下来的‘柏庐家格言’和‘文公家训’中可以看出先辈对己、对后人的严格要求,从浓浓的文教书墨气息到一个个知书达理的人,从一个个小家到浩浩的家族,一代代人把勤勉读书作为家风言传身教,形成学统传承,影响深远。”邓隆伟告诉记者,在松旺镇中心区域,有一块面积近12000平方米、较为平坦和方正的空地一直留存着。原来,这块位居全镇“黄金地段”的空地有80%的面积是属于松茂村村民所有,但是为了留给政府作民生规划用地,该村村民集体决定无偿捐献。在松茂村村民的义举影响之下,其他村屯的村民也纷纷响应,愿意无偿捐出自己的土地给政府规划使用。记者了解到,松旺镇政府将把这块空地规划建成镇级文体中心,以丰富居民的文体生活。
(来源:玉林日报记者 傅盛)
★
责编:钟丹丹|主编:刘海东
相关文章
-
仲富兰|虎文化源流摭识
-
No.1037陈壁生|“后经学时代”的经学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7日
-
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
西安事变,如果你是张学良,你会怎么做?
-
赵子龙为何成不了五虎上将 赵子龙怎么死的
-
古代铸剑为何要用活人祭奠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 宋仁宗究竟有多仁慈
-
世界为什么讨厌犹太人?原因有三点(遭到屠杀的原因)
-
唐僧犯了一个错误:为什么不走云南茶马古道去印度?
-
中爪兽:史前哺乳肉食动物(长有奇特蹄状脚/奔跑健将)
-
牵羊礼后为什么还要赐浴:供人玩乐(皇后不堪受辱自杀)
-
中国姓名文化研究,历史上好听的古代人名字都有哪些
-
古人绝密隐私:古代女人来月经了怎么办
-
贾家哪位“爷”的妻妾最多?有人不输贾赦
-
她一共生有八个子女,四个当了皇帝,堪称是最厉害的女皇
-
党史百年天天读·8月28日
-
解放战争时期,16个兵团司令有三人被授大将衔,他们是谁?
-
白垩纪恐龙:红山龙 发掘于中国内蒙古(带有鹦鹉状鸟嘴)
-
末代皇帝溥仪的后代是谁?没有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
交通不便且没有网络的古代,仅靠通缉令如何抓捕犯人
-
暗窑除了养姑娘,还养着一群壮汉,因为有件事老鸨出面不好办
-
趣说“元旦”:春节、阳历年傻傻分不清楚
-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四人将中华文学发展流传
-
徐阶为什么斗不过高拱:后代嘉靖病逝,高拱学生当了皇帝
-
三英战吕布谁赢了 三英战吕布是怎么回事
-
清军北京八倍兵力对八国联军为何会失败
-
妻子为国捐躯,丈夫只能嚎啕大哭守节三年,后成开国大将
-
【党史天天学】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