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翌凤:爱读奇书手自抄
《兰亭序考》一卷,吴翌凤家抄本
中国历史上的藏书家,或高官名宦,或书香世家,或富商巨贾。但亦不乏家贫而嗜书,清乾嘉年间的吴翌凤就是这样一位闻名于书林的寒士藏书家。吴翌凤(1742—1819),字伊仲,号枚庵,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藏书家吴铨后裔。槐树街位于苏州市古城区,吴翌凤在《东斋记》中说:“楼上下有书七椟,为卷者万二千,日寝馈其中。所往来皆当世知名士,四方骚雅,过从日多,俗客不敢闯其席,则余亦不负此斋矣。”来往无白丁,但家里却穷得无隔夜粮的窘境。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引戴延年《秋灯丛话》所咏吴翌凤的两句诗说:“儿童报道晨烟断,余事青山换米来。”短短两句,安贫而沉静的寒士精神跃然纸上。石韫玉在《吴枚庵先生墓志铭并序》里说,吴翌凤“性乐闲静,外通内合,家无担石储,而口不言贫”。作为一介书生,未做过官,也没什么田产,但他从不为衣食心忧发愁,只凭个人嗜好抄书不绝。其在《古欢堂经籍略·序》中说:“迩年来传抄颇广。于吴则青芝堂张氏,滋兰堂朱氏,抱蜀轩王氏,甫里严氏;于浙则抱经堂卢氏,知不足斋鲍氏,拜经楼吴氏,俱不吝以善本相饷。”文中所列均为江浙地区藏书大家。
吴翌凤以抄书勤而校书精著称,所抄之书当时即为文人学者所争相购藏。鲍廷博曰:“枚庵书法秀逸,手书秘册几及千卷,今之钱罄室也。”“钱罄室”是明代苏州藏书家钱谷的藏书楼,当时钱谷也是无力购致则手自抄写,几于充栋,至老不衰,书林称奇。吴翌凤还抄录和补全了许多“异书”,都是其他藏书家没有见到过的。吴骞每次到苏州,定去拜访吴翌凤,“留连日夕,得佳本辄互相传录”。黄丕烈和吴翌凤是同郡好友,经常相互借抄,黄丕烈向吴氏借校《芦浦笔记》、《文房四谱》、《耆旧续闻》、《近事会元》等,这些事在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中有记载:“客岁。吴枚庵先生自楚,行箧中留得古籍数十种,余次第借校,获益甚多。中有未蓄者,拟录其副,《近事会元》其一种也。” 张金吾、石韫玉、戴延年、余萧客、谭献等人对其藏书均有记载和诗词酬唱之句。
吴翌凤卒后,其子谨守藏书。黄丕烈在《沈下贤文集跋》中云:“吴丈枚庵曾有是书,惜枚庵云逝,请假为难。幸其子晋斋允余请,仍启箧出示,俾得对勘一过。”后其书终散出,散落于各藏书家,近代公私各家书目无不著录有他的藏书,尤其是他亲手抄校之书,争而购藏之。吴氏抄校之书在当时数量达数千卷,但存留至今的为数甚少,弥足珍贵。上海图书馆所藏吴氏之抄本较多,其中有《历代帝王统系考》、《乌台诗案》、《经史秘汇六种》等。(孙迎庆)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相关文章
-
作为炎黄子孙,别忘了自己的圣诞节!
-
管仲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做了一件事,竟成为后世青楼祖师爷
-
关于红楼梦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
-
趣闻!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一生只能大婚一次?
-
纣王宠幸妲己残害忠良,闹得众叛亲离,为何姜子牙还给他封神
-
许世友:为革命屡建奇功创造陆军打海军木船打军舰的战例
-
张伯苓:拥护共产党 不骂国民党
-
古代文化常识 | 不做最好的别人,只做最闪耀的自己!加油~
-
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从五千年的陶瓮到明代金“信符”
-
威尔顿盗龙:欧洲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2亿年前)
-
三巴龙:中国四川小型食草恐龙(距今1.5亿年前)
-
离阳王朝的四张底牌,来头一个比一个大,有两个是雪中最强十人
-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 中国文明经久不衰屹立不倒
-
朝阳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45亿年前)
-
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排最后?西游记七大圣是谁
-
《獬豸》:和朝鲜检察院没关系的颠覆历史作品
-
袁了凡:改变命运,只在这三点
-
【荐读】周恩来:严守机密的光辉典范
-
盗暴龙: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辽宁出土)
-
古代最残忍的避孕方法 个个都会致命
-
最原始的鸭嘴类恐龙:马鬃龙 于中国发掘(牙齿有草化石)
-
明清以来宁国府民间信仰的传播与分化(三)
-
武则天墓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千年古墓之谜
-
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
小型鸟臀目:何信禄龙 体长仅1.2米(不如鸵鸟大)
-
王阳明的连环计:继母输得一塌糊涂,那年他只有十几岁
-
古代东辽国在哪里?
-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
村民挖出战国宝剑,一通哄抢后断成6截,专家找回后仍值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