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固传》,品“为官三诫”
《后汉书·李固传》讲述了东汉名臣李固的故事,他年少聪慧、勤学不缀,养出一身才气;入仕之后夙夜为公、殚精竭虑,守护一方安宁;抗衡权臣正言正行、以身守节,留下一世清名。时至今日,李固的精神和信念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我们要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引领,立远志、养勤心、守忠诚,努力成长为一名担当作为、积极进取的新时代青年。
一诫“骄傲自矜”,树敏而好学之志。李固少年好学,不远千里步行寻师,深研经典、结交英贤,四方志士赞其为“李公第二”,其声名甚至传到了汉顺帝的耳中。古语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回顾当下,我们可以从李固身上学到许多优良德行,养出才气、底气和志气。作为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信念,自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升能力素质,决不当“自满者”“自矜者”。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从实践中练就工作本领、从实践中积累真知灼见,做到“知其义,行其事”,努力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等重点工作中,做知行合一、敏而好学的奋斗者和践行者。
二诫“尸位素餐”,养勤政爱民之心。李固入仕后,提良策、谏忠言,位卑未敢忘忧国,虽得罪权贵,仍不改其言、其行和其志,后为荆州、泰山主官,平定匪患、整顿吏治,守护百姓安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李固的忧国忧民情怀仍然熠熠生辉,我们应当厚植为民情怀、永葆为民初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好群众路线。要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沉入基层、下到田间、走进院坝,切实掌握村情民意,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亦要主动投身于乡村振兴主战场、艰苦偏远第一线和矛盾风险最前沿,做肯担当、敢担当的实干者、善干者,当长竹梯、做铺路石,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三诫“薄志弱行”,守忠贞不屈之节。帝位更迭期间,李固始终秉持忠贞之志,坚守正道、宁折不弯,不为功名利禄所诱、不被外戚权臣所胁,终以身守节、慨然赴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固穿透古今的爱国精神当重于泰山,我们要传承这份忠贞不屈的精神财富,把理想信念融入自身灵魂和血脉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定力、凝魂聚气,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工作。要赓续李固的节气和骨气,决不做曲意逢迎之辈、决不当卑躬屈膝之徒,深深扎根在基层一线,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做实做细做好各项服务,在实践中积新知、长才干、砺自我,真正彰显忠诚信仰。
相关文章
-
泾县桃花潭万村的扶风会馆
-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当真和木乃伊的诅咒有关?
-
暗窑除了养姑娘,还养着一群壮汉,因为有件事老鸨出面不好办
-
趣闻:竟因宫殿失火被惊吓而死的君主文穆王
-
皇帝驾崩后后宫的嫔妃们怎么处理,有的下场凄凉
-
一顿羊肉引发的血案!葬送3条人命,真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
-
蚩尤坐骑是什么?
-
什么是《唐律疏议》,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
古代十七种交情 你知道哪些
-
许世友因何佩服陈永贵,还向他竖起大拇指?
-
画出它们风尘仆仆从历史中走来的模样
-
周总理的一项发明,美国研究了40年才破解,蒋介石至死都没明白!
-
河北邢台发现张果老墓,学者挖开墓室,发现一个千年秘密
-
名妓出一上联,对出下联方可一亲芳泽,唐伯虎落败,至今无人能对
-
史上最失败的托孤:此千古一帝死后,四大辅臣转身把小皇帝给杀了
-
周恩来坚持原则和解决困难的高超领导艺术
-
方志敏被俘前一个决定,成就一位大将,13年后还报了军团覆灭之仇
-
爱因斯坦的后脑勺图 爱因斯坦后脑勺和一般人不一样吗
-
南越国发现两千年前的古井,古人为保水质清澈,竟用三种高科技
-
华野七纵算不上主力纵队,为何装备令陈毅惊讶?
-
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四人,有一位的贡献至今受用,另外三个更了不起
-
“慎始”才能“善终”
-
【党史故事】王树声在十堰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牵制10万敌军长达半年
-
善于骑射的匈奴人,为何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
瑞氏普尔塔龙:拥有最宽蜥脚类脊椎(宽1.6米/体长30米)
-
他们堪称后宫的“撒豆机”,子嗣几十人,名字都难叫全
-
倾头龙:蒙古小型恐龙(长2.5米/颅顶圆润倾斜)
-
王耀武特赦出狱,有人问除了亲人外还最想见谁,他答:粟裕
-
周恩来参与决策开国第一战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