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歼敌246人,特等功臣晚年卖军功章度日,军区首长:你糊涂啊
“老英雄,你糊涂啊,这可是无价之宝,家里再怎么困难,也不能把它卖了呀!”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某小区的住宅内,一位头发花白,一身军装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批评的话语,看两眼站在他面前的中年男子,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那包东西,表情苦涩,但也不好说重话批评他。
特等功勋章
中年男子动了动嘴巴,但还是低着头,什么话也没说。老首长不远千里到南京来,他不仅不能好好招待,还让老首长费心费力,为他的事情奔波,他心里难受,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由于有军务在身,老首长没有久待,嘱咐中年男子把东西收好,临走前不忘叮嘱:“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实在有困难,可以找国家,找部队,可不能再把东西卖了。”
送走老首长后,中年男子拿起那包东西,缓缓解开,出现在他眼前的,赫然是一枚军功章。看着这枚代表着他荣誉的军功章,他的眼泪刷地一下掉了下来,如果不是家庭困难,孩子们食不果腹,他怎么可能卖掉军功章,换钱买米度日!
不由地,他又回忆起那段令人血脉喷张的往事:在上甘岭,他以一己之力,独守阵地毙敌246人,荣立特等功,获得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名字列入《志愿军英雄传》,这是何等的荣耀!
高良伦参军照
抗美援朝,川军没有孬种
1951年2月,高良伦戴着大红花,在乡亲们欢送的锣鼓、唢呐声中踏上抗美援朝前线时,他还只是个未满19岁的孩子。
1932年,高良伦出生在四川广元市剑阁县正兴乡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四川军阀横行,战火纷飞,受压迫的百姓过得都很艰难,高良伦家里更是举步维艰。
高良伦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双目失明,无法劳作,全靠父亲撑起一家人的重担。童年的经历,就像一块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每次回忆起那段往事,高良伦都会老泪纵横。好在,命运除了给予他不公外,还磨砺出他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高良伦自幼便胸怀报国之志,听着百万川军出川抗战的故事长大,但由于年龄尚小,加上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直到新中国成立,他参军的梦想都没能实现。1950年,在村里人的介绍下,他和同村的一个姑娘结了婚,有了一个和平安稳的小家。
然而就在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一路高歌猛进,半个月后越过三八线,并迅速攻占朝鲜。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声称:“在历史上,三八线从来不是中朝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屏障。”扬言占领整个朝鲜半岛,进逼鸭绿江边。
唇亡齿寒,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号召广大青年参军,征兵的告示贴满了各处城乡。
1951年2月,广元征兵时,高良伦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成为志愿军3兵团12军93团9连的一名新兵。93团是12军的王牌部队,前身是朱德警卫团,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时期屡立战功,有着“常胜团”、“老虎团”的美誉。自参军那天起,高良伦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能给英雄团丢脸,多杀敌人、多立战功,赶跑美国鬼子,恢复和平!
冷枪运动
冷枪运动,神枪手横空出世
高良伦跟随部队踏上朝鲜半岛的土地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被毁坏的庄稼和倒塌的房屋,百姓无家可归,孩子们哭得撕心裂肺。这一幕幕凄惨的景象,深深刺痛了高良伦和志愿军战士们。再这么打下去,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志愿军最要紧的,是用最短的时间赶跑侵略者,还朝鲜人民以太平。
志愿军入朝后,接连发起五次战役,将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甚至一度攻占汉城。不过由于缺乏后勤保障,志愿军开始改变策略,一方面在三八线沿线集结重兵,以坑道为依托,同美军对峙,一方面同美军谈判,力求达成停战协议。
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停战谈判,谁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谁就能获得签署协议的有利条件。而在三八线附近,双方早已拉开阵势,在长达200公里的阵地上进行对峙,最近时只有50余米,不用望远镜,肉眼就能看到对方的动静。
志愿军的战士们趴在坑道内,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可一世的美军在阵地前肆意走动,有的出门洗澡,有的晒太阳,有的载歌载舞,甚至公然挑衅志愿军。考虑到这种情况,我军发明了“冷枪冷炮运动”。
剧照
所谓冷枪,顾名思义,就是趁敌人不备放“冷枪”歼敌,美军出来上厕所时,冷不丁打他一枪,出来遛弯时,再出其不意来上一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令美军无法捕捉行动轨迹。正是在这场“冷枪运动”,我军诞生了一大批狙击英雄,如歼敌214人的“狙神”张桃芳,206发子弹毙敌203人,敌人出动一个师围堵的的“冷枪英雄”邹习祥。而刚踏上战场不满一年的高良伦,也是众多志愿军“狙神”之一。
高良伦虽是一名新兵,但射击天赋极佳,从他枪里打出来的子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几乎弹无虚发。营长很看重他,特意把他送到团里的特训班训练,然而让他参加“冷枪运动”。高良伦不负众望,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用一杆水连珠步枪,毙敌几十人,很多美军军官都倒在了他的枪下。
“‘冷枪运动’就像打活靶一样,零敲碎打的,倒还真是一本万利。”回忆起那场作战经历时,高良伦仍不胜唏嘘。
高良伦小试牛刀,上甘岭战役时,他迎来了真正的考验。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他创造了独守阵地,毙敌246人的神话,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共和国的战争史册。
上甘岭战役
一人歼敌246人,荣立特等功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15军严守上甘岭阵地,损失惨重。此时,高良伦所在的93团接到军首长命令,全团将士奔赴上甘岭,与敌作战。
位于上甘岭的537.7、597.9两处高地,是五圣山的第一道屏障,如果丢了上甘岭,五圣山唇亡齿寒,一旦五圣山失守,那志愿军身后的二百多公里的平原将无险可守。而高良伦作为我军优秀狙击手,奉命作为组长,和另外几个小组,共十余名战友一起,坚守在五圣山的6号高地。
1952年11月2日,美军集结重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6号高地展开疯狂进攻。炮弹如雨点般落在阵地上,将这个山头削平了两米多,几乎寸草不生。
高良伦作战组只有两名战士,一名是他,另一名是比他年纪还小的王学礼。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高良伦,在战斗打响前,让王学礼将阵地向右移动了10米,躲过了敌人的轰炸,并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敌人眼看冲锋未果,于是改变了战法,开始对我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封锁,最困难的时候,一个苹果都要付出牺牲几名战士的代价才能送上去。
经过连续几番鏖战后,6号阵地上的其他作战组的战士全部阵亡,阵地上只剩高良伦和宋学礼两人。虽然敌众我寡,但两名战士仍然死死钉着6号阵地,不曾后退一步。
志愿军欢庆上甘岭战役胜利
在连续打退敌人7次进攻后,王学礼也在战斗中牺牲。此时此刻,在6号阵地的焦土之上,只剩下高良伦一人。但高良伦没有丝毫退缩,他从阵地前沿收集来石头,套上军服戴上军帽,给美军造成大部队驻守阵地的假象。已经几十个小时不吃不喝的他,硬是凭借手里的狙击枪和手榴弹,以及钢铁般意志,以一己之力打退敌人6次进攻,毙敌170余人。直到大部队接管阵地,高良伦才支撑不住,晕倒在阵地上,手里依然紧握着手榴弹。
据战后统计,高良伦和王学礼组成的作战小组,先后击退敌人17次进攻,单单高良伦一人就毙敌246人,而且毫发无损,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大神话。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高良伦凭借这一役,荣获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通报全军。
由于高良伦的战绩实在惊人,他还获得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接见。1953年10月1日,高良伦又作为12军英模代表,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式,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老兵
生活所迫卖勋章,被老首长赎回
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高良伦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留在朝鲜,直到1955年才荣归祖国,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川娃子,而是有军功在身,威名赫赫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回到祖国后,高良伦被安排到荣校参加学习。六十年代初,赶上部队裁撤兵员,高良伦服从部队安排,进入南京纤维厂工作。
高良伦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喊苦不喊累,不申请加薪,深受厂领导和工友们的喜爱。后来,他当上了副厂长,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但即便是副厂长,高良伦的收入也很微薄,尤其是两个儿子的相继出生,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经常入不敷出。妻子也曾劝他:“你是国家的功臣,只要和国家开开口,家里的情况就能好转。”但高良伦死活不愿意,说道:“这是咱们自己家的事情,怎么能麻烦政府,麻烦国家?”
志愿军老兵
一转眼,两个孩子长到了十多岁,哪哪都是花钱的地方。高良伦没有办法,只好将家里的物品一件件拿去卖,换来的钱买米度日。最后卖来卖去,家里最后只剩下那枚特等功勋章。高良伦抚摸着军功章上93团几个字,那一个个牺牲的战友仿佛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但生活所迫,他一咬牙一跺脚,将这枚军功章用布子包好,卖给了一个当地人。
后来,这件事不知道怎么的,传到军区老首长的耳朵里,他在悲愤之余,拿出自己的积蓄,从买主那里买回了那枚军功章,并送还给高良伦。老首长离开后,深知高良伦生活不易,于是找到政府,为其申请了相关补助。
当别人问道“作为特等功臣,你怎么不找组织,不找国家帮忙”时,高良伦总是会回答:“真正的英雄都已经牺牲了,我是替他们活着呀,国家也有困难,我怎么忍心再要求什么.....”
2003年,高良伦在南京病逝,享年71岁。临终前,他没有给儿子留下什么,只是告诫儿子:要多去看看那些牺牲的烈士,不要做对不起人民的事,要无愧于国家......
相关文章
-
学党史|《红色档案》领袖的致敬:一个高尚的人-白求恩
-
洛阳解放,他被陈赓任命为市委书记,后协助王近山指挥上甘岭战役
-
清平乐赵祯的皇后是谁?一共有三位(曹皇后最出名)
-
奔山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5米/喜欢穴居生活)
-
宋朝之前没有棉花,古人冬天靠什么取暖?现代人看了大饱眼福
-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古代银子了?原来它们都去了4个地方
-
开国大将58年被降职,叶帅为何积极保护他,还说:准备好打大仗?
-
黑水龙: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长2.5米/2.03亿年前)
-
从样式雷平格图,探寻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秘密
-
蒋介石五虎上将排名 蒋介石五虎上将都有谁
-
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几位将军,原来被骗的人不止一个人
-
历朝历代如何写史?来聊聊关于历史的历史
-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对霸气!
-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
西汉已有ufo入侵 这是真的吗
-
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四十三:卢俊义凭什么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如果穿越回古代喝酒,你会是学霸还是学渣?
-
诸葛亮明知蜀国疲弱,为何依旧坚持北伐,其实他的目标不是曹魏
-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会消失 西域三十六国消失原因是
-
真实的“后羿射日”背后解读 神话传说后羿射日
-
她相貌奇丑无比,因坚持做一件事,不仅被皇帝临幸,还被立为皇后
-
小型偷蛋龙:河源龙 介于鸟类和恐龙之间(有鹦鹉喙状嘴)
-
周恩来开拓中日友好事业的宝贵启示
-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夫妻吗?
-
平江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湘鄂赣片区
-
俗语中的“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贵少是非”是何含义?古人经验之谈
-
中央知道说“管资本为主”还会有人抓住“为辅”不放,干脆都去了
-
为什么韩国不太提金九 金九生平如何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名妓出一上联,对出下联方可一亲芳泽,唐伯虎落败,至今无人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