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孩意外捡到“小船”,上交后获得68元奖金,如今估值1000万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不知出现了多少拾金不昧的事例,在古代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何岳是一个穷酸秀才,曾在夜里走路捡到了两百两银子,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这两百两银子又回到了原地,等待着失主,见一人正在寻找,一番询问后,得知是其主,便一文不差的归还给了失主。
后来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恰逢官吏要到其他地方任职,便寄放了一个箱子在秀才家中,多年之后,官吏的侄子路过此地,秀才把这箱银子归还给了他,当箱子回到官吏手中,发现满箱银子丝毫未动。67年前,一位浙江的女孩捡到了一件价值千万的宝物,却无条件地上交给了国家,其拾金不昧的精神令人感动。
宝物为世所知
乡村女孩何招娣随母亲去县城中参加亲戚的婚礼,在酒席间偶然地谈起了她所捡到的宝物,但就是这样巧妙,跟她们同桌的有一人是当地博物馆的一名管理员,他在席间听到了这对母女的谈论。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猜想这肯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于是便详细地问了她们事情的经过,听完这对母子的细说,心中更加肯定,便打听到了她们的住处。
过了几日,那位管理员便带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去了何招娣的家,他们说明了来的目的,想要一睹小船的风采,之后,工作人员拿着船,细细的鉴赏了一遍 ,对这家人说:“看着这成品,十分像文物,如果这真是一件文物,就得上交给国家,如果不上交,独自私藏,就会视作为违法,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乡村之中,面朝黄土背朝天,虽没有多少学识,但也从不敢干那些违法的事情,听了这番话,几经徘徊,认真思索。决定上交国家,第二天一大早,她们带着小船去到了当地博物馆。
地中现奇宝
在1954年的一个夏天,在浙江龙泉的一个小山村中,一个叫做何招娣、正值青春年华的17岁少女照常在农田里耕作着,她拿着锄头挖着土壤,突然锄头被硌住,于是,她便把障碍物给挖了出来。
挖出来的东西,似是一坨被泥土包裹着的石头,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她用手把泥土给细细地抹了干净,原来是一只小船,但是这小船却很特别,整体呈现晶莹剔透的绿色,做工十分细致,与真是的船舶相差无几,船上面有仓棚、栏杆、艄棚,甚至还有一个在摆渡之余,空闲下来,静矗的船家。
以一个小女孩的机灵,何招娣认为这肯定不是一件普普通通小玩意儿,她便急急忙忙的跑回家,准备交给爷爷,让爷爷鉴赏鉴赏。
爷爷看见孙女兴冲冲的跑回家,正准备责骂孙女不干活,却这么快活的跑回家时,孙女从怀里悄悄地掏出了一个小船儿,爷爷一脸疑惑,后来孙女说是刚刚从地中挖出来的东西,爷爷听了这话,便细细观察,只见这船,制作精美,其材质也十分独特,便断定这一定是件好宝贝,或许是古代富贵人家的宝物。
听了这番话,何招娣高兴得不得了,之后经全家人商量,决定好好保存起来,等招娣出嫁时,当作招娣的嫁妆,让家里的女儿风风光光的出嫁。
揭露是何物
经博物馆专家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件瓷器造型奇特,该瓷器的整体造型非常的真实,用鬼斧神工的技法将一件微不足道的文房用品,塑造成漂在水面上的一叶扁舟,有二人端坐在船舱中谈话,惬意十足,一位身着蓑衣的船夫立在船舱外。
用料讲究,胎质洁白细腻,整体颜色呈现粉青色。并且判定出这件瓷器应该属于南宋时期,这件瓷器上的雕刻纹路与皇宫宫廷中的藏品十分相像,于是便将其取名为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砚滴又名水注,是为砚台磨墨添水的文房用品。
而龙泉窑更是享誉中外,是著名的青瓷名窑,因其产地在浙江龙泉而得此名,最初于北宋时期兴起,而后在南宋至元代时期最为鼎盛。但不幸的是,明朝中后期逐渐走向没落。
面对如此珍宝,何家人竟然把它上交,为了嘉奖她们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国家奖励给了她们68元钱,在当时那个时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已经足够了,可在一段时间内改变招娣家的生活状况。
感慨不已
2005年,何招娣一次不经意间在网络上又看到了,关于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的视频,她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感概曾经地岁月,一晃已经几十年了,曾经有人问何招娣,问她是否后悔过上交这件宝物,她回答道,她从不后悔,上交给国家,是她应该做的,不应私自独吞,这本就是属于国家的。
其实,在生活中也一样,人们可能会在无意间发现很多宝藏,但并不知道它的价值,可能认为一文不值,便匆匆舍弃。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可能是价值不菲的珍宝。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曾经豆蔻年华的小姑娘,也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桑岁月,姑娘脸上也有了褶皱,不再青春年华,那个小船也从一文不值也变得价值连城,如今的它也被专家估值1000万,成为镇馆之宝。
但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在被埋没的这些年,它孤独地躺在泥土中,忍受着多少痛苦。黑夜漫漫,它忘记了时间的概念。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它被人发现了。万众瞩目,放在干净整洁的玻璃柜中,聚光灯照在它的晶莹剔透,众人为它的精美独特而叹服。人生也是如此,可能被埋没,但应始终相信,珍宝终将被发现,生活将充满光明。
相关文章
-
周恩来逝世前后的日子
-
情迷古建筑
-
四大名镇朱仙镇最落魄怎么回事 朱仙镇已不复往日辉煌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杰桑·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
和平永川龙:四川大型恐龙(长9米/亚洲最完整化石)
-
信息快递|十堰市档案馆召开《十堰市改革开放口述史(第二辑)》专家评审会
-
海豚的祖宗鱼龙,白垩纪最强水生食肉动物(身长达23米)
-
瑞钦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5米/头顶长有圆拱高冠饰)
-
董卓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恶霸董卓盗墓案
-
青铜文物辉映千秋见证“南方丝路”过往
-
悟空翼龙:辽宁小型食肉恐龙(长0.2米/距今1.2亿年)
-
郭沫若与鲁迅之间的骂战,郭沫若说了四个字,鲁迅说了五个字
-
他是抗日英雄,先后娶40个年轻美貌的老婆,83岁而终,让人钦佩
-
古代通房丫鬟可怜吗?她们偷着乐都来不及,你或许不信
-
失传10大古书有哪些 这些书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失传
-
离任留犊有感
-
文体两开花,谁还敢说滕王傻——滕王阁来处漫谈
-
巨齿龙:法国大型食肉恐龙(长8.5米/距今1.66亿年前)
-
历代中原王朝都兴建长城,唐朝为何坚持不修?源于太宗的自傲情结
-
揭秘:郑成功父子三次欲出兵菲律宾因何失败
-
三国最后谁统一天下:司马家族(魏国国力强盛)
-
【党史日历】8月7日、8月8日、8月9日
-
揭秘观音菩萨自己不出手,而是举荐二郎神的真实原因
-
追忆历史,激发情怀
-
铭记英雄精神,激励后人前行
-
公子扶苏的母亲是谁?传闻是楚国夫人(也有郑夫人之说)
-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
蒋孝文吃喝玩乐不干正事,在美国期间竟被驱逐,失去接班人地位
-
揭秘:比金字塔更为壮观的阿房宫的未解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