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在梵语中的义释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两种最通用的译法是: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是鸠摩罗什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的不同传译。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
自修义:观世音,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度他义:观世音,指的是这位菩萨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说,宝藏佛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赐名为"观世音"。
观自在
特指:Avalokiteśvara,玄奘认为含"观照纵任"之意,即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Avalokita为"观",iśvara为"自在",意为众生所见之主,所以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可见於《般若心经》。 太虚大师认为: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所以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则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通指: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不一定特指补怛落迦的观世音菩萨。菩萨依德立名,有某种特殊功德,即名为某某。如《华严经》中便出现若干同名同号的菩萨。印顺法师依此认为,谁有观自在的功德,谁就可以名为观自在。观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观察,由此洞见人生的究竟。自在指摆脱了有漏有取的蕴等系缚,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经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 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萨的观自在者。所以凡是菩萨登地,通达真理,断我法执,度生死苦,即可名观自在。而《心经》开头的"观自在菩萨",便是依此义而言的。
相关文章
-
人活着,生气不如争气,抱怨不如改变!(精辟)
-
头条精品课|探寻伦敦画廊的馆藏瑰宝
-
唐宋八大家:8种人生,8种高度,8种智慧
-
虎力大仙为什么可以呼风唤雨?会五雷法(是正规途径求雨)
-
泰山老奶奶是谁 泰山老奶奶的传说
-
趣谈阎罗王的三封警告信 三分警告信的故事
-
西游第一大神是谁?不是老君也不是元始天尊,如来更是靠边站
-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样子都很吓人
-
夜读丨男人心宽路自通,女人心善貌自美
-
最长寿的神仙:南极仙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
夔牛对后世的影响 夔牛有什么作用?
-
菩提祖师和如来的关系 菩提和如来是师兄弟(混鲲老祖门下)
-
解读八仙 充满争议的官二代曹国舅为何入选八仙?
-
22部经典电影,浓缩22句人生哲理
-
这9部剧,都是TVB的大制作,部部经典,你一定看过
-
菩提祖师的师傅是谁 菩提师傅是混鲲祖师(和如来是师兄弟)
-
白龙马最后封号是什么?为什么被封为马没有一丝的不满意
-
夜读丨强者不炫耀,智者不嫉妒,仁者不抱怨
-
旅游行业APP开发方案
-
他是极乐场中第一尊,手下童儿完虐悟空,却要被猴儿取代佛祖地位
-
揭秘平天大圣牛魔王到底是什么来历?
-
夜读丨话有三不说,架有三不吵
-
双喜!《行游记》和《熊兔子贝贝》入围“韩国首尔九老国际儿童电影节”!
-
罗PD和李秀根7月开录《李食堂》,先接待少数客人
-
蓝采和是怎么成仙的 蓝采和成仙历程
-
文化和快乐的传播
-
心理学:活得很累的人,往往有这三种特性
-
三皇都有谁?炎帝的介绍
-
平冤昭雪的九尾狐 九尾狐寓意的究竟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