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之夜张学良有否跟胡蝶跳舞?张学良在干什么
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在干什么?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这就是马君武的《哀沈阳》,借古讽今,说张学良不重江山重美人,在九一八事变之夜犹与胡蝶翩翩起舞,结果把东北三省给断送了。马君武的诗作发表后,各报广泛为转载,并传诵一时。从此,张学良被国人骂为"风流将军"、"不抵抗将军";胡蝶则被视为"红颜祸水",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马君武称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与影星胡蝶跳舞
九一八事变后,诗人马君武抨击张学良与影星胡蝶共舞,断送沈阳"九一八"一个多月后,天津《庸报》刊发《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一文披露说:"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三省之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东北军之最高统帅张学良将军彼时却正与红粉佳人胡蝶共舞于北平六国饭店……"11月20日,马君武根据此文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两首诗《哀沈阳》:"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人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诗一见报后被传诵四方,立即引起国人哗然。马君武的诗讽刺张学良不爱江山爱美人,把沈阳给断送了。此诗写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似乎坐实了张学良与影星胡蝶共舞的传闻。

但张学良的秘书却觉得马君武写这两首诗或出于对张学良的怨恨
马君武为何写这两首诗?或许是对蒋介石、张学良推行"不抵抗政策"的强烈不满。不过,根据张学良当年的秘书惠德安的回忆,马君武写这两首诗,还有他和张学良个人之间的恩怨因素,并非完全出自爱国的公心。惠德安说:
马君武听传说张学良曾给天津张伯苓办的南开大学,捐助不少办学金。马几次求见张,请他拿出一笔款助学,由于东北情况紧张,又加张的身体不好,没能邀见他,他很不满意。……据当时财政部冀晋察绥特派员荆有岩同志说,张见马以后,张曾询问荆能否设法给"民大"弄点钱?荆说他那特派员公署,每月支付班禅北平办事处、蒙藏委员会驻平机构、外交部办事处以及其他一些额外开支,数目就很可观。现在东北出了问题,以后的军饷能否发出去,都成疑问。马校长在这时候,要那么多钱,岂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张听了以后,久久未作表示。几个月后,马君武从上海寄给张一封信,作最后的要求。张回信的大意是,现今的军事费用,已穷于筹措,风起云涌的东北义勇军,且无力接济,对于"民大",实已爱莫能助。
惠德安以当事人的身份说的这个事情或许偏帮张学良一方,但是不能排除马君武借机发泄对张学良的怨气的可能。如果是这样,马君武的《哀沈阳》诗就包含有公私兼顾的含义。
现在来看看当事人胡蝶是怎么说的:从未没见过张学良,"九一八"当夜根本没在北平,还能和张跳舞?
胡蝶是30年代影坛上红极一时的电影名星,在马君武诗发表第二天,即在上海《申报》上刊登声明:"蝶于上月为摄演影剧曾赴北平,抵平之日,适逢国难,明星同人乃开会集议公决,抵制日货,并规定罚规,禁止男女演员私自出外游戏及酬酢,所有私人宴会一概予以谢绝。留平五十余日,未尝一涉舞场。"她愤然强调:"蝶亦国民一份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前之时,与负守土责者相与跳舞耶!"
30多年后,胡蝶在台湾说:"我已蒙了三十多年的冤枉了,因为从来我就没见过张学良。在九一八前,我跟着到北平拍外景,但火车到了天津,就遇沈阳退兵,客车就不通了。我根本没到北平,还能和张跳舞吗?"她苦笑着说:"当时马君武那首诗,对我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使我因而红了起来。现在我已老了,我要澄清事实,以免将来的历史,永远错误下去。"
胡蝶晚年在夏威夷写回忆录又说:"我是在事变之后到达北平的,在北平期间因为三部影片同时开拍,生活极其紧张。同时,张石川为防大家散漫,影响拍摄进度,订下了严格的生活纪律,所以空闲时间不多,即或有些大的应酬,都是集体行动的。"

由此看来,至少胡蝶是清白,马君武的《哀沈阳》诗确实包含有公私兼顾的含义。
九一八那一晚,张学良在干什么?
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页,一枪没放就丢了东北三省,发生事件的晚上,这个东北军的统帅张学良,他在哪里?他干了些什么?
一、 那一晚,张学良在哪里?1931年的"九一八"之夜促生了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张学良,而这个人在那一夜究竟在哪里,却是众说纷纭。这里有两种说法:1、在六国饭店跳舞。国民党元老马君武的同年的上海《时事新报》11月20日发表了两首诗《哀沈阳》:"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指名道姓,言之凿凿。其实这时,胡蝶跟明星公司摄影队一起逗留在天津,她那时还没有踏入北平一步……后来为拍《自由之花》到北平时,已是‘九一八’事变约一周。马诗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众怒,胡蝶的名誉受到很大影响,为此,胡蝶以个人的名义在《申报》发表申明辟谣:"蝶亦国民之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在国难当前之事,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很多人以此为据,证明张学良并没在那一晚跳舞。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漏洞,胡的申明,只能证明胡不在现场,而不能就此说明张学良不在六国饭店呀!为什么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不出来辟谣呢?这样一件影响如此恶劣的事,甚至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如果张无时间顾及的话,他的部下也可以站出来说话啊,这一切都没做,而且在张的回忆录中也没提,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第二种说法是张在看戏,少帅副官何世礼说,那天陪着何的老爸何东爵士看戏,看到一半,突然来了电报,张匆匆而去。但是何的说法又和盛成先生的说法不同,盛的回忆是张并未在中途离去。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只有天知道。
二、 那一晚,蒋介石在哪里?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某些人把不抵抗的屎盆子扣在蒋介石的头上,那么,九一八事变的那一晚蒋介石在那里?他是否知道那一晚的情况?其实那天晚上,蒋在开往江西的永绥号军舰上,19日早上抵达南昌后才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三、 不抵抗命令究竟是谁下的?显然,九一八当天晚上,蒋还没有知道发生了事变,当然不可能发出不抵抗的电报,那么以后是否发过这样的电文呢? 张学良自己说过,关于不抵抗的事与蒋介石无关。1990年两蒋均已辞世,他已基本上获得自由。是年6月1日,台湾政要张群等人和张学良的亲友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为张九十岁生日庆寿,或可视作张学良获得自由的一个标志。日本广播协会采访他之时,他谈了不抵抗命令是自己下的。没过多久,他即赴美访游。假如说,蒋氏父子,尤其是蒋介石在世时,他谈历史问题还有所顾忌的话,这时他应是可以直言了。也正因为如此,他这时才主动邀请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教授"为他的回忆录捉刀",在谈到自己下不抵抗命令时,他坦然承认是自己判断有误,和中央政府无关。1991年张学良赴美在纽约期间,他又主动要求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留学生座谈抗日战争历史,由此引发了哥大口述历史处与张学良合作,记录他口述历史的工作。 杨天石曾展示九一八前后蒋介石的日记,根据日记记载,杨先生判断,不抵抗命令不大可能是蒋介石下的。
相关文章
-
将军不想暗杀敌军高官,手下:他和你一样厉害,将军:动手
-
吴佩孚的儒学与张作霖的义气,军阀维系道德资源的两种努力
-
曹冲是怎么死的?曹丕是最有可能杀害曹冲的人
-
和尚为什么大多肥胖,而道士却清瘦枯干呢?原来竟与武则天有关
-
上古八大姓有哪八姓 盘点上古八大姓
-
有奖 |北洋水师输给的不是日本,而是自己人之手?
-
天启大爆炸发生在哪个朝代 明朝(造成2万余人死伤)
-
他是唯一独腿开国中将毛主席亲授免死金牌一条腿爬过夹金山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11日
-
蒙古龙:中国内蒙古植食恐龙(首批出土仅一颗牙齿)
-
展现千年科举历史!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开馆
-
孙悟空和二郎神谁厉害?吴承恩在书中早有暗示,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
揭秘:陷入绝境的蒋介石 并非真心死守国都南京
-
满洲龙:中国出土的首批恐龙化石(埋葬于黑龙江沿岸)
-
他被誉为华野十大虎将之一,曾堵死黄百韬逃生之路,被称为铁将军
-
【周末读史】延安时期的纪律: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
-
她本是仙女 哮天犬是她送给杨戬的 可她却只能嫁给手下败将
-
郭宝钧:开创周代考古,命名“龙山文化”
-
甘肃张家川发现战国墓地,出土60多座墓葬,墓主为戎人首领及贵族
-
钱穆: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和目的
-
周恩来多次检讨南昌起义失败原因 赞扬战友们的功劳
-
邓玉华:“情深谊长”一直唱
-
出狱战斗不停歇铁汉倒在黎明前
-
阿贝力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7.9米/7000万年前)
-
哀悼|102岁开国少将方槐辞世
-
【民族魂 奋斗曲——三湘浩气壮河山】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北宋毕昇(借鉴前人拓印方法发明)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么?当你知道后,就不会乱用了
-
世界上最畅销的书排名 毛主席语录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