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西域行游记

  

  西域行游记
  
  文/何志华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到喀纳斯不知道新疆有多美……。”这是旅游者西域之行的共同感受。可是,我前赴新疆旅游去过北疆的伊犁、石河子、乌鲁木齐,还去过南疆的和田、喀什、吐鲁番等,给我直观的感觉和印象,新疆不仅仅有草原、湖泊、山、云海的美丽,还总觉得西域的民风民情远比西域的风景还要美丽。那绿的平静与安宁,纯洁的雪山与白云,仿佛似新疆人的基色。尤其是我遇见新疆维吾尔族人们的热情乐观、活泼开朗、崇善自然、淳朴情深历历在目,对于精神、信仰、文明的追求远超越物质文明。
  
  (一)
  
  回忆起那一首“边疆处处赛江南”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我这地道的江南人也曾深感激动、激情似火。上山下乡没有机会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工作时又没有充裕的远游西域,现在退休了,第一愿望就是要了结那段岁月中的遗憾。于是,我们四个“夕阳”同学乘上了西去的列车,于8月12日从杭州出发踏上了漫长的赛外之旅,五十多小时行程,车厢里时而欢声笑语,沉浸在欢乐之中;时而鼾声起伏,沉睡在“游龙”之上。白天,欣赏着生机勃勃的广袤原野和黄土坡上的片片绿色,感受着穿越神龙架山川沟壑和一望无际的戈壁;夜晚,南来北往的人侃侃而谈叙说着各自家乡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二天多的长途旅行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乌鲁木齐。
  
  我们的自由旅行计划是从南疆和田开始的。也可能你猜想我们是冲玉而去,其实不然。虽然和田玉从汉代始至今仍被人们作为石中之宝,奢藏千余年,但是与我们此行无缘,有缘的是那《敕勒歌》中唱到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果去新疆不见识和田敕勒的这番景色,那将是终生遗憾。
  
  下车后,我们匆忙赶往乌鲁木齐南郊客运站乘上了去往和田的卧铺大巴,在夜色的笼罩下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市到和田走沙漠公路总里程约1500多公里,用时需20个小时,匆忙中我们忘记了饮用水和干粮,好心的司机边行走边目视着路边的小店,让我们四个“少数民族”的汉族兄弟下车补给,并吃力的挤出了几个我们似听懂非听懂的汉字,意思是告诉我们路途中再也没有补给的地方了。这我当然知道,近500公里的沙漠,连鸟都没有,何况是人烟呢!
  
  沙漠虽然视野辽阔,可夜晚只能借着汽车灯光目视二旁,映入眼帘的是二边狭窄的绿色走廊重复眼底,大巴车犹如荡舟在沙漠公路上时起时伏,行驶在无边无际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上。此时我难以入睡,我知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克拉玛干”,在维语中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的沙漠,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一百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彭加木教授在考察中为寻找水源就死于此沙漠柴达木盆地的罗布泊,国家先后四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也未见踪影。想着想着突然大巴车的发动机戛然而止,此时已经是深夜二点多钟了,大多同车客睡的正鼾,不应是车抛锚了吧?我叫醒了身边的同学,这时从车前传来维语和生硬的汉语,意思是下车小便。二位女同学拨开红柳隐约蹲下,我却背朝着模糊的人群,面对流沙,仰天望星,顺着微风排解了体内的液体垃圾,在没有月色的夜晚这银河怎么距我这么近,星星是那么明亮。
  
  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天已大亮,我们全神注视着窗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目不转睛的看着策勒河两岸绿洲及牛羊,但却不见阴山,远远望去只见昆仑山山顶上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其气势足见磅礴。下车后,我疑惑起来问老同学“游头”,这是不是《敕勒歌》中的敕勒呢?这时他也不置可否地说“敕勒川,阴山下……”,怎么方圆数十里没有阴山和广袤的草原呢?后来我询问同车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才知道,敕勒川不在新疆,是在今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土右旗的地方,于是我们惊声四起,四位近旬的糊涂老青年不远万里来到新疆策勒旅游了,真是一字之差相距千里,又气又笑的我瘫软在草地上。但是,我们虽然没有见到“风吹草低”,可是牛羊散落在胡杨树下和绿洲草原上,也足见南疆风光近似江南,贪食在河畔的牛羊仿佛不理会我们的到来,这时汽车的喇叭响了起来,我们急忙拿出相机按动快门,留下了塞外江南的美景,上了车沿着昆仑山北麓向和田驶去。
  
  和田是地区所在地,其历史悠久,汉代于阗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唐置于阗镇为安西四大重镇之一。总人口24.76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是一个以维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到了和田宾馆门前,我欲拿出手机看看时间,怎么也找不着,一行的同学老“靓姐”拨通了我的手机,电话那端传来维、汉二种语言并用的回音,我们四人没有一个能够听懂,我赶紧把她手机交给了宾馆保安,保安叽里咕噜一番话后说“他们的车正在出站返回,要求我们打的过去,他们车开慢一点”。此时同学“游头”说你那破手机丢掉算了,我知道这手机里装着我社会交往的“半壁江山”和沿途的啊,不由分说我要去找回。打了几辆出租车,司机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还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司机听懂了我的话,他说“去乌市的班车只有那条回路,大爷别着急我会追上他的”,这位年轻人买了二瓶矿冰泉水递给我一瓶,并叫我系好安全带,车在大街小巷中穿行,驶上了去往乌鲁木齐的公路,约五十多分钟的时间追上了慢行的大巴,回乘把我送到下榻的宾馆,这时计价器上显示的是82元,我将百元钞票递给他说:“小伙子辛苦了,不要找零了”,可这小伙子斩钉截铁的说:“大爷,我一分都不能多收”,说得又是那样坚决。远远望去“的士”渐行渐远,我这病眼未能看清他的车号;可匆忙中我也忘记了大巴车的车牌号,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为等待我,而在旅途中忍受着慢行的乘车人......。
  
  (二)
  
  从和田到喀什约四百多公里,在新疆这二个地、市间距离不算遥远。喀什也是过去西域四大重镇的门户,是我国最西部重要的边陲。我去过祖国东部宝岛台湾;也去过北部的黑龙江漠河和南部的三亚;今天又来到了西部喀什,距帕米尔高原近在咫尺,这不能不说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收益。七个多小时的行程,车到达了喀什国际长途汽车站,在那里国旅高先生早早的等候着我们,并且帮助我们订好了我们要求的平价快捷酒店,他驾着车一直把我们送到酒店门口,分别时一再嘱咐我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来个电话。仿佛是不象对待游客,而似对待他的父母。他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不善言谈的“胖妹”同学首先发了言:“我们也不要再咨询什么“地团”、“散团”了,非他莫属”,四个老同学异口同声的说:“非她莫属”。这时“游头”同学拨通了他的电话,签订协议后才知道他叫高东明,次日小高驾车把我们送上前往帕米尔高原的旅游大巴,我们跟团旅游从今天才真正开始。
  
  8月17日天气晴朗,昨晚半夜的下雨润透了喀什,听导游说这是七、八年来不遇的。清晨我们踏上了历时二天的帕米尔高原之旅,十一点多钟到达红山口稍作休整后,进入了盖孜峡谷,沿着盖孜河逆流陆行,这寸草不生魏恿桨犊晌缴彩斑斓,似一幅水彩画色分五色的缀合着峡谷、山峦、群峰。导游告诉我们那红色的是硫铁矿,绿色的是铜矿,淡黄色是铅锌矿,黑色是煤矿,还有那灰色的、赭色的我可记不清楚了。这些露天矿有的横向分层,有的斜向分层,有的毫无规则交杂其中,能明显感觉到矿内我中有你,矿外你中有我,仿佛象民族中大家庭一样,闪烁着各自的光芒。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大巴车上坡慢行停靠在左道的路牙旁,这时只听见车内发出阵阵“浩、浩”的浩叹声,同车的人争先恐后的下车,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慕士塔格雪山和它脚下的卡拉库里湖。这“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山不用森林掩饰,也不要草色的铺垫,更不需山花的点缀,裸露出他自然、纯洁、雄伟的阳刚之气,柔弱白云飘然而过,倒映在如镜的卡拉库里湖上,这神奇而美丽的湖光山色,真是叫绝于天下。我来到了湖边很想脱鞋卷袖嬉水一番,可还是不忍心弄脏湖水,远处的牧马人踏着翠绿的草色渐行渐近。导游告诉我,这湖畔居住的是热情的塔吉克族人,看着毡房旁的袅袅炊烟,仿佛是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靓姐”同学摆弄着ps与塔吉克大娘合影,老同学“胖妹”忙着给她们拍照,“游头”却在湖畔的篝火旁等待着什么,走近才知道这篝火中燃烧的是晒干的牛屎饼,当主人拨开篝火露出了当地人土制的圆饼形铁皮锅,塔吉克妹妹揭开封闭的铁皮盖,原来里面有一个硕大的炉饼,足有三、四斤重,带有浓厚的奶油香味满溢开来,“游头”不由分说的捧在手上,我这“当家的”也毫不犹豫付了四十元钱,在旁的游客们表情十分惊诧,他们可能在想在新疆处处不缺的馕,怎能如此价格不菲。“靓姐”过来劈了一块去与她同车同位的大学分享,此时老师正比划着欲与塔吉克大娘去毡房照相,不懂汉语的大娘指了指篝火旁的馕饼,我看懂了她们的无语交流,我对着老师说你不买馕给大娘一、二十块钱即是,我来给你们拍照,大娘拒绝了老师手中钱,从她的眼里不难看出“无功不受禄”神情,大娘还是指着分享给大家的馕。我真的很遗憾也很敬佩,大娘这无本生利的买卖为何放弃而不做呢?我想这可能是“冰山之父”的纯洁影响着她们的祖祖辈辈。
  
  上了车,我们把剩余的馕分发给车上的团友,我前排的喀什火车站小伙子吃了后说,“你们在哪买的这么好吃的馕”,正欲下车购买,导游发话了,做这种馕只少需要20多分钟,还是下一次来买吧!大巴缓缓地离开了卡拉库里湖。此时“游头”贴近我的耳朵说:“你觉得馕贵吧?我觉得这个馕成本很高,就是那牛粪燃料就有多道工序,在农村我小学的时候放完学,父亲交给我第一件事就是捡屎,不论什么屎都捡,一筐盛肥料,一筐盛‘燃料’,跑了几个村也难得捡上二筐,捡回来的牛屎做成粪饼贴在土墙上,以备冬之用”。我开玩笑的说难怪你老家大锅饭香呢,原来是用屎烧的。“不,是有机燃料”,“游头”还说现在的无机食品多了,有机食品少了。我说值得值得,今天吃的馕全都是有机组成,野生的牧场,放养的牛羊,无污染的水,有机的燃料,土制的铁锅;还有那守护着不去污染这块净土的塔吉克族人,就是她们这种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让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我们欠她们太多、太多......。
  
  正当我们谈得尽兴,车内的人手机、相机对着窗外“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噢,太美了。我赶紧取出相机对准窗外的草地、群山、雪峰、云雾,那远山的云海似刀切一般,整齐划一悬浮在半山腰上延伸数公里,凸显了山川平原的暖流腾升博弈的力量。这种景色我曾经在水墨山水画中见过,总以为画家是在凭空臆想,杜撰出的自然,如不亲眼所见,孤陋寡闻的我,可能要将这一冤情带入九泉。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了红其拉甫哨所,夏秋时节的雪地就在脚下,中、巴两国国界线近在咫尺,却不能前往。这可能是塞外边防公安坚守的底线吧?可是,我们却看见没有警车开道的三辆官员车进出似乎是那么自由,车上一片遗憾声不绝于耳,这时我身边的一位喀什姑娘拨通了远方的电话,用维、汉语交替交流着,我听到姑娘说的最后一句话,“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哦”。有希望了,车上沸腾起来,等待这位副专员出关,我们就可以放行。约二十多分钟关卡打开,我们到达了帕米尔高原的中、巴界碑,昆仑山山口寒风凛冽、冰雪皑皑,来者不拒的巴国士兵与一个个游客照相留影,脸上堆满了笑容。此刻,尚未脱掉夏装的我丝毫未感觉到国门前的寒冷,心中热乎乎的拥抱起巴基斯坦兄弟,曾展现在电视银屏上的中、巴传统友谊,今天我这小民却在喀喇昆仑山山口如愿以偿,巴基斯坦士兵用流利的中文反复说到:“欢迎你们再来”。我们依依不舍的挥着手告别,离开了祖国的西大门。
  
  上了车,我赶紧拿起氧气包吸氧。返程的路上,我思索着这条长达1200多公里(其中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的中、巴友谊公路,自1966年4月开工建设,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年代,在缺少现代化机械装备的时代,面临着泥石流、落石、雪崩、崩塌的危险和冻土层等难题;面临着高原严重缺氧的环境;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军人,轰轰烈烈的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听导游说“这条公路每公里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那一段悲壮、凄婉、酸甜苦辣的筑路,更加凸显出他们的平凡与伟大。放眼远望年轻的乔戈里山峰上的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四射,晶莹闪烁;柔美的白云仿佛不忍离去,徘徊在“他们”的身旁。
  
  下午九点多钟了,夜幕已经降临。我们到达“世界屋脊”塔什库尔干县下榻的宾馆,放下了行李外出寻找美味佳肴,这里的盘羊、棕熊、旱獭、血鸡、狐、野驴、鹫等野生动物似乎与土菜馆毫无关系,这又使我们对“石头城”下的塔吉克人产生几分敬意。“靓姐”点上红烧牦牛肉等三菜一汤,我与“游头”抢着争吃起来,这时“游头”的手机响了,说话那边是国旅小高,询问我们是不是住下来了,“游头”告诉他“住下来了,住下来了”。这好像“多余”的关心,又使我们心里感觉到温馨。
  
  8月18日天气仍然晴朗,我们离开了冰峰与草原共存的塔县,沿着静静的河水向阿克陶县布伦口白沙山驶去。这布伦口风景区显得十分低调,没有树木的夹道欢迎,也没有山花的灿烂,只有那羞涩的绿草时有时无地靠近湖边。可神奇的是在这高原群山深处,却珍藏着白色的银沙山和一汪碧绿的湖水。由近而远望去,湖水、草色、沙丘、雪山、白云层次分明的环抱在湖的周围,在蓝天的映衬下,一汪湖水仿佛变成一颗巨大的蓝色宝石,镶嵌在昆仑的群山之中;当白云遮天时湖水又变成绿色,仿佛又象一颗绿色的翡翠;难怪当地人把她叫做变色湖呢。穷目远眺,白云有似“飞天”起舞,有似掠过的脱缰野马,倒影在静静的湖面上。摄影基地的摄影家们支起相机不停的变换着角度,我也随着他们选景不断按动快门,都想抓住西域的自然奇观、风光旖旎的瞬间。
  
  只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太短,未能绕湖一周切身体会滑沙、沙漠冲浪等休闲活动,车缓缓地离开布伦口风景区向喀什市向艾提尕尔清真寺驶去。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是中亚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大清真寺之一。始建于1442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维吾尔族占比达99%,到那神圣的地方一定注意禁止吃零食等非严肃活动,在那周围30米是不允许商业经营和从事买卖活动的。我们跨进艾提尕尔清真寺大门又退了出来,“胖妹”说:“这里不应是到达的地方,还是在门前广场转转吧”。我说也是,拿着相机取景拍照,这时一位旅行团青年游客大口大口的吃起苹果来,我告诉他这里是不让吃东西,他面带怯色的看了看周围,这熙熙攘攘的广场上男的也看见了,女的也看见了,老的也看见了,少的也看见了,看见的不仅仅有汉族同胞,更多的是维族兄弟,在他(她)们的脸上没有表现出半点责备和不悦,从中体现出维吾尔族兄弟的包容与大度。
  
  国旅小高等我们游玩结束后,把我们送到了他早已联系好的车站附近宾馆,帮我们提着行李送到了服务总台,这时他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传来了又有一拨游客下山。于是小高与我们道别,匆匆忙忙的向自驾车走去。
  
  (三)
  
  去乌市是8月19日下午2点45分的汽车,上午我们与乌鲁木齐的国旅取得了联系,接电话的似一个“老总”口吻人接待了我,我打开在家中下载准备好的国旅《旅游行程介绍》,从旅行路线、旅游景点、门票、区间车、吃住宾馆标准等价格,与X老总进行一一确认,核对无误后,我们去了香妃墓地。
  
  2点45分的车到3点15分才正式发车前往乌鲁木齐,在车上我们多了一个年纪相仿的江西“老表”,他在吐鲁番开矿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遗憾的是还没有找到他所需开采的矿产,近2000万元的投资将要耗尽,看得出他有有家难归之隐……。多了一个能说汉语的“老表”,当然想问问此地的风土人情,“老表”叙说着他与本地人及公司维族人的所见所闻。在与他闲聊中,看不从他与当地人的距离感,他只是说语言上时有障碍,还有就是维族工人技能要差些,工作效率要低些。这时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了,大巴车在途中的库车县一个很大的服务区停了下来。这可是我从南疆到北疆沿途经过的最大服务区,广场上停靠着七、八辆大巴只是“冰山一角”。广场上散落着三、五成群的乘客,有妇女和孩子,有老人与小伙子。的着装显得随意,妇女和姑娘的衣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色泽明亮,浓郁华丽,显现出西域女性特有的气质和美丽,在强烈的广场灯下显得格外耀眼,她们随遇而安的休闲方式是那么从容和安详。
  
  我们与江西“老表”谈得正欢,一位新疆姑娘走近了我,用吃力的汉语告诉我“电话、电话”,我听的也很费力,她又指了指车上,我明白了是手机,手机在响,我赶紧上车拿起手机,触屏上显示出凌晨三点,这是我昨天设置的自动叫醒,这不断的叫醒服务可能惊醒了驾驶员师傅,我们的车进入了高速公路。
  
  近17个小时长途旅行,我们于次日下午7点多钟到达了乌鲁木齐,便急于去乌市国旅拟签订旅游协议,接待我们的是国旅小X,八点多钟了她们还没有吃晚饭等待着我们,我取出国旅《旅游行程介绍》与其进一步细化核对,她说公司“现在的旅游行程与以前有些变化,现在‘六日游’的计划,我们公司只能安排3个早餐、8个正餐,四天住宿,三星级宾馆不能保证,还有就是旅游行程得原路返回”。这时我拨“X总”的手机,语音反馈不是“电话正忙,请稍候”,就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这一等四十多分钟过去了,与国旅小X理论也无济于事。夜幕已经降临,我们先找个宾馆住下吧,“游头”说:“也只有这样了”。饭馆已经打烊了,我们买了一些卤菜在客房里喝起了小酒并议论开来。“游头”说这分明是他们的“旅游攻略”,真是能攻能守。“胖妹”说:“他们的“旅游攻略”已经演绎到极致。我却不敢苟同,一时也找不准答案,我说我们大家还是让一让吧,免得多待一天还得找团。“游头”醉意中说:“‘当家的’你说了算”。我拨了国旅小X电话说,我们放弃三星级宾馆,也不坚持不原路返回的计划,但五个早餐、十个正餐和五晚住宿我们一定坚持。等了一会,国旅小X与我们签订了“xxx散客旅游合同”。这时,我们这才明白被“卖给”散客旅游公司了。合同签完后不久“X总”经理打来了电话说:“领导,1600元/人的价格是不贵的”。可是我不知道贵还是不贵,但是他“姗姗来迟”的电话似乎回答了我不知到的答案,我又能与他理论什么呢?
  
  六日游的第一天是天山天池,也称“瑶池”,海拔有二千多米,她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湖泊吧?我不完全是为着池边的奇峰林立、苍翠云杉、湖畔的绿草、湛蓝的湖水而来,我是为王母娘娘置放在那里的一方“明镜”和的美丽动人故事而来。看到了云杉林露珠满叶,举目远眺;纯洁的湖水流淌在华夏大地上;听着那“这世界我来了”的撕心裂肺的歌;不由得联想起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有了阵阵酸楚。这瑶池的“明镜”会把人类的真、善、美照的清清楚楚吗?我相信会的,会把炎黄子孙和维族儿女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会把兄弟般的纯洁友情发展下去;共同追求着人类的崇高文明;融合在这天山的蓝天下。我们这一代老人离这个世界已渐行渐远,回顾五千年社稷的风雨沧桑,惺悟出社会和谐是立国之本。让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我来过这个世界”里,不为财死,用爱拥抱,享受着真正的和的。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去往梦寐以求的大草原。居住在人聚密集城市的人们,仿佛对草原、大海情有独钟,尤其是给我以无限的遐想,草原的柔情与浪漫,大海包容与宽广,孩提时就深扎脑海,这次我是圆梦而来的能不高兴吗?导游“古丽”接待了我们,“古丽”在维语中称“美丽的姑娘”,这第三代兵团姑娘还真美丽,团脸尖下巴、浅棕色的齐肩短发、白皙的皮肤、长长的睫毛、一汪流动湖水的眼睛,苗条而又丰盈的身材与草原美平分秋色。当我们大巴车行驶到石河子市时,“古丽”讲解到石河子市“一白二黑三红”(即白指棉花,黑指煤炭、石油,红指番茄、红枣、辣椒)十分投入,也叙述着酸甜苦辣的,原来她就住在离石河子市不远的农场,父母原来是内地人,在六、七十年代的激情岁月里,上山下乡来到了这里。我渐渐才明白这年轻的石河子市是第一、二代,乃至第三代农垦人创造出来的,难怪“古丽”讲述的是那么深情,原来是来到了她曾经的家,从中不难看出她对家乡的情怀和眷恋,我延伸着她这条思路仿佛看到了她的父母与前辈,她们更是当年美丽的“古丽”,虽然她们已经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安度晚年,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她们。
  

  
  当旅游大巴进入果子沟时,导游“古丽”又将西域风土人情的介绍转向了异域高原风光,她说果子沟纵贯北天山,全长28公里,风景秀丽,景观奇异,历来被视为新疆的名胜之地,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美称。果其不然,这山峦起伏的果子沟每到一处风景各异。山坡上的绿草爬满群山,不见杂色;山下的野花绚丽灿烂点缀在草色之上;沟沟壑壑的云松密布;白云沉入峰峦时而探头、时而涌出山坳;放牧人家骑着骏马与悠闲的牛羊漫步在云雾之中,真是秀色可餐,美不胜收。大巴车慢行驶过了二十多公里的果子沟风景区又来到赛里木湖,该湖古称“净海”,这秀美的高山湖泊我真想在这儿呆上数日。我心中盘算着绕湖一周大概需要二天的时间,那尽收相机的风景绝对让人瞠目,可我不知道这碧蓝的“净海”,纯蓝的天,远山的白雪,绿色的湖畔,远方白云浮在水面的景色如此美丽,这怎么能不让我带走遗憾呢?
  
  这时导游“古丽”不断的催促着我说:“他(她)们都已上车啦,你还呆着干什么,迟到一分钟是要罚歌一首的,好看的景色还在后面呢。”我恋恋不舍的离开“净海”,车向那拉提草原驶去。上车后认真的“古丽”真的要罚我五首歌,讨价还价后她说那就二首吧,五音不全的我从来未唱过一首完整的歌…..,此刻“靓姐”、“胖妹”也起哄起来,那你就吟诗朗诵吧!这几个老同学知道我在家喜欢写一些小诗,自娱自乐。在这“大雅之堂”要我献丑,真是“家鬼害家人”。实在推辞不得,我便为难起“古丽”,那你告诉我果子沟山谷都叫些什么名字?“古丽”说:“走了那么多山我哪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呢”。那恭敬不如从命,我从手机里调出一首诗朗诵起来:诗名就叫《不知名山画入帘》吧:
  
  群山峻岭壑云松,满坡绿色接苍穹。
  
  白云起舞长风去,牛羊漫步云雾中。
  
  车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团员们有的说再来一首,有的说还有一首。刚刚入座的我又被他们“请”了回去。我说“靓姐”你帮我唱一首歌吧。“靓姐”说你不是在赛里木湖畔小吟一番吗?你就在这里大吟一番吧。无人替唱又推辞不得,那只有即兴出“炉”了:诗名就叫《赛里木湖畔》:
  
  碧湖远山白云飞,高原草色满目青。
  
  西洋暖流即兴雨,牛羊痛饮冷杉泉。
  
  车上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再来一首,再来一首呼声不断,我说到下一个景点再来一首好吗?接着,我说下一个节目是“古丽”的,大家鼓掌欢迎。“古丽”接过话筒唱出了“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车上的歌声伴随着掌声的节奏向那拉提草原驶去。
  
  “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这佳句不知是出自何人何时,但可以肯定的说,他是为新源县那拉提草原全景“定制“的。我主观臆断猜想,作者一定是站在三面青山的某一山头上,极目远望辽阔的那拉提河谷草原,似腰带纵横的河流,又似翠玉般的绿水流向远方……。
  
  可遗憾的是被称为“塞外江南”的“人间天堂”——那拉提镇,却被“夹道而行”的民房建筑不断延长数公里,“衣冠不整”的街道阻隔着我们的视线,有碍对草原的观瞻。可是“塞外江南”的小镇那拉提也很委屈,也很难克服解决居民多、旅客多、房屋多,草原少的“三多一少”局面。我深受福建或圆或方的土楼启发,仿佛从中找到了答案,如果象他们那样节省土地,为子孙后代造福那该多好呀,这也可能是我的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
  
  又行进了二十来公里,区间车在距恰博禾林业检查站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是地地道道的原始、天然的自然风貌,巩乃斯河水在宽水中悠闲漫流,溪水在窄渠中匆匆而过,哈萨克族人毡房星星点点,马羊徘徊在河谷草原之中。饷午时分却不见炊烟袅袅,原来他们是在保护着三面青山下那片仅有的恰博禾原始森林。
  
  8月24日也是我们六日游的第四天,早上七点天还没大亮,大巴车从那拉提镇出发向巴音布鲁草原克驶去。这可能是导游“古丽”的有心安排,前几日我们团发车都比今天晚一、二个小时。多日的行程,晚睡早起的团友有些疲惫,在车上小睡起来,好在返途他们能补上沿路的风光。我没有睡意看着“古丽”坐在车门边折叠的小凳子上,用双脚紧抵着台阶旁的壁板左右摇晃,车随着山路的深浅、起伏摇曳着熟睡游客,却委屈着“古丽”难以掌控平衡的身体。我模糊的眼睛仿佛把她看成是我的女儿,心在流血,泪在流淌,我看到的只是六天,这六天她比我们更加早起晚睡,睡眠一起也不会超过十几个小时。车上那不足“书本大”的折凳和面对游客的狭地就是她的岗位,她为了生计,为了旅游事业在早早地透支着她的青春年华,我再一次读懂了旅游战线上不为人知的“古丽”,我们不能忘却这一群人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坚守在旅游岗位上的美丽的“古丽”。
  
  大巴车在霍尔果斯口岸稍作停留,让游客在闭关的口岸照相留影,匆匆离开了依山带水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往日热闹的车内此时显得有些安静,导游“古丽”似乎在用无声行动导出最后的精彩,简单的话语中暗藏着巨大玄机。她说“好景就在前头,好戏还在后头,并说前往巴音布鲁草原停留的时间很长,骑马游玩的团友悠着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到那里是由景区导游讲解”。我听懂得了她的言外之意。比方说一个谜语,讲谜的人早早的把谜底说出来,那就失去了猜谜的精彩过程。她是让我们在惊喜中享受着巴音布鲁克风景的全过程!
  
  区间车送我们去巴西里克观景台途中,我们才知道还是来晚了,旭日与我们无缘相见,一望无际的蓝天显得地球十分渺小,无边无际的草原给人以豁达的胸襟。区间车上的讲解员沿途讲述着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灰鹤,路边的野花,叽叽喳喳的百灵、云雀;觅食的旱獭时跑时停追逐着蝗虫、蚱蜢,时而驻足警觉着天上的猛禽;这里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世界。难怪诗人笔下把草原描绘成我的家呢。在这个充满祥和的大家庭里,我切身感受到“彩蝶纷飞百鸟唱,牛羊好似珍珠洒”草原人的情怀,与之相比他们善待自然的无私,我们贪婪的索取自然,难道不愧于地球这个家吗?这又一次使我读懂了草原人热爱草原、保护草原、亲密自然、包容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宽厚、博大的胸怀。
  
  离观景台不远的地方区间车停了下来,我选了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与老同学在高原草甸草原上策马平川,驰骋在草原、山丘、野岭之中,模仿偷学着少年的浪漫。疲惫的马闲步来到了天鹅湖畔巴西里克山顶,眺望远方我被天鹅湖上“九曲十八弯”的迷人景色所叹服,沉醉在一片惊喜若狂之中。这古老的开都河全长五百多公里,《西游记》中称它为通天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多达一千多处,静静地卧淌在一望无边的沼泽草地之上。古人有云:“她似仙女的飘带穿过天鹅湖”,今人有说:“上苍为巴音布鲁克这个翡翠王国披上了圣洁的哈达”。无论古今人他们都被这碧水曲河、绿色柔情的景色所陶醉,然而却忘记了沼泽、湖泊中栖息的天鹅、灰鹤、黑鹳、野鸭,以及浅滩、湖畔散放着成群的马、羊。难怪这如痴如醉的画面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巴音布鲁克风景区还申报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时,莫名激动的我诗兴大发起来,吟起了《曲河链接人与天》的自由诗来:
  
  曲河入云端,似龙卧草原。
  
  湾水数落日,倒影余晖晚。
  
  远山筑四壁,绿毯织高原。
  
  羊群飘然去,骏马啸蓝天。
  
  当这首诗作完后,已渐渐西沉,我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面对落日,由近而远顺着蜿蜒的通天河大声朗诵起来,这次不受处罚的朗诵是发自于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四)
  
  去吐鲁番旅游是我们六日游的最后一站,到那里旅游大多都是冲着火焰山而去的,这是悟空护着师傅去西天取经的必经之路,无论谁家影视中心取景拍摄《西游记》,都少不了这一外景,这是吴承恩先生交待的“八百里火焰”的自然奇观。可我这篇《西域行游记》有无这个地方,都无伤西域的“大雅”。原因是我这个怕热的胖子,听到去火焰山回来的人说“那里的温度高达65度,热气熏人,难以忍受,有的人把鞋带都烫掉了”。我犹豫起来,可是我的“大头”孙子一再嘱咐我要吃吐鲁番的葡萄,我总不能到杭州买上几斤葡萄说是吐鲁番的吧?童叟无欺这件事不能犹豫!真不理解这省直机关幼儿园从小就抓起了民族团结来,什么“达坂城的姑娘”、“吐鲁番的葡萄”,这些孩子唱着、跳着还有模有样。去!就是为了孙子也要去……。
  
  去的第一站是坎儿井,它是古代人工在戈壁滩下开凿的地下水渠,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暗渠的涓涓流水哺育着戈壁滩上的人们,灌溉着古老的农田。车行驶到苏公塔又停了下来,这座塔已有230多年历史,它重在人文。这是清代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自己出资白银7000两建造的,这是为了表达对真主的虔诚,更是为了报答皇恩。它意味着世世代代要团结在皇上和清政府的周围,至今流芳后世。
  
  正午时分,大巴车稳稳当当地停靠在火焰山的腹地,下车的游客有的撑起了阳伞,有的正在擦防晒霜,“游头”戴起了遮阳帽和墨色眼镜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取景拍照,随车的“红衣”导游说:“今天真是一个奇迹”。我们问导游是什么奇迹,导游说难道你们还没有感觉到吗?感觉、感觉到了。今天的气温不过四十来度,不仅不热谷沟里的风还带来阵阵凉爽,“游头”憋不住地说:“这我是不愿意看到的,到这里来就是要亲身体会高温下的火焰山”。“游头”说得也是,但是更为重要的“也是”:是造物主在这里铸就了绝无仅有的天下奇迹,雄浑天凿的火焰山是上帝“创作”的佳作,其天然的建筑美、艺术美表现的淋漓尽致。火焰山赤褐砂岩在烈日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炽热的气流滚滚腾升;远山云端烟雾缭绕;山势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在寸草不生山体的谷沟里,却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到了吐鲁番不能不到热情的买买提家做客,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崇尚礼节,待人接物,十分礼貌。买买提的儿子看见我们一群人下车,早早地站在门前,右手按在前胸中央,身体前倾,连连向我们问好,并把我们引进到葡萄架旁的会客室,男先女后的跪坐下来,主人的女儿把家中的葡萄、西瓜、哈密瓜等水果一一摆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尽情地享用;美丽的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跳起了新疆舞蹈。同时还展示着他们家喜获丰收的果实,我非常高兴的买了几斤,这是正宗吐鲁番葡萄能够兑现孙子的承诺。
  
  十几天的西域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淳朴、善良的维吾尔族的农民。在喀什东门大巴扎我们看见一位瘦弱的维族农村妇女,头披黑色的纱巾低着头,蹲在流动摊位的车辆旁,左手用纱巾把脸遮的严严实实,右手托住碗大口大口喝着似奶似茶的饮料,从中不难看出她在有意回避着人群,这也许是她遵守着传统的礼教;也许怕熟人看见她的“奢侈”生活。在与一位维族老人闲谈中,他说“希望儿女们能成家立业,自己有几亩地,一头小毛驴就满足了”。他们对生活的“奢望”是那么简单,且一代一代简单的重复着,可他们崇尚自然、人文自然的思想境界也在一代一代重复着,却不是那样简单。这种美好的心灵远远胜过美丽的风景;这原始、自然不需修饰的西域美丽的风光就是一个最好的答案……。
  
  旅途中我们沿路看见低矮、狭窄的民居和他们生活状况,不由得我情思萌动,感慨之情难以言表。但是,我相信福祉会降临到这块淳朴、善良的土地。(完)
  
  二0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18814666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