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为何被成为九州的原因
州,甲骨文是三条曲线,当中一条的中间有个眼。本义就是现在的"洲"字,江河中的岛。《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文》引作〝在河之州〞,可见许慎所见《诗经》本作〝州〞。又《汉书•地理志下》:〝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汉书》好用古字本字,故水中陆地义仍用〝州〞。
尧舜时,发大洪水,中华大地一片汪洋,只露出九块陆地。大禹治水成功后,分天下为九州(即九大可居之陆地)。这个意义就是由〝州〞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后来就以九州代表中国。
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难过的只是没看见中国统一!
后来洪水退了,陆地都露出来了,这州就不好分割了,就经常变动。
州作为行政区划,历代所辖地域有所不同。东汉州辖郡,隋唐州相当郡,明清州辖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晋书•王濬传》里有个故事:
一天,王濬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家房梁上挂着三把长刀,过一会又"益(增加的意思)一刀"。醒来后,就去请季毅测算。季立即向王道喜:三长刀,就是州字。又益,合起来就是益州。你肯定要到益州去当官了。后来王濬真的当了益州刺史。
〝州〞引申为行政单位名后,新造"洲"表示江河中的岛。
又引伸作一种居民组织。《周礼•大司徒》:"五党为州。"一 党是五百户,因此一州是二千五百家。后来生产力提高了,人口就膨胀了,改为每州一万户。
古代中国又被称为"九州",那么,是哪九州呢?
历来说法不一,没有定论。因为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
主流的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尚书•禹贡》作:冀州、衮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尔雅•释地》作:冀州、衮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营州;
《周礼•职方》作:冀州、衮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并州。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许多说法。古代文献存在不同的记载,究竟以哪一个为准?今天估计没有谁能说的清楚了。
有人认为:《尚书》所记为夏朝九州;《尔雅》所记为商朝九州;《周礼》所记为周朝九州。所谓"三代九州"。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就仅仅只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九州了,而不是天然地理上的本来面目。
中国为什么会被叫作九州?又究竟是哪九州?
这一切的一切,追根溯源,咱们还得从没有朝代之前的大禹治水说起。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洪水为患,禹受命治水。他采用"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高处凿通,低处疏导"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让洪水快速通过,最终导之流入大海。
当然,治水的并非大禹一人,还必须得到沿途各个氏族部落首领们的支持配合才行得通。于是,夏部落的大禹,就成为了所有部落(联盟)中的总指挥,对付共同的水患。
经过13年的治理,洪水终于全部都向下游流入海中,江河从此畅通,中华大地上也就初步形成了"九州"。
"州",从字形上看,乃是河流环绕着高地、山丘之形,《说文》称:"水中可居曰州。"可见,最初的本意与行政区划无关,而是天然的地形地貌。
每一个"州",都是一个高于水面的可以住人的陆地板块。这样的陆地板块共有九个,也就是"九州"。
那么,这九州,究竟是哪九大板块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井田制的九宫格,横着画两条线,再竖着画两条线,就是一个"井"字,这个井字正好就把一块田分成了九份。
古代中国就是一个大型的井田制九宫格。横着的两条线,是黄河、长江,这两大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临界处就是竖着的两条线,刚好就分成了九大板块。
北方三大板块。
上游:后来称凉州,今甘肃一带。
中游:后来称并州,今山西、河北一带。春秋晋国称霸于此。
下游:幽州,今河北以北。有古燕国。
南方三大板块。
上游:后来称益州,今四川。古巴蜀之地。
中游:古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春秋楚国称霸于此。
下游:扬州,今江浙一带。春秋吴、越称霸于此。
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三大板块。
上游:雍州,今陕西一带。春秋秦国称霸于西。
下游:后来称青州,泰山以东。春秋齐国称霸于此。
中游:豫州,又称中州,今河南。无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居正中,故称中原。
因此,中国(原)的中,是指居黄河、长江之中,(非地球之中),这就是中国之所以叫中国的缘由。古中国的九州,实际上就是分布在黄河长江沿岸的九大陆地板块:凉州、并州、幽州、雍州、中州、青州、益州、荆州、扬州。
说明:有些名称是后来形成的,此处是为了便于叙述。这种划分方法与行政区划最大的不同,就是以自然形成的山河为界,更接近于本来的地形地貌了。
九州,就是一个巨大的井田制九宫格。天子居中,八方朝贡。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贡,就是大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各方的小部落首领们,纷纷向他贡献各州的青铜。大禹就用这些进贡来的青铜铸造成了九鼎。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的铸造:
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初年,夏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着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由此可见,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之共主。九州因此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宝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
相关文章
-
这个朝代存在了三百年,被史书忽略,最终是一部小说使之家喻户晓
-
廓羽盗龙:拥有拍翼飞行特征(最小1米/化石分布极广)
-
男的必学 古代男子哄美女的绝招
-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
李莲英万贯家财之谜:他究竟有多少财产呢?
-
上古传奇:英勇善战的奇女子,商王武丁能不爱吗?
-
【三亚·团史天天学】第一百四十七期:听完这曲战歌,毛主席连声称赞三个好!
-
学党史||党史天天读(12月8日)
-
贾宝玉的奶妈为何对袭人嫉恨如仇?为什么竟闹得水火不容呢?
-
汉朝王昭君出塞后连嫁祖孔三代 最后嫁给了谁?
-
30w蒙家军去哪了 蒙家军的结局是什么消失了吗
-
象形甲骨文是造字圣人、文字之神或外星人仓颉创造的
-
瑶族的祖先是蚩尤吗?瑶族自称尤人,疑似苗族分裂而来
-
毛主席在谈笑间对调八大军区司令,邓小平心悦诚服:毛主席真厉害
-
沉龙:非洲大型鸟脚类恐龙(体长9米/长有巨大拇指)
-
打下谅山后 许世友在越军女兵营看到了这样一幕 当即大骂:无耻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5日
-
影响亿万青年,却只活了42岁,他刚刚获得国家致敬
-
内乌肯龙:南美大型恐龙(长15米/全身长鳞甲)
-
一件冬衣御深寒冬穿裘皮始自上古
-
此民族打仗根本不带粮草,有一段时间汉人急剧下降,就跟他们有关
-
康熙传位于雍正之谜 是因他喜欢乾隆?
-
唐宣宗与泾县水西寺——且说“风光”在水西
-
《水浒传》里的婚姻观:好汉大多是光棍,女子都不敢奢求爱情
-
秦始皇最喜爱的食物:蒋坝鱼圆与秦始皇的故事
-
大型植食恐龙:埃德蒙顿甲龙 全身布满骨质刺(防御超强)
-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
古墓长明灯为何能千古不灭的原因 长明灯是什么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草编